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9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3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1314篇
内科学   13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22篇
特种医学   6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02篇
综合类   1853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702篇
  5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闫纯英  许端敏  张钰  林吉进 《临床荟萃》2003,18(23):1334-1336
目的 评价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1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造影前行ECG检查,测ST—T;行UCG检查,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充盈峰(E)、舒张晚期充盈峰(A)、E/A比值。结果 ECG与UCG诊断冠心病敏感性分别为90.3%,98.6%,特异性分别为20.8%,11.1%。结论 ECG、UCG对冠心病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且无创、费用低,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直接冠状面CT在腹盆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50例腹盆部CT常规横断面扫描加冠状面重建及直接冠状面扫描,比较观察各种方法和体位显示的信息。结果:冠状面直接扫描显示系同一时间图像,连贯性好,呼吸影响少,分辨率高。结论:腹盆部直接冠状面CT对长管状解剖结构能更好地显示病变部位,更全面地观察病变全貌和上下关系,便于临床医师观察并和造影片对照,对尚无MR设备单位尤其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72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拓宽临床诊断思路,减少冠心病误诊率。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氯化钾、心得安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正常者5例,左心室肥大伴劳损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房、室性早搏8例,心房颤动8例,前壁、下壁心肌梗塞各1例。原发性ST段改变17例,原发性T波倒置、低平26例,ST-T联合改变11例。氯化钾试验阳性者16例,心得安试验阳性者3例。72例患者中有19例为功能性ST-T改变。结论:心律失常、ST-T改变不应成为冠心病特异的诊断依据,无条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基层医院,应除外其他疾病后,再慎重诊断冠心病,减少其误诊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各类颧骨复合体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将8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分别应用改良冠状切口(42例)与传统切口(45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比分析改良冠状切口的优越性、可能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改良组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6个月,面部瘢痕不明显,开口度恢复理想,咬合关系正常,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低,无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障碍。传统组中,2例术后第5天出现创区感染,切口延期愈合,术后肿胀反应明显;4例患者术后3月时仍存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秃发率及颞部凹陷率较高。结论:改良冠状切口较传统切口具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好、复位精确、美观效果好、面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obb角<80°,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矫形,固定融合上端椎在T4或T4以下,随访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排除翻修手术和截骨手术患者。术前根据Lenke分型判断上胸弯是否为结构性,分成结构性上胸弯组和非结构性上胸弯组,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外观肩部平衡以及影像学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14.4岁,随访时间24~62个月,平均36.4个月,其中结构性上胸弯组17例,非结构性上胸弯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上胸弯均能自发性矫正,末次随访时,上胸弯Cobb角平均由27.9°减小至19.4°,T1倾斜角由-0.21°增加至4.7°,第一肋倾斜角(FRT)由0.4°增加至3.7°,锁骨角(CA)由-1.5°增加至0.8°,双肩高度差(CSH)由-13.0mm增加至5.2mm,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倾斜角的改变(术后T1倾斜角-术前T1倾斜角)与CSH变化(术后CSH-术前CSH)有较强相关性(r=0.624,P=0.000),术后主胸弯的矫正率和FRT与CSH变化为中等程度相关(r=0.437,0.345,P=0.007,0.006),术前主胸弯Cobb角与CSH变化为弱相关(r=0.262,P=0.040)。上胸弯Cobb角及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T1倾斜角等参数与CSH变化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上胸弯在主胸弯矫正以后均有自发性矫正现象,但T1倾斜角、第一肋倾斜角和双肩高度差均会增加。右胸弯患者左肩被抬高的程度与T1倾斜角增加的程度、主胸弯的矫正率及术后第一肋倾斜角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更好的理解老年人在行走时躯干冠状面的稳定性,及其与跌倒风险的联系。方法:12例健康老年人和12例健康年轻人在步行机上分别以1.0km/h、2.0km/h、3.0km/h、4.0km/h、5.0km/h 5个步速行走以观测他们的躯干运动。在确定步宽、步幅时间、局部动态稳定性和躯干冠状面运动幅度的同时,测量身体重心(centre of mass,Co M)投影到足部放置位置的距离(d Co M)和躯干运动与足跟着地时间的时序差别(d Time)。另外,测量髋最大外展肌力,受试者自述过去一年中跌倒次数。结果:老年人的髋外展肌力(1.0±0.05)N/kg比年轻人小,躯干局部动态稳定性降低,步宽(0.18±0.08)m增大,步幅(1.20±0.25)s减小,此外,老年人的d Co M(0.11±0.05)m比年轻人大,而d Time(0.42±0.13)s比年轻人短。老年人的髋外展肌力、步宽、步幅时间、d Co M、d Time均和跌倒次数相关联。结论:老年人在行走时步宽更大,步幅时间更短,而且d Co M也比年轻人大,这可能是为了稳定冠状面的平衡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老年人髋外展肌肌力降低,使d Time缩短,损害了冠状面的平衡,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肘关节是一个具有三维复杂结构的关节,僵硬的肘关节是难以忍受的,而不稳定的肘关节对于患者来说,则是灾难性的。虽然临床上会出现许多复杂的肘关节周围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但是肱尺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尺骨冠状突(以下简称“冠状突”)骨折和桡骨头骨折,即所谓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以下简称“恐怖三联征”),以创伤机制复杂、诊治困难、临床预后差而闻名。这种损伤意味着骨结构的破坏和软组织的失衡,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63岁,主因头晕3周,发现心电图不正常4天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55/90 mm Hg(1 mm Hg=0.133kPa),神情语利,双肺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A2>P2,腹膨隆,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门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示:大脑左侧中动脉轻度狭窄,血流增快;左侧椎动脉轻度狭窄,血流增快.门诊心脏彩色超声: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幅度及协调性尚可,二、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1%.  相似文献   
49.
64层螺旋CT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评价冠状窦(CS)的可行性,并观察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窦口(CSO)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将24例经CTA证实无心脏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和24例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主要评价CS的图像质量、长度、CSO的直径和横截面积、冠状窦瓣的显示率,并比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SO大小有无差异。结果所有患者CS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达3分,并均有较高的对比噪声比(CNR),心功能正常组CS平均长度(34.3±16.3)mm,与心功能不全组无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不全组的CSO上下径和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CS,并能够对CSO的大小进行精确测量;心功能不全患者的CSO扩张,其上下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心功能正常组。  相似文献   
50.
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普遍认为新生内膜增生是引起再狭窄的主要发生机制,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迁移、过度增殖和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是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左旋精氨酸、壳多糖、卡托普利、光动力学治疗、基因治疗是西医针对内膜增生机制防治再狭窄的措施。认为中医药防治再狭窄是可行的并主要应从几方面着手:走主要针对内膜增生机制防治再狭窄的路;走主要针对血管重构机制防治再狭窄的路;走同时针对内膜增生及血管重构机制防治再狭窄的路;走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的路;走有效部位群有效成分或单体的路;走针灸与缺血预适应结合的路,等等。指出任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高新技术,从中药方剂中将其药效部分、药效成分加以提取、分离、鉴定,并做成相应的现代剂型,实现从中药复方到复方中药的过程均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