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FCM检测 4 7例ITP、4 9例非ITP病人、2 0例健康志愿者的PAIgG荧光强度 (MFI)、7例ITP病人激素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量和PAIgG荧光强度。结果 FCM检测ITP患者PAIgG阳性率 85 1% ,平均荧光强度 5 8 0 8± 2 5 78;正常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 17 0 4± 4 30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非ITP组中 ,SLE和再障的阳性率最高。 7例ITP患者在激素治疗后PAIgG的荧光强度均下降 ,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结论  (1)FCM检测ITP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特点 ,但特异性欠佳 ;(2 )FCM可以作为ITP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2.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白血病分型诊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主张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的方法进行多色分析,容易将恶性克隆细胞与正常细胞群相区别,使白血病分型更为准确,并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作应用FCM对70例初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进行免疫分型,发现多种抗原异常表达,并试用不同的抗体组合对其中18例缓解后的患进行微小残留病(MRD)的追踪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抗原的异常表达。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76例初诊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76例ALL中B系ALL70例占92.1%,T-ALL占6例。70例B系ALL中CD45-或CD45±表达占75.5%,显示该白血病细胞具有异质性;CD38弱表达占60%,CD10强表达占40%;B系ALL表达髓系抗原以CD33最高达25.7%,CD13次之达24.2%,CD15和CD11b较少见,分别占5.7%和1.4%。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中抗原异常表达,不但在初诊时有助于白血病克隆的识别、门的设定、白血病细胞数的定量,而且能在形态学缓解后作MRD检测,为白血病复发监测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对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离体分离、培养、增殖成年大鼠MSCs。采用6 MV X线对8~10周龄雌性SD大鼠做全脑照射,照射剂量20 Gy。照后1周采用尾静脉注射Hoechst33342荧光标记的MSCs(4×10~6),注射后4、8周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脑内Hoechst33342标记细胞及分化的功能细胞。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P<0.01),静脉注射后4、8周,照射组大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静脉注射MSCs可显著改善全脑照射大鼠认知功能,MSCs可在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存活和分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初步探讨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20名正常人、20例初治MM患者、36例治疗后的MM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MM患者血浆IL-6水平[(17.14±5.54) n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24±2.86)ng·L~(-1),P<0.01],特别在初始组血浆IL-6水平最高[(22.26±4.53)ng·L~(-1)];②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含量[(16.32±3.32)ng·L~(-1)]较初始组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沙立度胺 联合化疗组MM患者血浆IL-6水平[(12.48±3.13)ng·L~(-1)]最低,较初治组及联合化疗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沙立度胺可能存在下调IL-6的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起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骨髓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1月台州医院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6例 SFTS 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和临床资料。结果6例 SFTS 患者骨髓涂片中淋巴样和单核样组织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比例为0.02~0.23,且均伴有噬血现象。其中2例符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诊断标准,4例为 HLH 高度疑似患者。结论 SFTS 疾病进展很可能与新布尼亚病毒继发的HLH 密切相关,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 SFTS 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7.
成人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活化和活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用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探讨其与成人急性白血病出血、浸润的关系,利用FCM检测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诊期、缓解期(CR1)和持续长期缓解期(CCR)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PAC-1的表达变化,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健康组比较ADP激活前,A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ADP激活后,AL组CD62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AC1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CR1组PAC1表达仍低于对照组(P<0.001),CD62P无差异;CCR组PAC1、CD62P无差异。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AL比较,血小板ADP激活前两组CD62P和PAC1无显著性差异;激活后伴有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AC1表达低于无巨核细胞恶性病变组(P<0.001)。结论:①A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存在较高水平的活化,提示血小板活化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广泛的浸润、出血的原因之一。②AL初发时血小板减少,同时伴有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骨髓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导致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38.
天花粉蛋白诱导NB4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NIM细胞的凋亡及增长抑制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B4细胞经TCS诱导后细胞膜联蛋白V(annexin V)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ψm)的改变:用MTT比色法测定TCS对NB4细胞的增长抑制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做细胞凋亡DNA分析。结果表明:小TCS对NB4细胞具有明显的增长抑制作用,并随TCS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现象愈加显著;②NB4细胞经TCS诱导后,annexin V呈阳性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阳性率进一步升高;③线粒体△ψm随着凋亡细胞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④DNA电泳呈梯状条带,表明TCS对NB4细胞确实存在诱导凋亡作用。结论:天花粉蛋白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NB4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为今后TCS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PTENmRNA表达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关系,以期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1i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系K562、Jurkat、HL-60及21名健康对照者和68例AL患者PTENmRNA表达情况。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Jurkat、HL-60细胞和AL患者p-Akt水平。结果(1)21名健康对照者PTENmRNA阳性18名,占85.70%。K562细胞PTENmRNA阳性,Jurkat、HL-60细胞阴性。68例AL中PTENmRNA阳性18例,占26.47%,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3.38,P〈0.01);31例AL缓解患者PTENmRNA阳性21例,与AL初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5.19,P均〈0.01)。AL各亚型PTE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1名健康对照者p-Akt中位数1.57%。K562、Jurkat细胞p-Akt高表达,HL-60细胞低表达。68例AL患者p-Akt中位数25.47%,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L患者FYENmRNA表达缺失率与p-Akt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Х^2=0.73,P〈0.01)。结论AL患者PTENmRNA表达缺失是导致p-Akt高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PTEN基因表达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MDS演进、高风险转归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Jurkat,65例MDS患者骨髓细胞PTENmRNA表达情况。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HL-60细胞和3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p-Akt水平。并以21份正常人骨髓标本为健康对照。结果 ①PTEN基因阳性对照K562细胞呈阳性表达,阴性对照Jurkat细胞无表达。65例MDS患者中有27例表达阳性,阳性率41.5%,与健康对照组(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EB(39.1%)、RAEB—t(27.8%)和MDS—AML(12.5%)PTEN阳性率均低于RA/RARS(75.O%)组,各亚型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阳性对照Jurkat细胞高表达p-Akt(86.9%),阴性对照HL-60细胞p-Akt阴性。30例MDS患者p-Akt水平升高(1.35%~58.23%),与健康组(0.54%~2.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原始细胞比例增高p-Akt水平升高。MDS患者PTEN基因表达缺失率与p-Akt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结论 MDS患者PTEN基因表达缺失是导致p-Akt高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可能加速MDS病程进展及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