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01.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 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2.
背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处理不当易发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目的:分析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对象:长征医院骨科1996-08/2003-08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①对于MRI,CT检查胸椎黄韧带骨化为局灶型,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节段,采用单纯后路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共19例。②涉及2个以上节段,可采用单侧开门整块椎板撬拨法,共29例。③胸椎同一平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时,采用后正中入路+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治疗,共8例。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Epstein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感觉、运动恢复到接近正常;良: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借支具行走;可:感觉、运动功能小部分恢复,仍不能行走;差:无效或加重。 结果:55例随访1年以上,1例随访至术后2个月。①其中功能恢复优39例,良8例,可5例,差4例。②术后症状恢复依次为束带感消失,肌张力下降,麻木减轻。③术后3-6个月是恢复较快的时期,部分患者术后1年仍有改善,2年以后基本无再进步;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病史长、截瘫重者恢复亦差。 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导致的脊髓压迫症须早期手术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胸椎管后壁切除减压及侧后方入路的次环状减压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03.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常用的有效方法?对于颈前路减压植骨后有无必要使用内固定以及内固定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究竟有多少应用价值曾引起争论,但生物力学实验的结果显示颈前路钢板确能增加颈椎的稳:乏性,总结临床应用的结果也表明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较好的方法。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以其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少且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和良好的即刻稳定作用的优点广乏应用于临床,尤其与钛网的结合使用,可在获得施术节段牢固稳定的同时,避免了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但也应看到所固定的钢板与肽网相互分离、彼此独立,内固定和植骨块不能成为一体,因而降低了整体的稳定性。取髂骨块植骨并应用带锁钢板虽能使钢板、螺钉、椎体、植骨块成为一体,还可将骨块固定于钢板上,提高了内固定和植骨块的整体稳定性,但其主要缺陷在于需取髂骨有可能引起供骨区的并发症,近年来出现的PCB是一种椎间融合器与钢板连成一体的结构,虽然具有整体的稳定性,但仅适合于椎间隙的植骨固定,且同样存在着需取髂骨植骨的缺点。因而,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内置物可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04.
目的 :探讨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采用传统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采用生物型可吸收钉板系统固定。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病分型及病变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片及颈椎MRI检查。影像学评估其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变化、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有无内固定断裂及移位、是否存在MRI伪影干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程度及持续时间,采用VAS、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半年后每月复查颈椎X线片一次,观察是否融合)。结果: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1例,均在术后2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术后第1天生物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颈椎MRI上伪影面积及伪影涉及层数较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组明显减少(P0.05)。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15.9±1.4分,与术前(9.0±1.9分)比较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7.5±1.2分减少至0.6±0.7分(P0.05)。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为16.1±1.0分,较术前(9.7±1.9分)有显著改善(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9±0.9分减少至0.5±0.5分(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钛合金钉板固定组1例未融合,融合率为93.3%,融合时间为7.8±0.4个月(7~8个月);可吸收钉板固定组15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骨融合,融合时间为7.4±0.5个月(7~8个月),两组融合率、融合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椎间高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内固定断裂及移位的发生。结论: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后采用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满意,可明显减少术后MRI伪影干扰,短期随访不会因钉板降解而导致吞咽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5.
