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51.
双侧可调式枢椎侧方椎弓定位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单侧可调式枢椎椎弓螺钉定位器的不足 ,研制改进出一种双侧可调式侧方椎弓定位器。方法 将新的定位器各组件加厚 ,使之能对抗较强的外力抗击 ;将长方体框的前后距离变小 ,上下距离增大 ,旋转中心置于长方体框上下壁的中间 ,使之成为双侧可调式角度指示器 ;将旋转中心平面和角度调整中心平面的距离缩小 ,使长方体框上下壁距离无明显加大的情况下 ,能够满足上倾角的调整范围。新增内侧、后方和上下角度指示器三个组件 ,使内倾角和上倾角的调整可以分开进行。结果 研制出的双侧定位器强度增加 ,内倾角范围 0°~ 2 0 0° ,双侧上倾角为 0°~ 30 0° ,对内倾角和上倾角的调整可以分开进行。结论 双侧可调式枢椎侧方椎弓定位器较之单侧可调式定位器对角度的调整更为满意和实用。由于在术前与术中参照系的变化 ,新型定位器对上倾角的引导应在术中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2.
患者男,26岁,办公室工作人员,因长期伏案工作后腰部疼痛2周就诊.查体:L3棘突右旁5 cm处深压痛,较剧烈,无放射痛,腰部前屈及右侧弯受限.  相似文献   
53.
兔股动脉裂隙宽度与实际缺损长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黎升  招明高 《医学争鸣》1998,19(4):443-445
目的:探讨兔股动脉裂隙宽度(GW)与实际缺损长度(ADL)二者的关系。方法:游离组:12只兔24条股动脉,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将股动脉游离15.0,25.0,35.0mm后锐性横断,测量表观游离长度(ApIL),游离长度增大值(IIL)及GW的变化,并计算伸长率λ。缺损组:9只兔18条股动脉,实际游离长度均为35.0mm,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切除生理状态下的长度ADL5.0,15.0,25.0  相似文献   
54.
目的回顾分析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7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Cloward法(15例)与Smith-Robinson 钛板内固定(22例).采用SAS 6.12软件对两组术式术前、术后1周、最后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分、融合节段及全颈椎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高及后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两种术式最后随访按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无显著性差异,Cloward法术后融合节段椎体高度、颈椎生理前凸无变化;改良Smith-Robinson法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高度、颈椎生理前凸部分恢复,并可以维持.结论近期观察证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而且改良Smith-Robinson法可改善并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26岁,办公室工作人员,因长期伏案工作后腰部疼痛2周就诊.查体:L3棘突右旁5 cm处深压痛,较剧烈,无放射痛,腰部前屈及右侧弯受限.  相似文献   
56.
夏科氏关节(Charcot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868年法国医生Charcot(1825~1893)首次详细描述了发生在脊髓痨患中的一种关节病变,以关节破坏严重但活动无明显受限且无明显疼痛为特点,被称为Charcot关节病。该病实际是脊髓痨造成的感觉神经病变引起的,以后有学将各种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关节病变统称为Charcot关节病,也称作神经营养障碍性关节病。本对Charcot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发生在枢椎上下关节突之间连接区域的骨折,有学者称其Hangman骨折[1] 。本文综述该骨折的治疗进展。1 枢椎解剖及力学传递上的特殊性  典型脊椎上下终板之间为椎体,后方横突、上下关节突与椎板交汇在一处,下关节突、椎板通过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窄区域即峡部与上关节突、横突及椎弓根连接,前后结构之间为椎弓根。传递轴向力时,前方通过椎体间连接传递,后方通过上关节突、峡部到下关节突再向下传递;椎弓根主要对抗水平外力。枢椎解剖结构特殊,其上终板在6岁左右与齿状突融合,上关节突前移,椎体主体缩小为前下方的一三角形突起,椎弓根向前…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比分析限制性与新型非限制型滑动钛板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3月~2004年12月连续诊治的58例颈椎伤病患者,其中应用限制性钛板27例,新型非限制性滑动钛板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植骨融合率、椎体间高度及活动度变化.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与随访时临床功能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影像学观察与测量非限制性钛板组1例假关节形成,1例可疑假关节形成,其余56例均达骨融合.术后两种内固定的单节段和双节段融合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随访显示在单节段融合,限制与非限制性内固定组椎间高度降低分别为0.5mm和1.6mm(P<0.05),而双节段融合,则分别为1.7mm和1.8mm(P>0.05).结论:在单节段融合时,限制性钛板在维持椎体间高度方面优于非限制性钛板;本研究尚不能得出新型非限制性滑动钛板临床疗效优干限制性钛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进行综述。指出以往传统认为的需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巨大型、破裂型和游离型重吸收的几率大,存在因重吸收而致症状缓解的可能。对于初发上述类型椎间盘突出,如患者症状不重,或者症状可耐受,且有充足休养时间,可尝试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症状加重或马尾神经综合征,则需积极考虑手术。腰椎间盘重吸收最短可在2个月内发生,作为手术依据的影像资料距离手术时间不宜超过这个期限。对重吸收的机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0.
1 病例资料 女性患者,70岁,主因双季肋区疼痛4个月余,于2016年2月14日收入我院.患者于2015年10月无诱因出现左季肋区疼痛,数日后右侧出现同样症状,无咳嗽、咯血、胸闷等症状.20日起在当地某医院骨科与呼吸科门诊间交替就诊,行腰椎X线检查示:腰椎退变;肺CT检查示肺纹理增多,分别给予口服止痛药物和抗炎治疗疼痛均无缓解.11月23日更换医院就诊,行胸腰椎X线检查(图1A),影像报告:脊椎退变,更换止痛药物无效;12月20日胸部X线片示左肋膈角变钝,考虑胸腔积液,给予抗炎后疼痛仍加重.2016年1月17日至第3家医院,行腰椎MRI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等检查均显示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