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目的总结儿童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大网膜囊肿和肠系膜囊肿共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肠系膜囊肿25例,大网膜囊肿9例。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满意,术后10d内治愈出院。术后无出血、感染、梗阻、肠瘘等近期并发症。结论儿童肠系膜囊肿和大网膜囊肿足儿童少见疾病,尽管手术治疗效果佳,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22.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儿童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行LA治疗儿童阑尾炎患儿共148例,对比同期13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IA组与OA组比较,两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腹腔引流率、拔腹腔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较OA组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适于治疗各型儿童阑尾炎,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是阑尾炎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指征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6月至2011年3月为1 054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75例(92.5%)成功完成手术.5例胆总管残石经内镜取出治愈,4例肝内胆管残石未予处理.37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腹腔镜、内镜或开腹引流治愈.2例...  相似文献   
42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21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经脐下缘入路腹腔镜辅助探查胆囊和定位,右上腹肋缘下小切口入腹,胆囊底部悬吊、固定和切口,借助取石钳、吸引器、胆道镜、取石网和斑马导丝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管开口。胆囊壁切口用3-0可吸收线间断"8"字缝合或连续扣锁缝合,再用一小束修整过的带血管蒂的大网膜或腹膜缝扎固定于胆囊壁切口处。必要时,Winslow孔附近放置一根16F脑室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216例,成功169例,中转为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32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例。胆漏1例。无残留结石、胆道出血和中转开腹。无死亡。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10~300ml/d,术后2~6d拔除。手术历时约30~145min,平均约67min。术后住院3~9d。结论只要严格选择合适的患者,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精确的缝合和覆盖胆囊壁切口,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此方法可以长期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以满足部分患者心身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42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抑肽酶预处理对凝血酶诱导的星形细胞损伤和凋亡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星形细胞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C(等量培养基对照组),A0(抑肽酶0 U/ml预处理),A100(抑肽酶100 U/ml预处理),A300(抑肽酶300 U/ml预处理),A500(抑肽酶500 U/ml预处理),A700(抑肽酶700 U/ml预处理),制备凝血酶体外作用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AO-EB染色法对凝血酶100 U/ml浓度下不同浓度的抑肽酶预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A0和A100及A100和A300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A300和A500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500和A700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AO-EB染色部分细胞也呈现典型的凋亡表现,结果和流式细胞仪结果相吻合.结论抑肽酶对凝血酶诱导的星形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26.
目的观察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至12月在本院择期行颈椎手术的患者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0~55岁,BMI 18.5~24 kg/m~2,ASA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逐级撤药组(G组)和立即撤药组(A组),每组40例。患者入室后进行常规监测,所有患者均行静脉麻醉,静脉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08~0.20μg·kg~(-1)·min~(-1),在手术结束时,G组瑞芬太尼持续泵入,每5分钟泵入量减少麻醉维持量的三分之一,于术后15 min停止泵入;A组在术后立即停止瑞芬太尼的泵入。在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2、6、24 h进行机械痛阈值测定,记录术后1、2、6、24 h的VAS评分,以及患者术后0~1、1~2、2~6、6~24 h时段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和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后1、2 h A组患者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G组患者不同时点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 h G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0~1、1~2 h G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且术后PACU舒芬太尼追加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寒战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末期瑞芬太尼逐级撤药可以减轻颈椎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胺酮配合右美托咪定对宫颈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疲劳程度及疼痛介质、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病人15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2组均采取全麻,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而后以0.5μg·kg-1·h-1输注至术毕前0.5 h,观...  相似文献   
428.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肾功能降低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733例,根据eGFR组基轨迹建模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及与IR的关系。结果 733例T2DM患者中201例(27.4%)出现eGFR快速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合并IR患者eGFR快速降低风险升高52%。结论 年龄、DM病程、HOMA-IR是T2DM患者eGFR快速降低的危险因素,T2DM合并IR者更易发生肾功能快速降低。  相似文献   
429.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和新型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广泛使用, 医疗数据爆发性增长, 围术期管理已迈入医疗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医疗数据被用于构建各种模型, 以实现疾病的风险预警[1,2]、早期诊断[3]以及辅助医生决策[4], 从而提升诊疗效率和安全性[5]。然而, 围术期大数据存在"跨粒度、高维多模态、混合噪音高、同本体量纲迥异"等特点, 基于常规规模机器学习所构建的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模型普遍存在准确性偏低、泛化性差等问题。相比之下, 大模型在文本生成[6]、语义理解和推理[7]、多任务[8,9]以及模型泛化性[10]等方面性能优越, 在围术期多模态数据分析和建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 大模型在围术期医学研究与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0.
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和高尿酸血症(HUA)对T2DM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及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分泌科和肾内科就诊的T2DM患者645例,根据末次随访时eGFR分为进展组[eGFR<60 ml/(min·1.73 m2),n=129]和稳定组[e GFR≥60 ml/(min·1.73 m2),n=516]。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线SUA(B-SUA)和时间平均SUA(TA-SUA)对患者肾损害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进展组SUA水平及HUA患病率高于稳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UA基线正常而末次随访时存在HUA、基线及末次随访时均存在HUA是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影响因素,且SUA水平升高及存在基线和进展为HUA状态变化的女性肾损害进展风险高于男性。ROC曲线分析显示,TA-SUA预测肾损害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B-SUA(男性0.721 vs0.642,女性0.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