目的 利用山羊颈椎模型分析比较颈椎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与其他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椎体次全切除后分别植入AC-AFF、钛网+钢板或髂骨块+钢板,人工饲养6个月后羊颈椎模型经处理再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施加载荷为0~150N,加载速率为1.4mm/min,测试的运动工况包括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测量指标包括颈椎的变形与位移、强度和刚度及极限力学性能.结果 三种重建方式中,AC-AFF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应变最小,较钛网+钢板组、髂骨块+钢板组分别小2%~4%(P>0.05)及10%~16%(P<0.05);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或侧屈状态下植骨融合处的应力集中最小;平均水平位移AC-AFF组为0.44 mm,钛网+钢板组为0.51 mm,髂骨块+钢板组为0.70 mm.轴向位移AC-AFF较钛网+钢板小3%~4%(P>0.05),较髂骨块+钢板小16%~24%(P<0.05);AC-AFF的水平剪切刚度、轴向刚度及弯曲刚度最高,扭矩及扭转刚度最大.极限破坏实验显示AC-AFF的极限载荷为1107 N,钛网+钢板组为998 N,髂骨块+钢板组为879 N.结论 与钛网+钢板及髂骨块+钢板比较,AC-AFF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406.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株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电离辐射(0,2,4,8 Gy)处理TE-1细胞,定量PCR检测Snail 1、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nail 1、Slug、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观察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合Notch通路抑制剂DAPT,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电离辐射(4 Gy)后TE-1细胞中Notch 1/NICD/Hes 1通路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电离辐射处理后TE-1细胞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 1、Slug、AP-1明显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波形蛋白、MMP-9的表达显著增多,且4Gy处理水平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电离辐射上调了TE-1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电离辐射通过上调Notch 1/NICD/Hes 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促使EMT相关蛋白的上调(P<0.01)。结论:电离辐射通过人食管鳞癌TE-1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诱导EMT及迁移。  相似文献   
407.
颈椎病术后早期神经功能严重恶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2例颈椎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间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3703例,术后早期(1周内)突发神经症状恶化12例(占O.3%).统计患者年龄、病程、病变范围、JOA评分、术前合并症及术后脑脊液漏等一般资料;X线片测量椎管矢状径、Povlov比值、动态狭窄参数等指标;MRI矢状位中轴层测量受压最严重节段椎管侵占率.动态狭窄参数参照改良Rao等的方法,分别测量手术节段上位椎体后下缘与下位椎板前上缘之间(UV-LL)距离,以及下位椎体后上缘与上位椎板前下缘之间(LV-UL)距离.结果 12例术后神经功能恶化者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病程71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0分.症状恶化后JOA评分平均5分.随访2~5年,平均末次随访时间3年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9分.术前手术节段椎管矢状径平均11.8 mm,Povlov比值平均O.65.术前UV-LL间距平均11.2mm,术后12.7mm;术前LV-UL平均15.1 mm,术后13.6mm.结论 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颈椎椎管狭窄,颈椎动力性狭窄,病变节段3节段以上是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严重恶化的危险因素.致压物呈前上后下形压迫,而患者本身又存在UV-LL间距减小的动力性狭窄,前路手术应避免患者过度仰伸;致压物形态以前下后上形为主者,后路手术应尽量避免患者颈部过度屈曲.  相似文献   
408.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治疗与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4~71岁,平均45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行后路常规手术入路,全椎板切除,尽量保留小关节突,打开硬膜,直视下神经剥离子分离肿瘤并切除,而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6.2个月.术后Otani'S分级优11例,良18例,优良率64.44%,其中初次就诊至确诊并手术时间在1个月内的患者术后Otani'S等分级方法优良率(84.62%)优于因误诊、漏诊而延迟手术的1~6个月组(64.29%)及>6个月组(50%).[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6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颈椎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平均52.7°,平均年龄20.8岁(12~38岁),1例术前Cobb角42°且柔软度较好的患者采用单纯前路矫形,余5例畸形严重且较为僵硬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矫形并应用颈椎截骨,所有患者术中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术后通过影像学评估及JO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例前后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持续颈部及肩部疼痛,经保守治疗半年后好转.平均随访2.8年(1~6年),影像学随访全部患者在术后1年时均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1.2分改善至术后平均14.3分(P<0.01),末次随访时平均14.7分.术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Cobb角平均0.17°,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2.2°.结论:神经纤维瘤病合并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风险较高,通过术前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术中脊髓监测,结合较为熟练的外科操作,可以取得良好的矫形,获得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10.
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因皮质脊髓束受压导致的同侧肢体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同时伴有脊髓丘脑束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对侧肢体痛温觉功能减弱甚至消失,临床多见于脊髓外伤、椎管内髓外肿瘤及血肿等,颈椎间盘突出很少引起脊髓半切综合征.1928年,Stookey首次报道了1例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至今英文报道尚少,国内更是鲜有报道.本院近期收治了1例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