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argininemethyltransferase5,PRMT5)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观察PRMT5表达敲低后对CR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3例CRC肿瘤组织及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RMT5的表达情况;利用特异siRNA分别敲低CRC细胞系HCT116和SW620细胞中PRMT5表达后,采用CCK-8试验检测PRMT5敲低后HCT116和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RMT5敲低后HCT116和SW620细胞的周期变化情况。结果:PRMT5在CRC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6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RMT5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等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敲低PMRT5表达后,HCT116和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并且,敲低PRMT5表达会导致HCT116和SW620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P0.01)。结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PRMT5在CRC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升,敲低PRMT5表达会抑制CRC细胞增殖,表明PRMT5可能在促进CRC细胞生长和癌症演变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p53基因多态与仁术健胃颗粒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心海  单兆伟  赖仁胜  谢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291-1292,1295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变化患者p53基因多态与中药仁术健胃颗粒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取血液标本检测人体p53基因的测序方法,观察了p53第6、7、8外显子内的第62位、72位和92位内含子多态性改变的胃癌癌前变化气虚血瘀热郁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仁术健胃颗粒与胃复春片口服,治疗6个月。结果:胃癌癌前变化患者有p53基因多态者疗效优于无p53基因多态患者,尤其是仁术健胃颗粒组有p53基因多态者治疗6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体p53基因多态与仁术健胃颗粒的疗效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35例膀胱肿瘤尿液脱落细胞应用多重荧光PCR检测尿路的微卫星状态。结果:35例尿液样本:膀胱肿瘤组15例,有6例MSI-H,8例MSI-L,1例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33%;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特异率达95%。结论: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4.
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和免疫组化vimentin、bcl-2、desmin、S-100蛋白、CD99、CD34、CDll7、CK、EMA染色,观察2例CCSK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文献。结果 镜下见瘤细胞为上皮样或短梭形,被分枝状纤维血管间质分隔成巢团状,部分区域见黏液样变性微囊肿和细胞外胶原玻璃样变类似骨样组织的硬化型等形态变异。免疫组化示:瘤细胞vimentin和bcl-2弥漫阳性,余为阴性。结论 CCSK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期恶性肾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熟悉其形态学变异有利于与其它类似病变如肾母细胞瘤、先天性中胚叶肾瘤、肾恶性横纹肌样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55.
p53 codon72多态与肿瘤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剑蓉  赖仁胜 《江苏医药》2006,32(12):1138-1139
在抑癌基因中,p53与肿瘤的关系较早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是迄今研究的最为广泛、最为系统的抗癌基因之一。p53非热点区的突变形成人群的多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位于第4外显子codon72的多态性与多种肿瘤易感性、治疗及预后存在相关性。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并对以后p53codon72多态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复习5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分析。结果: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好发于中年女性;镜下病变具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原位腺癌两部分组织学特征,两种肿瘤成分界限清楚、相互独立。免疫组化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原位腺癌病变区域,p16均呈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弥漫强阳性表达,Ki-67 增殖指数均增高,CEA在原位腺癌病变区域细胞质中阳性表达。5例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HPV检测,其中1例HPV16阳性,2例HPV18阳性。结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因病变存在多样性,临床易漏诊或误诊。HPV16及HPV18感染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原位腺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7.
例1,男性,60岁,上腹部隐痛3年余,加重伴有黑便近半月.实验室检查:Hb 69.7g/L,RBC 2.44×1012/L;X线示胃小弯黏膜增粗、纠集、充盈缺损,提示溃疡;胃镜示胃小弯直径3 cm溃疡,中心呈搏动性喷射状出血,高频电凝止血失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溃疡位于小弯侧胃角处,4 cm×3 cm,中间凹陷,周围堤状,质硬,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3信号通路在穴位贴敷改善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组、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采用卵白蛋白致敏的方法制备慢性哮喘模型。穴位贴敷组运用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组方药贴贴敷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假穴位贴敷组运用凡士林药贴贴敷双侧"肺俞""心俞""膈俞",两组均每次贴敷6h,每日1次,共治疗14d;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每日1次,共治疗14d。应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病理学改变,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肺内支气管管壁面积(WAt)/管腔内周长(Pi)、管壁平滑肌面积(WAm)/Pi,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 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假穴位贴敷组小鼠气道阻力、WAt/Pi、WAm/Pi、肺组织TGF-β1和Smad 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穴位贴敷组、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假穴位贴敷组比较,小鼠气道阻力、WAt/Pi、WAm/Pi、肺组织中TGF-β1及Smad 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穴位贴敷组和地塞米松组之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支气管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狭窄,气道上皮增生,支气管黏膜水肿增厚;穴位贴敷组肺泡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隔未见明显增厚;地塞米松组小气道黏膜上皮较完整,肺间隔未见明显增厚。结论:穴位贴敷可通过下调慢性哮喘小鼠气道TGF-β1/Smad 3通路以改善气道重塑,从而治疗慢性哮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c-KI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GIST患者,对26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行c-KIT蛋白(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人S100蛋白(S-100)检测,以确诊为GIST。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c-KIT基因11、9、13、17号的外显子突变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6例病例中CD117阳性为22例,共14例(53.8%)检测到c-KIT突变,第11外显子是KIT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检测到的突变形式主要有缺失突变,点突变和插人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结论 CD117阳性及c-KIT突变是GIST的普遍现象,突变位点有集中趋势,以梭形细胞型突变最常见。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铂类药物相关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mRNA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及其对应患者血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5例肺癌标本石蜡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液样本,其中腺癌73例,鳞状细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癌石蜡组织和对应血液样本中ERCC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肺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105例肺癌石蜡组织中ERCC1 mRNA表达为4.579±1.926,对应的血样中为8.324±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在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中的表达分别为4.366±1.822、4.724±1.434和4.366±1.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应的血液细胞中表达分别为8.146±1.501、8.336±1.928和8.664±1.84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种病理组织学类型肺癌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液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细胞和血液细胞中ERCC1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29,P>0.05)。结论 根据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选择铂类化疗并无指导意义,需要进一步进行ERCC1 mRNA的个体化检测,目前尚不能用血液细胞代替肿瘤组织细胞检测ERCC1 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铂类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