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中医病因学说经春秋战国的萌芽时期、东汉的发展时期,到宋元的成熟时期,其学说已趋定型,在明清时期,吴又可等著名医家颇有创新地提出了“戾气学说”,但这明显有微观化趋势的学说,很快被经典的“三因学说”所同化,而被吸纳于宏观思辨之中。相反,现代医学之病因学说,却以微观思辨的独特视角,指导着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2.
心肾相交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居于重要地位,各位医家多有探讨.本文从道家炼丹术为切入点,运用发生学方法,对心肾相交理论的发展进行探究,意在能找到其理论依据,丰富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炼丹术和命门学说的一番对比论证,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心肾相交理论是道家铅汞概念的拓延.滥觞于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43.
连建伟论治肝咳经验采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建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学验俱丰,能融古铸今,化裁新意,在内、妇、儿科上均有很高的造诣。笔者有幸侍诊其侧,随师临证,遇见某些咳嗽之证,若单纯治肺止咳,则收效惘然,但若能从肝论治,则收立竿见影之效。现总结连建伟教授经验以供同道赏析。  相似文献   
44.
45.
作者从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步演进规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三个方面,论证了《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是: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而非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成年男子的常见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值得深入研究[1].它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及由此造成的患者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异常分泌物等临床表现的综合病征[2].  相似文献   
47.
<正>连建伟教授为第三、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笃守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视之为中医学临床之不二法门。辨证既四诊合参又重于辨脉,病机分析缕缕精微,处方用药丝丝入扣,疗效甚良。本文整理连建伟教授论治汗证验案4则,意在体现连师临床风格以及辨证论治原则的重要价值,以供读者参考。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出汗的特征不同可分自汗、盗汗、战汗、脱汗、黄汗等,如《医宗必读·卷之  相似文献   
48.
论中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如辉 《中医教育》2001,20(4):19-20
近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传统教学方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实验、多媒体等一系列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其卓然的优越性,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并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地确立起其在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环节上的地位.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高等中医教育也不例外,它以积极的姿态进行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开放的胸襟尝试、实践并提倡着新兴的教学手段,其情形与其它学科门类的高等教育几近相同.如果说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还有着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之处的话,那就是其改革的步履总予人以一种沉重、艰难之感.  相似文献   
49.
李如辉 《中医药学刊》2010,(8):1588-1589
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揭示《医贯》有关命门与肾的异同点,进而指出由《医贯》临床部分(卷之二至卷之六)未能体现及贯彻理论部分(卷之一)所揭示的命门与肾的种种区别,这似乎支持"命门与肾二者实一"的判断。②以"命门"为独立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外的第六脏存在着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50.
西方“身心二元论”思想将自然与社会、科技与人文塑造成对立的两极,而中医学“形与神俱”的“身心一元”理解则将自然与社会、科技与人文导入“共轭”的轨道。从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以“形与神俱”为中介达成统一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医学科技人文“共轭”思想的逻辑依据;从学理层面、治则与治法层面、方剂与药物层面揭示了中医学科技人文“共轭”思想的具体体现,深化了对中医学科技人文“共轭”思想的认识,也为当今思想界构建科技人文融合发展的努力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