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总结了1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经验。根据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注重体位管理、引流管的管理、凝血功能的观察及失语的护理,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杜绝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本组临床治愈率达96.2%,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在该院随机选取137例健康者及148例冠心病患者,并对血清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Lp(a)、载脂蛋白Apo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而年龄、性别,ApoA1、ApoB、ApoA1/ApoB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Lp(a)、ApoE、hs-CRP是CH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CH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3.
脑室引流是将引流管置入脑室内,引流出脑室内的脑脊液、血性液,减轻其对脑室的刺激,以降低颅内压,减轻症状。腰大池引流是通过放出脑脊液、注入药物,从而改变脑脊液成分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两者均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临床无统一的固定引流袋装置,常以悬挂式为主,用挂钩挂于床边或用绳子系在床边,存在很多弊端:①不安全,容易脱落;②易污染,造成逆行感染;③变换体位时操作不便;④影响病房设施整齐划一;⑤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为此,我们设计了可控式升降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249440.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颅眶穿通伤是一种复杂性损伤, 常有颅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并同时有视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此类患者治疗较为复杂,常需要眼科和神经外科联合在全麻下行开颅、开眶手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成熟,颅眶穿通伤的救治成功率正不断提高,同时也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国内外这方面的报道非常有限,国外文献也多限于病例报道[1-7]。我院2008年1月一2012年4月共收治颅眶穿通伤患者11例,经积极早期抢救与处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其中护理的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指受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硬膜下积血,发病率占硬膜下血肿的25%,多因轻微头部外伤致桥静脉断裂慢性出血所致,约75%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约占42.8%~44.4%。由于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蛛网膜下腔相对较大,头部外伤时脑在颅腔内的活动幅度较大,脑表面的桥静脉易撕裂引起缓慢出血所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及功能障碍三大主症,严重者可致脑组织受压、移位、脑疝形成,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特点,并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在武汉地区的分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3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分析患者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盒多态性。结果 研究检测的230例肿瘤患者中,TA6/TA6野生型198例(86.1%),TA6/TA7杂合型29例(12.6%),TA7/TA7变异型3例(1.3%)。结论 武汉地区恶性肿瘤患者UGT1A1基因TA6/TA6野生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下调蛋白磷酸酯酶2A(PP2A)活性对胎鼠海马神经元轴突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采用PP2A抑制剂OA下调PP2A活性,最后采用荧光双标检测PP2A对神经元轴突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培养至72h时神经元轴突已经形成,而OA处理后的神经元轴突生长明显受到抑制;OA处理后的神经元轴突长度分别为对照组(DMSO)的47%,单个神经元的平均轴突数目也从正常1.1/neuron下降到0.6/neuron。结论下调PP2A活性能抑制原代海马神经元轴突生成,提示PP2A在海马神经元轴突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了解目前本院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原因和残疾程度现状,探讨相关因素对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法收集影响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然后从受伤原因、是否昏迷、受伤部位保护、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等方面,设计《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对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 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07例(41.2%),坠落伤69例(26.5%),砸伤60例(23.1%),体育伤6例(2.3%),其他18例(6.9%);脊髓损伤程度与损伤水平为:完全性截瘫41.15%,完全性四肢瘫25.38%,不完全性四肢瘫18.08%,不完全性截瘫15.39%。受伤原因在损伤程度和损伤水平各自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水平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否昏迷、运送过程中对受伤部位的保护、二次运送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场保护情况、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的因素可能既与受伤原因直接有关,也与伤后不能对受伤脊柱脊髓进行有效保护、早期二次运送救治比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40.
水电解质紊乱在颅脑损伤中非常多见,最常见的有尿崩症(DI)、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因为临床症状的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非常罕见,因其临床特征复杂、诊断困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临床监测不易,故国内报道少见.现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04.01 - 2010.10.31收治的6例颅脑损伤后DI合并CSWS患者的临床监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