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差异。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分析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24种无机元素;数据处理用SIMCAP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成分得分图显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差异明显,通过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10种无机元素,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10种差异无机元素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结论揭示野生与栽培何首乌中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为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用GC-MS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数据经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1.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样品能较为明显的分开;初步筛选并鉴定出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20种差异显著的化学成分,其中11种共有的差异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为揭示硫磺熏蒸对太子参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分析不同采收时间江苏地产太子参代谢产物的动态积累变化。方法 采用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定,结合Mass数据等对总离子流图主要分子离子峰进行归属,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HPLC法测定太子参中指标性成分(主要代谢差异标志物)环肽A、B的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12种化合物。主成分得分图显示,不同采收时间太子参样本能较明显地分开;通过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10种标志物,且这10种标志物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太子参环肽A(HA)和环肽B(HB)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含量较高。结论 为揭示不同采收时间太子参中代谢物积累动态规律及确定其药材合理采收期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外周血与淋巴结针吸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及两者的一致性,探讨外周血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RMS法检测105例NSCLC患者淋巴结针吸标本及其配对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外周血和淋巴结针吸标本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05例外周血中检出45例突变(突变率为42.86%),淋巴结针吸标本中检出50例突变(突变率为47.62%),两者一致性为83.81%(8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674,P0.001)。外周血标本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直径无关(P0.05);淋巴结针吸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性别、是否吸烟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淋巴结直径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与淋巴结针吸标本EGFR基因突变一致性较高,在无法获得组织及细胞学标本时可以检测外周血EGFR基因状态,为NSCLC患者提供临床诊疗帮助。  相似文献   
36.
白媛  马阳  刘艳妮 《四川中医》2020,38(6):200-202
目的:观察中药败酱草清洗提升新生儿脓疱疹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效果。方法:研究纳入86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均由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3例)在常规基础上联合中药败酱草清洗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患儿护理质量评分、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积分改善,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各组患儿GQOLI-74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儿GQOLI-74评分改善,观察组患儿GQOLI-7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结论:中药败酱草清洗干预可显著提升新生儿脓疱疹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护理质量,患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6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6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术中出现结石移位,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32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手术(RIRS)36例,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32例行MPCNL,碎石成功率93.8%,36例行RIRS,碎石成功率100%。RIRS组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输血、输尿管穿孔等,随访3~6个月,未出现大出血、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脏后,同期RIRS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38.
前列腺癌是欧美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病[1].在欧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199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71人/10万男性人口,2000年为4.55人/10万男性人口[2,3].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川芎-丹参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收集到川芎和丹参的成分,并与Gene Cards、OMIM、NCBI Gene数据库搜索CCVD的靶点取交集,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关键靶点间蛋白相互作用,利用Cytoscape3.7.1软件进行可视化,用DAVID数据库对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对潜在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相对抑制率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对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川芎-丹参药对有效成分49个和中药-疾病靶标78个,核心靶点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C-jun(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75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90条与CCVD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其中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芎-丹参药对核心成分与CCVD关键靶点亲和力良好。体外验证实验表明川芎、丹参能有效提高HCM细胞的存活率,减少H/R损伤后LDH释放,并抑制HCM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结论:该研究预测了川芎-丹参药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樟芝子实体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并用显微化学反应法对多糖及三萜类成分进行组织定位。结果:描述了樟芝子实体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行为,确定了多糖、三萜类成分在组织构造中的存在部位。结论:本研究可为樟芝的生药鉴定、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