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19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则,了解产ESBLs菌的耐药特点。方法:用Vitek仪鉴定,K-B法按NCCL标准筛选,同时观察双纸片协同现象进行记录,然后用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克拉维酸进行确证,WHONET4分析。结果:19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产ESBLs菌49株,且种类较多,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检测试验显示氨曲南和头孢噻肟为本院检测ESBLs最佳指示底物,并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组对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以及单酰胺类抗菌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组。两组细菌对亚胺培南、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较低。结论:产ESBLs菌的感染以及耐药率日益严重,亚胺培南和哌啦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本院内科监护病房的感染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细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60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K-B法.真菌用梅里埃公司API 20C AUX鉴定条和ATB FUNGUS药敏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36.3%,革兰阳性球菌占27.4%,真菌占36.3%.革兰阴性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不一,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高,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毒素B等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性,完善消毒制度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降低感染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比较中国健康汉族人和维吾尔族人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用多重PCR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PCR—RFLP检测GSTP15号外显子105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结果 汉族人与维吾尔族人的GSTM1纯合缺失频率接近。分别为56.1%和53.2%。而汉族人的GSTT1纯合缺失频率(50.0%)较维吾尔族人(26.6%)高。汉族人GSTP1 105I/I、I/V和V/V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7%,35.2%和4.1%;维吾尔族人分别为51.3%,40.2%and 8.4%。结论 维吾尔族人与汉族人,除GSTM1外,GSTT1与GSTP1突变基因型频率存在明显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血培养标本中真菌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临床真菌血流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真菌病监测网监测单位上报数据中血培养标本分离真菌的患者临床资料、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广东省共分离真菌3 589株,以念珠菌属为主(86.5%,3 105/3 589)。构成比排前3位的菌株分别是白念珠菌(36.6%,1 315/3 589)、热带念珠菌(17.4%,626/3 589)及近平滑念珠菌(14.5%,520/3 589)。菌株的科室来源以ICU最多,占42.1%(1 512/3 589)。其中ICU、普通外科、器官移植科及急诊科中白念珠菌的构成比为40.0%~50.0%。血液内科以热带念珠菌为主(60.0%,144/240),感染科以新型隐球菌(35.4%,69/195)和马尔尼菲篮状菌(35.9%,70/195)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未发现两性霉素B非野生型的念珠菌菌株;常见念珠菌对于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耐药率为0.0~4.2%。热带念珠菌对于氟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42.3...  相似文献   
45.
质粒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qnr基因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株共200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6株。PCR方法筛查基因,琼脂稀释法测MIC,质粒结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通用引物扩增各组基因及测序。结果200株细菌中筛查到带qnr基因的菌株共2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1株),均对环丙沙星敏感。进一步确证实验中证实2菌株都含qnr基因。2菌株经结合实验后在选择平板上都有菌生长,而且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30倍以上的的提高。2株菌均有gyrA Ser83→Tyr突变,产酸克雷伯菌株有parC Ser80→Ile突变。2株菌质粒PCR扩增的qnr产物测序结果与NCBI中qnr基因比对吻合率达100%。结论华南地区已有质粒介导的耐喹诺酮类菌株存在,它们能够跨种属转移,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医院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6月-2012年3月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主要通过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及其插入序列和β-内酰胺酶的基因.结果 71株菌株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0%;71株菌株均产blaOXA-23碳青霉烯酶,38株blaOXA-23插入序列ISAbal阳性;22株blaAmpC; 34株blaTEM,3株blaCTX-8,2株blaCTX-9基因均阳性.结论 产OXA-23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的消毒隔离制度,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47.
48.
2006年中国七家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6年6-12月全国7家教学医院分离的非重复革兰阳件菌674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100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和青霉素中介的肺炎链球菌(PISP)分别占1%和19%.所有肺炎链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7%和98%;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和氯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96%、87%和73%;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全部对头孢丙烯和头孢克罗的敏感率分别为62.0%和55.7%,而PISP和PRSP对这2种抗菌药物均耐药;所有肺炎链球菌埘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噁)唑(TMPCo)和四环素的敏感率均小于3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SCON)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48%(33%~84%)和81%(69%~9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TMPCo、氯霉素和利福平敏感率分别为72%、66%和45%;对大环内脂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率低于18%.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6%(30%~86%)和80%(50%~1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但在杭州发现对该2种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屎肠球菌.除氯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屎肠球菌.结论 各地区革兰阳件耐药性有所差异,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2005年本项目的 监测结果有所升高.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仍保持很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9.
黄汉  廖康  王海英  罗兰  曾燕 《新医学》2005,36(11):636-638
目的:了解内科ICU致病菌的菌群变迁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从内科ICU送检标本检测出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内科ICU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4.2%;革兰阳性球菌占45.8%.占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标本的类型以痰和支气管吸出物为主,占83.2%(427/513),其余依次为血液、脓性分泌物、静脉插管尖端等.其中,2001~2003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铜绿假单胞菌居其次,2004年则刚好相反.2001~2004年间的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仅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小于17%),革兰阳性球菌时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见耐药株.2001~2004年的连续观察显示,内科ICU致病菌的耐药率高.加强监测ICU的菌群及其耐药性,对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减少耐药菌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2005~2007年检出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检出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2007年从住院病人分离出的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其分布情况。菌株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用V1TEK-2配套的GNS药敏卡测定。结果3年间共分离不动杆菌446株,其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分离出395株,占不动杆菌总数的88.6%,其次为鲁氏不动杆菌29株(6.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75.8%),其次为血液感染(4.3%)。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低,均〈20%。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不动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