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遗传护士岗位角色职能指标体系, 为肿瘤遗传护士岗位的设立、肿瘤遗传护理实践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 初步拟订肿瘤遗传护士岗位角色职能指标体系。2022年9—12月, 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肿瘤遗传护士岗位角色职能指标体系。结果共纳入43名函询专家, 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62%(44/47)和97.73%(43/44),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1和0.853。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00~0.150(均P<0.01)和0.101~0.237(均P<0.01)。最终构建的肿瘤遗传护士岗位角色职能指标体系共包括一级指标5项, 二级指标17项, 三级指标86项。结论该研究构建的肿瘤遗传护士岗位角色职能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合理、专业特异性强、内容全面, 能为肿瘤遗传护士岗位的设立及肿瘤遗传护理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位于直肠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2例直肠GIST临床资料复核并加以随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6%和84.0%,扩大切除术组与局部切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结论 直肠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伊马替尼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初诊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结肠癌neoCRT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010—2015年本中心收治的初诊不可切除的40例接受术前neoCRT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资料。结果 39例按计划完成术前neoCRT。34例行根治性手术,R0切除率为91%,pCR率为24%(8/34),T降期率为76%(26/34),N降期为100%(32/32),临床分期降期94%(32/34;21例膀胱受侵者中术后全膀胱保留33%(7/21)、部分膀胱保留52%(11/21)。3—4级血液学反应23%,3级手足综合症3%,3级放射性皮炎3%,不完全性肠梗阻5%。3年样本数25例,全组3年OS、PFS分别为75%、80%;34例成功转化为R0切除者3年OS、DFS分别为87%、81%;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结论 neoCRT显著降低了初诊不可切除局部晚期结肠癌分期,提高了R0切除率,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neoCRT在局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治率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肠癌患儿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总结分析儿童/青少年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15例肠癌患儿,男8例,女7例,年龄7~20岁.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血便53%(8/15);6例行根治性肠癌手术,6例行姑息性肿物切除术,3例行肠镜活检术;8例患儿接受了术后化疗.15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结论 儿童/青少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后辅助化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大约有50%会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其次是肺,本文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特点、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随访1967年至2002年间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单纯性肺转移的60例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自原发灶切除术后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 37 个月,其中有15例行转移灶的切除手术,中位生存 51个月;其余 45例行非手术治疗,中位生存34 个月;转移瘤大于3个组生中位生存时间 30月,转移瘤小于等于3个组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患者的总生存率可能和是否手术、转移灶的个数有关,而年龄、性别、原发灶病理类型、分期、转移灶大小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单纯性肺转移的积极治疗是有效的,手术及转移灶个数可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1例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理标本进行复核;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分别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直肠GIST患者中,男42例,女19例,中位年龄59岁。18例(29.5%)为术前活检确诊为GIST;46例首次病理诊断为GIST,另15例(24.6%,15/61;其中14例原诊断为平滑肌瘤或肉瘤,1例诊为神经鞘膜瘤)经复核病理标本后修正为GIST。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上12例(19.7%),反折以下49例(80.3%)。经手术治疗52例.其中扩大切除术(同时作淋巴结清扫或联合脏器切除)21例,局部切除术(肿瘤剔除或直肠壁部分切除)31例。11例术前予以伊马替尼400mg/d新辅助治疗,41例患者术后或活检诊断后以伊马替尼治疗,其中25例为术后复发姑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55(6~391)月,52例手术者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95.6%、86.0%和73.7%;扩大切除术组5年生存率为82.6%,局部切除术组则为7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率仅与复发转移相关(辟0.03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各项因素均与术后生存率无关(均P〉0.05)。但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者的3年生存率优于未服药者(82.7%比71.4%)。结论直肠GIST多见于直肠下段。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核心,原则上施行局部完全切除即可,广泛切除或扩大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生存率。伊马替尼有助于改善复发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T2期直肠癌局部切除选择病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根治性切除的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离肛缘距离、肿瘤直肠位置、肿瘤占肠腔周径、大体类型、组织分型、分化程度、送检淋巴结数量、浸润深度、术前血CEA、术前血CA199、组织E...  相似文献   
58.
背景:本研究拟通过141例Ⅱ、Ⅲ期结直肠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病例和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41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比较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141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8%。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理标本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而有淋巴结转移及以上三个标记物阳性也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Cox-2、MMP-2和VEGF表达阳性可能预示着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而有淋巴结转移、Cox-2、MMP-2和VEGF表达阳性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早意识到这些预后不良因素并及早进行辅助治疗可能使结直肠癌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59.
癌胚抗原(CEA)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但对在荷瘤机体血中CEA是否会引起抗体反应尚有争论[1,2]。我们通过检测2002年中69例未经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抗CEA抗体,探讨其与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和意义。1.材料与方法:结直肠癌组69例,其中男38例,女31例;直肠癌40例,结肠癌28例,多原发癌1例;Dukes分期:A期12例、B期33例、C期19例、D期5例。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其中28例为良性肠道疾病患者(良性肠道疾病组),37例为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术前常规测定血清CEA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间接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60.
应用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为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逐渐呈现以前切除术取代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趋势.其中,吻合器技术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提供更为可靠的吻合,扩大了前切除术的适应症.本研究总结449例应用吻合器行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的经验,提出减少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9月采用吻合器行根治性前切除术直肠癌患者449例,严密随诊观察,用SPSS8.0软件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吻合口漏及复发的相关因素;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COx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复发23例,5年生存率78.4%.年龄≥65岁或肿瘤周径≥半周,更易发生吻合口漏;术中输血是吻合口复发的原因之一,而影响生存的因素为病期与肿瘤分化程度.结论:用吻合器技术,可提高保肛率,安全易行.熟练掌握吻合器技术、术中注意处理直肠残端、保证肠管血运且无张力吻合,可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同时,术中防止癌细胞扩散、强调TME原则和综合治疗等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