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6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1143篇
预防医学   441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435篇
中国医学   125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检测丰富环境干预对单眼剥夺成年弱视小鼠视皮质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对成年弱视小鼠初级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正常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单眼剥夺+标准环境组(MD+SE),单眼剥夺+丰富环境组(MD+EE),单眼剥夺+氟西汀组(MD+FLX)。在小鼠21日龄时构建单眼剥夺模型,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后,每组选取18只小鼠按照预先分组放置在标准环境或丰富环境中饲养4wk,单眼剥夺+氟西汀组小鼠饮水中加入氟西汀。通过前爪触地反射实验检测小鼠视敏度,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客观视功能;小鼠处死后取材,使用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区长度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结果:(1)视敏度检测结果:MD+S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低于Nor组(P<0.001);MD+EE组及MD+FLX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无差异(P=0.816)。(2)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Nor组比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均P<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无差异(P>0.05)。(3)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与N or组比较,M D+SE组小鼠剥夺眼对侧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间隙增宽(P <0.01),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 <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P <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小鼠较MD+SE组突触间隙变窄(P=0.0035),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P<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P<0.01),MD+EE组突触超微结构各项指标较MD+FLX组比较无差异(P>0.05)。(4)Western blot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MD+SE组小鼠IGF-1及IGF-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or组(均P<0.01);MD+EE组小鼠IGF-1及I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1),然而仍显著低于Nor组(均P<0.01)。各组间小鼠IGFBP5蛋白表达异常无差异(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重新激活成年单眼剥夺弱视小鼠视皮质可塑性,改善弱视小鼠视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GF-1及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与其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随机分为高危组(n=60)和低危组(n=60)。其中高危组患者ESRS≥3分,低危组患者ESRS3分。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体质测评,并使用统计推断分析以及统计描述。结果:脑卒中复发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危组比较,脑卒中复发高危组患者的阴虚质显著升高,而平和质则明显降低,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医阴虚质体质比例方面,脑卒中复发高危组患者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而在中医平和质体质比例方面,高危组患者则明显低于低危组患者。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PLA2G1B基因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特征、预后特征、免疫特征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案影响。  方法   通过对TCGA以及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患者RNAseq表达谱数据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对比PLA2G1B高表达和低表达在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并通过CIBERSORT计算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对比PLA2G1B高低表达组之间的浸润程度差异。并通过pRRophetic算法分析2组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  结果   PLA2G1B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相比癌旁表达量显著降低,且表达量越低其患者的预后总生存越差,在TCGA以及2个GEO的独立验证数据集中均表现出一致的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校正之后证明PLA2G1B低表达为差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且在预后较差的样本中其免疫浸润水平更低,主要表现为Bcellmemory,Tcell CD4+ memoryresting,Monocyte,Myeloiddendriticcell,Mastcellactivated细胞类型。但差预后的样本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要显著更好。  结论   PLA2G1B低表达为肺腺癌独立的差预后风险因素,且低表达患者中整体免疫浸润水平显著更低。  相似文献   
54.
针灸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具有早期性、安全性、有效性、良性双向调整的优势。根据AD发病的不同病因病机特点,学者们将其和针灸理论相结合,提出不同的针灸治则和选穴处方,如嗅三针法、益肾调督针法、三焦针法等。不同学术思想的出现往往有利于百家争鸣,就不同针法治疗AD进行综述,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背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西医多以手术及口服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而临床应用毫针针刺治疗BPH疗效显著,但缺乏循证依据。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疗法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为针刺疗法,配合或不配合对照组所用药物;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10-01。由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5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OR=3.21,95%CI(2.25,4.57),P<0.000 01;MD=2.48,95%CI(1.26,3.70),P<0.000 01〕;试验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低于对照组〔MD=-2.39,95%CI(-3.84,-0.94),P=0.001;MD=-10.59,95%CI(-15.20,-5.98),P<0.000 01;MD=-3.50,95%CI(-5.07,-1.93),P<0.000 1;MD=-0.68,95%CI(-0.99,-0.37),P<0.000 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Qmax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3.53,95%CI(2.20,5.68),P<0.000 01;MD=2.75,95%CI(1.62,3.88),P<0.000 01〕;单纯针刺疗法治疗BPH的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9.41,95%CI(-15.87,-2.94),P=0.004;MD=-2.99,95%CI(-4.86,-1.12),P=0.002;MD=-0.74,95%CI(-1.33,-0.15),P=0.0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OR=2.84,95%CI(1.67,4.82),P=0.000 1〕;针刺疗法+常规西药治疗BPH的IPSS、PVR、PV、QOL低于常规西药治疗〔MD=-2.88,95%CI(-3.43,-2.32),P<0.000 01;MD=-12.25,95%CI(-16.92,-7.57),P<0.000 01;MD=-4.41,95%CI(-8.03,-0.79),P=0.02;MD=-0.59,95%CI(-1.03,-0.15),P=0.008〕。