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加入不同剂量的西红花苷培养12h后,再加入50μg·mL-1的Ox-LDL继续培养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测定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西红花苷(10,10-7,10-6mol·L-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DH活性及外漏(P<0 01),提高细胞内NOS的活性(P<0.01),使细胞分泌的NO含量升高(P<0.01);西红花苷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结论:西红花苷对Ox-LDL致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化学修饰大肠杆菌重组L 门冬酰胺酶 (L ASP) ,考察经过修饰的酶的稳定性。方法N 羟基琥珀酰亚胺 (NHS)活化酯法活化mPEG ,生成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琥珀酸亚胺酯 (SS mPEG)按不同摩尔比例与L ASP偶联 ,确定适合的反应时间和反应pH值。通过聚乙二醇化学修饰后的酶 (L ASP PEG) ,酶活力和纯度通过奈氏法和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L ASP PEG相对分子质量并考察了L ASP PEG体外稳定性等。结果SDS PAGE显示mPEG已经偶联到L ASP分子上 ,以两者摩尔比 1 0∶1为最佳 ,反应pH条件为 8.5 ,获得的L ASP PEG平均比活单位为 6 4 .8IU/mg ,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1 80 0 ,体外稳定性高于L ASP。结论此实验确定了mPEG化学修饰L ASP最佳反应条件为 2 5℃反应 30min ,两者投料摩尔比为 1 0∶1 ,获得的L ASP PEG比L ASP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33.
木犀草素对博莱霉素引起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清  钱之玉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116-1119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木犀草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的肺重量指数、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木犀草素在20,40和80mg·kg~(-1)剂量下连续灌胃给药21d,对模型大鼠的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组织形态也有明显改善,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木犀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祥春  钱之玉 《药学学报》2004,39(3):172-175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狭窄术致心肌肥厚,采用试剂盒测定Na+-K+ ATPase和Ca2+-Mg2+ ATPase的活力及羟脯氨酸的含量,SDS-PAGE检测MMPs的活力。结果 模型组ATPase活性降低更加明显,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MMPs活力明显增强。西红花酸能显著提高心肌组织的ATPase活力,降低胶原的含量,抑制MMPs的活力。结论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抑制MMPs的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沈祥春  钱之玉  陈琦  王雅娟 《药学学报》2004,39(10):787-791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1 μmol·L-1 NE损伤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LDH、心肌细胞ATPase、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MSDH)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西红花酸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增加,心肌细胞MSDH和ATPase的活力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西红花酸明显降低培养上清液LDH增加,提高MSDH和ATPase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对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西红花酸对NE所致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番红花酸为天然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抗AS作用机制未明。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番红花酸(0.1、1、10μmol·L-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0.1μmol·L-1)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并观察番红花酸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番红花酸可明显减少AngⅡ诱导的VCAM-1表达及单核-内皮细胞黏附(P<0.05,P<0.01),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NF-κB活化水平(P<0.05,P<0.01)。番红花酸还可明显增强内皮细胞总抗氧化能力(P<0.0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P<0.01)。这些结果提示,番红花酸可有效抑制VCAM-1表达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其机制可能与番红花酸增强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内ROS水平,进而抑制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8.
西红花苷调血脂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的调脂作用。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复制的大鼠、兔、鹌鹑高脂血症模型及高脂血症患者,测定西红花苷给药后血脂的变化。结果:西红花苷有效防治大鼠、鹌鹑高脂血症的形成,对脂质紊乱的家兔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采用双盲对照的240例患者中,降低TC总有效率为76.92%,降低TG总有效率为67.92%,升高HDL—C总有效率为57.78%,对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2.95%。结论:西红花苷具有显著的调血脂作用,血脉清片为高脂血症患者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39.
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温孵培养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观察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20 mg·L-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72 h后,细胞内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65.97%,形成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西红花酸后,西红花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堆积(P<0.01).结论:西红花酸能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这提示西红花酸能减少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堆积可能是西红花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近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受损后发生的一种炎症过程,一些已上市或在研的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亦被发现具有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对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相关药物的研发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