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儿童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47例,其中下斜肌断腱9例,下斜肌部分切除术(3~8mm)35例,下斜肌部分切除+健眼下直肌徙后术3例。【结果】治愈33例(70.2%),有效12例(25.5%),无效2例(4.3%)。【结论】下斜肌断腱、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能解决垂直斜度8△~20△,〉20△者需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健眼下直肌徙后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额肌腱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腱膜悬吊术。术后随访3~15mo,观察其术后效果。结果:患者39例术后效果满意,1例术后出现倒睫行二次手术,无1例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下斜肌前转位(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muscle)对伴有下斜肌亢进(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IOOA)的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的疗效,为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120眼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均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进行回访,回访时间为1~30mo,将患者手术前后远(5m)、近(33cm)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及IOOA程度进行比较,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80例患者中采用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手术前后远(5m)、近(33cm)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及IOOA程度进行比较,并观察所有患者下斜肌前转位术后抑制上转综合征(antielevation syndrome,AES)的发病情况。

结果:患者术前5m平均三棱镜度(prism diopters,PD)为19.5±0.15PD,术后平均PD为3.5±0.18PD,5m原在位平均矫正16±0.21PD; 术前33cm平均PD为18.6±0.20PD,术后平均PD为4.5±0.26PD,33cm原在位平均矫正14.1±0.16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下斜肌前转位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2和+3者各50眼,+1者20眼,术后有12眼仍表现为下斜肌功能亢进,但是亢进程度为+1。IOOA程度与原在位垂直斜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cm:r=0.554,P<0.01; 5m:r=0.454,P<0.01)。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原在位DVD垂直斜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OA程度明显降低。行下斜肌前转位术的患者术后18例24眼出现不同程度的AES,与行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发生AE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AES发生率较高,而行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AES发生率能够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宝宝吃东西时,眼睛会随着嘴巴动,难道是有"特异功能"吗?一位妈妈带着自己孩子去看眼科,她跟医生说:"我家宝宝一吃东西,眼睛一眨一眨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孩子出生不久,家长就发现他吃奶时眼睛会眨,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逐渐有所改善,但没有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觉情况,探讨年龄因素和斜视程度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术后双眼视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01/2006-06在我科住院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共38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觉。结果:手术后同时视、融合功能以及远立体视觉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近立体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比较不同手术年龄手术后立体视的变化情况,发现手术年龄与术后立体视无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斜视度数术后立体视改善情况不同,大度数组术后立体视恢复较小度数组差,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能改善上斜肌麻痹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术后I,Ⅱ,ⅡI级双眼视功能以及近立体视功能均较手术前好。斜视度数对双眼视恢复有影响,斜视度增加,双眼视恢复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4~7岁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分布规律、屈光程度以及与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对998例1972眼裸眼视力<1.0的4~7岁儿童,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次/d,连续点3d,伴内斜视者连续点7d,进行视网膜检影,按屈光类型、屈光程度、矫正视力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1)屈光类型:在远视、近视、混合散光三种屈光不正类型中,远视1525眼占77.33%,近视225眼占11.41%,混合散光222眼占11.26%。各年龄组屈光类型均以远视为主,远视中又以复性远视散光居多;(2)屈光程度:以轻度屈光不正居多(1031眼52.28%),其次为重度、中度分别是480眼(24.34%)、461眼(23.38%);(3)屈光程度与矫正视力的关系:随着屈光程度的增加矫正视力≥0.9的构成比减少,弱视眼增加;结论4~7岁视力低常儿童屈光状态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屈光程度与弱视发病率密切相关,应及早合理矫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肌瓣悬吊术对患儿术后眼表和屈光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7/2016-06在我科进行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患儿121例146眼,术前根据患儿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47眼)、中度组(68眼)和重度组(31眼); 根据患儿年龄分为<5岁组(104眼)和≥5岁组(42眼);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提缩组62眼)和额肌肌瓣悬吊术组(悬吊组84眼)。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患儿术后眼表和屈光状态的影响差异,统计分析术前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及年龄与患儿术后眼表和屈光状态关系。

结果:随访6mo内,提缩组和悬吊组患儿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平均曲率(keratometry,Km)和角膜散光度(astigmatism,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上睑下垂轻度、中度、重度组中,矫正良好与欠佳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6,P=0.003),且轻度组患儿矫正良好比例明显高于中、重度组(93.6% vs 83.8%和67.7%); 三组患儿术后BUT(F=9.793,P=0.041)、Km(F=11.657,P=0.037)等指标均随着术前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而Ast指标呈升高趋势(F=28.417,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5岁组患儿术后矫正良好眼数明显多于≥5岁组(χ2=4.082,P=0.043); 且<5岁组患儿术后Km值更高(t=2.813,P=0.006),Ast值明显低于≥5岁组(t=-7.741,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儿术后BU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儿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肌瓣悬吊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和散光情况均可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初期存在一定程度角膜上皮损害,但一段时间后患儿眼表功能均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患儿术前上睑下垂严重程度越低,术后眼表及屈光状态改善情况越佳。年龄对患儿术后眼表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但早期手术治疗可能更好地改善患儿屈光力和散光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具有家族史的高度近视儿童中进行TIGR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对高度近视儿童中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进行毛细血管电泳测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近视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TIGR基因突变。结论:未能发现TIGR基因突变与高度近视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共同性斜视手术后的双眼视觉差异。方法:收集75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用同视机检查手术后的双眼视功能,Titmus检查近立体视。结果:共同性内外视患者术后Ⅰ,Ⅱ级功能恢复无差异,而远近立体视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度数组和7岁以上儿童组。结论:手术矫正眼位有利于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的重建,内斜视对立体视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与斜视性弱视患儿视放射发育情况,比较两种弱视患儿视觉损害发生机制的异同。方法 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斜视性弱视组12例左眼弱视患儿以及正常对照组15名儿童进行DTI程序扫描,采集所有儿童两侧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对左右侧视放射FA及MD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组儿童不同部位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种类型弱视患儿视放射的发育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儿童的FA及MD右侧均略高于左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69±0.012)高于左侧(0.460±0.013),右侧MD(0.872±0.015)低于左侧(0.888±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右侧FA(0.475±0.013)低于左侧(0.496±0.015),右侧MD(0.871±0.012)高于左侧(0.863±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降低、M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斜视性弱视组患儿双侧视放射FA均降低,右侧视放射MD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侧视放射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弱视患儿比较:左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右侧视放射FA、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TI可以无创地观察弱视患儿视放射微观结构的改变,为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