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彭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97-4497
目的总结助壮素中毒的抢救与治疗临床经验,提高抢救效率。方法 12例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等治疗,4例危重患者给予呼吸支持。结果 1例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1例救治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同其他中毒一样,洗胃、导泻、对症支持、加速药物排泄等观察治疗是救治成功的保证,出现呼吸衰竭积极给予呼吸支持,大多预后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提高转运成功率。方法对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的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93.7%)安全转运至目的地,死亡1例(6.3%)。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长途转运风险大,技术难度大,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全程严密监护,正确处理险情,可把转运中对患者的危险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 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 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 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 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 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microRNA-374a-5p(miR-374a-5p)水平与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 特征的关系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混合型DVT 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胫前静脉入路溶栓治疗,以患者治疗前miR-374a-5p表达水平中位数为临界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每组40例。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miR-374a-5p表达水平作为参照。比较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栓清除率、静脉通畅度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远期随访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 DVT患者中miR-374a-5p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P?<0.05);高表达组患者年龄、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大于或长于低表达组,有骨科疾病手术史者比例高于低表达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减小,但两组患者大小腿消肿率及患肢静脉通畅度评分、血栓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高表达组PTS发生率为55.0%(22/40),高于低表达组的32.5%(13/40),且高表达组患者PTS严重程度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miR-374a-5p在混合型DVT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且其高低表达者间在年龄、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及骨科疾病手术史方面存在差异,miR-374a-5p高表达会增加患者远期PTS发生率及加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对术前患者4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在术前(包括输血前、产前)进行4种传染性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1年3 678例手术患者的术前4项检测结果,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P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项结果都用酶标分析仪进行判定。结果 HBsAg阳性504例,占13.7%,抗-HCV阳性34例,占0.92%,抗-TPPA阳性79例,占2.15%,抗-HIV阳性3例,占0.08%。结论术前4项感染性标志物检测非常重要,不但能早期发现患者疾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而且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段作用。  相似文献   
46.
耐药与复发是当前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瓶颈,逆转白血病干细胞(LSC)耐药,清除体内残留LSC是治愈白血病的关键。近来研究发现,异常激活的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LSC产生多重耐药的关键机制之一。本文简要叙述HH信号通路介导LSC耐药的机制,为清除体内残留LSC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血清瘦素(Leptin)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RRTI患儿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Leptin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外周血CD4+百分数和CD4+/CD8+比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观察组血清Leptin水平与CD4+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Leptin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儿童RRTI的发病有关,两者的相关性可能参与了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en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CI)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soluble CD40,s CD40)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 CD40L)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AD患者、35例a MCI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血浆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23.3(97.4,149.5)pg/m L]、[102.9(63.6,124.0)pg/m L]和[70.66(51.0,90.8)pg/m L],3组间s CD4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L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537.0(316.0,1134.0)pg/m L]、[316.0(190.0,546.0)pg/m L]和[167.0(107.5,478.0)pg/m L],3组间s CD40L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MCI组血浆s CD40L浓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 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在AD和a MCI患者血浆中异常增高,因此s CD40和s CD40L可作为AD的早期检测指标,并提示CD40-CD40L信号可能参与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严重致死性疾病,其复发或耐药的根源在于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存在,故清除LSCs成为治疗AML的关键。近年来发现一些免疫表型在LSCs上特异表达或者高表达,而在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上不表达或者低表达,这就为特异杀伤LSCs提供了靶点,因此,研究LSCs的免疫表型,有助于识别并杀伤LSCs,从而为彻底治愈白血病提供可能。本文针对近年来LSCs免疫表型在AML治疗及其预后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