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徐晓蓉 《四川中医》1999,17(9):31-32
高位复杂性肛展在临床上比例虽小,但危害患者健康甚著,治疗难度大。我院过去采用的中医挂线疗法或切开开放术,疗效固然可靠却存在痛苦大、疗程长、疤痕多、肛缘缺损面积宽等问题。笔者于1986年~1998年间采用高位挂线低位缝合法治疗60例患者,在减轻痛苦、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都较前者为优,且少复发,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m例诊断技1975年中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会议制定的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即有两个以上外口及疾管有分支,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为高位复杂性肛援)。其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42.
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食管感觉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对食管气囊扩张的机械性刺激和食管滴酸化学性刺激的感觉反应,以明确内脏高敏感在 NERD 中的作用。方法 10例健康对照者、31例经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和内镜诊断为 NERD 的患者参与试验。采用 Synectics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行食管气囊扩张,测定其机械性感觉阈值,以气囊充气容积表示;行食管酸灌注试验测定其化学性感觉阈值,以触发症状时间和酸相关症状积分表示。结果 NERD 患者食管对气囊扩张刺激的初始感知阈值、疼痛阈值分别为(9.6±4.8)ml 和(12.3±3.2)mI,对照组为(1 3.2±7.5)ml 和(21.6±5.7)ml(P<0.01),70.9%的 NERD 患者酸灌注试验阳性(P<0.01),平均症状诱发时间为(4.8±2.1)min,对酸和(或)机械性刺激过敏的 NERD 患者总计占74.2%;对照组仅1例酸灌注试验阳性。结论 NERD 患者对食管机械扩张刺激、酸刺激的感觉阈值均降低,内脏高敏感性在 NERD 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和动力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临床和食管功能检查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74例根据内镜检查、2 4h食管pH和胆汁联合监测的结果分为NERD组 ( 3 6例 )和反流性食管炎 (RE) ( 3 8例 ) ,对其进行一般状况、内镜表现和动力检查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 NERD组的女性发病倾向、合并食管裂孔疝少 ,与RE存在显著差异。两组 2 4h食管pH监测无显著差异 ,但NERD组 2 4h食管胆汁监测的各项指标 :光吸收值 >0 .14时间百分比 ( % )、反流 >5min的次数分别为 8.6± 11.8、3 .0± 3 .8,均显著RE低于相应的 17.1± 2 2 .2、5 .4± 6.0 ,体部收缩波幅则高于RE患者 (P <0 .0 5 )。结论 NERD与RE患者的临床、食管动力特征存在差异 ,RE患者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DGER)发生更频繁 ,相对更为严重 ,提示两者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因反复中、上腹痛1年余,加重伴低热半个月就诊,腹痛于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2013年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提示十二指肠胆管瘘,追问病史述2012年4月曾于本院行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服用抑酸剂症状缓解后未规范治疗。遂至我院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有胆囊切除术史。入院体检:体温37.5℃,皮肤及巩膜无黄染,中上腹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45.
背景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良好的管理可避免心力衰竭加重。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公众认可的心力衰竭管理模式。本课题拟应用心力衰竭清单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旨在为我国探索社区管理模式提供参考。目的 应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并评价此方法的效果,希望通过此研究探索一种简单易行的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模式并可进行推广。方法 选取2016-06-30至2017-06-30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住院且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管理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管理组由全科团队采用心力衰竭清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随访1次/月;对照组不应用心力衰竭清单,由全科团队进行常规门诊管理,随访1次/月,仅记录相关资料但不特别干预。查阅患者电子病例系统收集基线资料。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 共176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管理组89例,对照组87例。管理后,管理组NT-proBNP、心功能分级、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管理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高于管理前,螺内酯使用率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两组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ACEI/ARB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1.2%(10/89)〕低于对照组〔29.9%(26/87)〕(χ2=9.404,P=0.00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8/89)与11.5%(10/87),χ2=0.301,P=0.583〕。结论 全科医生应用心力衰竭清单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提高管理效果,提示心力衰竭清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6.
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发病率高 ,占GERD的 6 0 %~ 70 %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其症状发生机制既有与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相似之处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内脏高敏感性占有重要地位 ,此综述探讨了NERD内脏高敏感性的表现、机制以及应激和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3例,同时选择24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近期的一则新闻,大家恐怕都拜读过:著名笑星赵本山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抢救,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立刻接受了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究竟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害到底有多大,需要怎样去治疗,笔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刘宏毅教授。  相似文献   
49.
<正>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现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用球囊堵闭法制成小型猪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喂养3周后在左前降支置入支架,同时提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注入梗死相关血管。饲养4周后做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狭窄程度。对支架两端血管组织学切片做苏木精-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再狭窄原因。结果实验组8头小型猪中有4头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50%;对照组9头中有4头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为4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提示: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组冠状动脉支架内管腔晚期丢失为1·50±1·45mm,对照组为1·31±1·07mm(P=0·7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中,骨髓单个核干细胞移植不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