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IPSS、Qmax、PVR、PV、QOL 5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改变效应模型对合并结果影响不明显。对临床有效率、IPSS、Qmax、PVR、QOL的RCT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的漏斗图双侧基本对称;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较为分散,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刺疗法治疗BPH的临床有效率和Qmax高于对照组,IPSS、PVR、PV、QOL低于对照组。因IPSS、Qmax、PVR、QOL的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本研究的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使用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两名儿童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昆虫幼虫进行鉴定,解决未知昆虫幼虫无法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的难题,为主诊医生后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家长收集并送检的患儿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活体昆虫幼虫为材料,先进行图像采集和形态学描述,然后取部分昆虫幼虫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多细胞无脊椎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的通用引物进行DNA扩增,PCR产物直接从两端测序,DNA测序结果以MEGA6软件验证图谱确定为有效序列后,经拼接、去除通用引物序列,最终得到658 bp 的COI基因片段碱基序列。上传数据与GenBank和BOLD数据库 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和BOLD中公布的白斑蛾蚋(Clogmia albipunctata)的 COI序列相似性为100%。选取GenBank 中与目的片段核苷酸序列比较所得相似性较高的7种物种序列,以红头丽蝇为外群,构建NJ树,发现昆虫幼虫的序列以及GenBank中的白斑蛾蚋聚为一类,毛蠓科的全部物种聚成一支,置信度高达100%。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这两名儿童从尿道排出的不明昆虫活虫为白斑蛾蚋的幼虫。DNA条形码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物种种类,还能鉴定近缘种,发现隐存分类单元,是对非成虫发育形态昆虫的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方法,可以有效弥补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调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并探讨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9年6月-2021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NAFLD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影响因素对NAFL及NASH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844例超重/肥胖儿童,年龄为6~17岁。NAFLD患病率为38.2%(322/844),其中NAFL和NASH患病率分别为28.8%(243/844)和9.4%(79/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增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与NAFL和NASH的发生有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预测NAFL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 (95%CI:0.613~0.69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NASH的曲线下面积为0.771 (95%CI:0.723~0.819)。结论 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患病率较高;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NAFLD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NAFL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补体C3在脓毒症患儿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补体C3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29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诊断脓毒症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471)和死亡组(n=58);按入院诊断脓毒症24h内补体C3的中位数(0.77g/L)分为C3正常组(n=273)和C3降低组(n=256)。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补体C3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补体C3水平较存活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ediatric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p-SOFA)得分高和补体C3低与脓毒症患儿死亡密切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p-SOFA与补体C3的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52,高于p-SOFA、补体C3单项指标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 补体C3可作为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儿童腹腔结核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天~16岁腹腔结核患儿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广泛性肠管壁增厚20例,广泛性壁层腹膜不均匀性增厚24例,15例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0例腹腔内见多个透声差的囊性包块,2例肝脾大、2例单肾体积增大,8例大量腹腔积液、4例中量、14例少量;胰腺均未见特殊改变。结论儿童腹腔结核以增殖和干酪病变为主,其高频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们收治的93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PCT及CRP、并发症(腹腔脓肿、肠梗阻)、住院时间等.根据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组.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53例,腹膜炎组40例.腹膜炎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急性阑尾炎组,住院时间较长,且PCT、CR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阑尾炎组(PCT:0.43 vs 3.37 ng/mL,P<0.001,CRP:3.0vs13.8 mg/L,P<0.001).在诊断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当PCT以0.93 ng/mL为阈值时,分别为85.0%、91.6%、88.3%、89.0%,而CRP以4.05 mg/L为阈值时,分别为90.0%、67.9%、67.9%、90.0%.结论 入院时PCT及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PCT性能略优于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