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 Ⅰ)在体外神经元表达的情况,及其对高糖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大鼠IGF Ⅰ基因克隆到pSNAV2.0质粒上,构建包含重组质粒pSNAV2.0-IGF Ⅰ的杂合型重组AAV载体rAAV2/1-IGF Ⅰ.将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正常组(A组)、无血清组(B组)、无血清高糖组(C组),无血清高糖+rAAV2/1-IGF Ⅰ组(D组),其中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C组用含100mmol/L D-葡萄糖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D组则先用rAAV2/1-IGF Ⅰ病毒载体感染后再用含100 mmol/LD-葡萄糖的无血清培养基处理.干预24 h后应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各组IGF 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rAAV2/1-IGF Ⅰ感染后对高糖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rAAV2/1-IGF Ⅰ重组AAV载体.感染SH-SY5Y细胞后,RT-PCR显示SH-SY5Y能表达大鼠IGF Ⅰ基因;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发现D组IGF Ⅰ蛋白的表达水平(0.44±0.04)显著高于其他3组(A组0.29±0.02,B组0.17+0.02,C组0.08±0.02,均P<0.05).rAAV2/1-IGF Ⅰ能明显降低高糖诱导细胞捌亡的凋亡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总凋亡率分别为A组(2.71±1.03)%,B组(9.17±1.72)%,C组(25.63±1.81)%,D组(14.50±2.2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AnnexinV-FITC~+/PI~+的早期凋亡细胞加上AnnexinV-FITC~+/PI~+的晚期凋亡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A组为(5.01±1.17)%,B组为(9.87±1.38)%,C组为(27.56±2.25)%,D组为(17.34±2.0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2/1-IGF Ⅰ感染体外神经元SH-SY5Y细胞能显著表达IGF Ⅰ蛋白,并有效地降低高糖对神经元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微创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对60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微创技术治疗,其中32例先行输尿管置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依据病情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等微创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输尿管镜取石术组结石取净率98%,经皮肾镜取石术组结石取净率9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14d复查,血Cr由265~1142μ,mol/L降至68~352μmol/L。术后1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者52例,8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利用微创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理想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单次腹腔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SD大鼠1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结果建模3 d后测血糖均高于16.7 mmol/L。持续观察8周,血糖值始终在建模初期高血糖水平上波动,未见转复,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胰腺HE染色符合糖尿病动物的病理学变化。结论采用腹腔单次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具有建模方法简便、用药量小,药物毒性低,胰岛B细胞损害特异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4.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寻找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4月至8月,应用M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78例(219次手术)。以可能影响术中出血量的患者因素(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肾脏既往手术史、肾实质厚度、肾积水程度及结石表面积)和手术相关因素(肾盏人路、总穿刺次数、穿刺针流出液体是否血性液、扩张通道大小、通道数目、手术时间、术中操作因素引起的并发症、分期手术)为自变量,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失血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术中出血量的主要因素。结果178例(219次手术)患者手术均成功。采用单通道取石177例次,多通道取石42例次,双侧手术13例。手术平均出血量(201.7±145.2)ml,单通道手术平均出血量(191.8±139.6)ml,多通道(244.9±162.2) ml。多因素回归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操作并发症(P=0.000)、肾实质厚度(P=0.000)、分期手术(P=0.000)、通道数目(P=0.001)、手术时间(P=0.019)、肾积水程度(P=0.033)及结石表面积(P=0.044)对失血量有明显影响。结论术中出现操作并发症、肾实质肥厚、多通道取石、手术时间过长及结石体积较大都能显著增加失血量,分期手术可减少失血量。避免术中操作并发症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对大体积结石或出现操作并发症的患者选择分期手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5.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我省从1996年4月1日起,凡安徽省境内出生的人口,统一使用依法制作的《出生医学证明》,原使用的其它有关出生人口的医学证明书一律废止。三年来,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解《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管理情况,我...  相似文献   
46.
经后中组肾盏径路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目的:评价经后中组肾盏径路行微创经皮肾取石(MPCNL)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从2002年6月-2004年7月采用经后中组肾盏径路行MPCNL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52例。结果: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6.18%(131/152例,包括一期多次取石)。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达65.28%。仅15例(9.87%)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6例(3.95%)需要重建另一通道再行MPCNL治疗。结论:经后中组肾盏径路行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高效,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残留结石可联合ESWL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7.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胸膜损伤并发液、气胸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胸膜损伤导致液、气胸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术后出现液、气胸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经验.结果 9例患者经采用斜坡卧位、胸腔穿刺引流气体、吸氧、抗感染等治疗后,临床症状能够在24 h内消失或改善,3 d内这一并发症可以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胸膜损伤导致的液、气胸,经及时治疗可以短期治愈.采取一定措施可以预防或减轻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手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1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20例。ESWL治疗5例中,1个月后结石排净率为80%(4/5),1例发生输尿管石街。采用URL取净结石.URL治疗10例,同时应用输尿管内切开治疗3例。结石完全清除8例,2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上镜失败,其中1例改为MPCNL术,手术成功:另1例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后行ESWL,术后结石排出。MPCNL治疗20例,结石清除率90%(18/20);2例术后残石患者中,1例应用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后结石完全清除。另1例肾下盏残石未予处理。所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无输尿管损伤,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27例肾积水患者例行B超随访,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失访6例,患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无改善3例.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 71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 ,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 4 5min ,一期结石清除率为 97.2 % (6 7 71) ,术后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 .5 6± 0 .5 4 )g L ,无输血病例 ,术后 3d内体温超过 38.5℃ 4例。 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原因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迟发出血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4年7月3812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术后迟发出血12例,男11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对出血原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PCNL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为0.31%(12/3812),迟发出血平均时间为术后10 d,肾动脉造影显示7例为肾穿刺扩张通道小动脉损伤(动脉瘤形成),5例为动静脉瘘.12例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血尿消失,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MPCNL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PCNL,出血原因大部分为穿刺通道的小动脉损伤,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