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通过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初步探讨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轴位分布特点及其与脑梗死灶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DSA、颅脑MRI及基底动脉高分辨MRI检查。根据DSA对所有患者的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进行分组,颅脑MRI对脑内的缺血软化灶进行统计。统计基底动脉管腔最狭窄的层面斑块在4个90o扇形角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斑块分布特点,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存在缺血病变的斑块分布。结果:轻度及中度基底动脉管腔狭窄的患者有12例,斑块分布以左侧和腹侧者为主,而重度管腔狭窄者有8例,斑块分布差异不明显。椎基底动脉供血区MRI异常的患者有9例,斑块出现在腹侧最多。结论:轻度及中度管腔狭窄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以左侧和腹侧为主;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存在缺血梗死灶者的基底动脉斑块较多分布在腹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脂核、出血、钙化显示能力,以利于诊断及优化序列。方法使用3.0T MRI扫描仪对35例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统计TOF、T1W、T2W、PDW及CE-T1W对斑块成分-脂核、出血、钙化显示的阳性及阴性例数,随后统计5序列显示斑块成分的阳性例数及阴性例数,并以此为标准,计算各序列显示斑块各种成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结果共发现74个斑块,其中68个斑块纳入分析,57个斑块中存在脂核,出血斑块30个,43个斑块有钙化。对于脂核的显示,以CE-T1W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0.9%和0.944。对于出血的显示以T1W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2.1%和0.911。而TOF显示钙化能力最强,敏感性、特异性及κ值分别为100%、92%和0.936。结论对于脂核的显示,以CE-T1W显示最佳,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T1W与TOF对于判断斑块内出血的存在,与标准有极好的一致性。而TOF能够准确判断斑块表面钙化及较小钙化的存在。TOF、T1W和CE-TIW序列组合能够很好地判断斑块脂核、出血及钙化。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斜矢状位黑血MRI增强扫描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剥脱手术(CEA)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25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6个粥样硬化颈动脉)进行了CEA。术前1周以内,对所有患者预手术侧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及斜矢状位黑血MRI增强扫描(OB-CEMRI)。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DSA及OB-CEMRI图像上评价颈动脉(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最大狭窄部位、斑块破溃情况、最大狭窄程度、斑块累及范围,并将DSA、OB-CEMRI图像与CEA术后斑块病理切片图像进行对照,分别分析DSA和OB-CEMRI在显示上述评价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DSA(κ=0.807)和OB-CEMRI(κ=0.812)在判断颈动脉最大狭窄部位方面与病理图像均有较好的一致性。DSA诊断斑块破溃的敏感性为40.0%、特异性为66.7%,而OB-CEMRI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3.3%。在评价颈动脉管腔最大狭窄度方面,虽然DSA与OB-CEMRI无显著差异([77.33±3.79)%vs(76.02±3.95)%,P=0.648],但与病理图像比较,OB-CEMRI低估了管腔狭窄程度(P=0.008)。OB-CEMRI所显示的斑块累及范围18.96±4.96 mm更接近于病理(18.13±4.57 mm,P=0.506),明显大于DSA所显示的范围(14.80±3.78 mm,P=0.004)。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OB-CEMRI可以较客观地评价粥样硬化颈动脉(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管腔最大狭窄部位、斑块破溃、斑块累及范围,但在评价管腔最大狭窄程度方面不如DSA准确,如果能在CEA术前联合使用OB-CEMRI和DSA对粥样硬化颈动脉进行检查,可为手术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34.
MRI测量颞叶钩回间距在老年痴呆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研究为验证MRI上颞叶间距对于Alzhemier disease(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1.5Tesla GE Sign Horizon或Siemens 1.0Tesla上对476例,其中AD组61例,VascularDementia(VD)组53例,健康老年对照组(heathly conerol,HC)组111例,和其他健康成人对照组(other heathly contr  相似文献   
3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亦称初始化疗或术前化疗)最初是指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之前所进行的辅助化疗,目前己将该治疗扩展至肿瘤较大的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以使肿瘤降期,进而达到保乳手术治疗的目的。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患者中不断推广应用,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准确评价化疗后肿瘤变化的检查方法,本文对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冠状动脉MRA的效率以及心律和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用导航回波触发3DSSFP序列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用自动窗位选择相位排列技术(PAWS)导航回波使膈肌触发采样窗宽为3mm,测量冠状动脉的长度,分析图像质量和心率、心律及呼吸的关系。结果:各冠状动脉主支的长度分别为:右冠状动脉11.6±2.0cm,左主干2.4±0.4cm,左前降支9.0±1.2cm,左回旋支5.0±0.8cm;PAWS的触发效率为37.7%,单次采样耗时6.6±1.0min;图像质量与呼吸方式无关,随着心率增快和心律不规则而降低。结论:PAWS导航回波触发的3DSSFP序列可以很好地控制冠状动脉MRA时的呼吸运动,但是需要提高成像效率以控制心脏运动。  相似文献   
37.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以普通冠状动脉导管造影为参照,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FIESTA)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效能。方法连续33例患者在冠状动脉导管造影检查的3周内接受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检查,将冠状动脉狭窄划分成0%、0%~25%、25%~50%、50%~75%,75%~100%共5个级别,对两者判断的结果逐段进行比较。结果CMRA对区分>50%和<50%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848%和841%,阴性预测值为923%;对区分50%~75%与75%~100%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615%。结论屏气三维FIESTA冠状动脉成像序列对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狭窄的排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更细致的分级受限。  相似文献   
38.
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疗效的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骨肉瘤疗效随访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6例骨肉瘤在HIFU治疗前后的MR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表现与诊断,并与^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静态骨显像对照。结果MRI可正确判断14例骨肉瘤在HIFU治疗后的疗效。HIFU治疗前,16例骨肉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多时相动态扫描各期明显强化^99mTc—MDP骨显像显示瘤灶放射性异常浓聚。HIFU治疗后1~4周,瘤灶在T1WI上呈稍高信号、多时相动态扫描各期无强化、灭活区边缘见1条薄的强化带;^99mTc-MDP骨显像显示瘤灶的放射性异常浓聚消失。HIFU治疗后3~25个月,瘤灶逐渐缩小,T1WI上的信号缓慢下降。结论HIFU是一种有效局部治疗骨肉瘤的方法,MRI能准确评估HIFU治疗骨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骨扫描对比,初步探讨全身MR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探测骨转移灶的可行性.方法 对42名正常志愿者及38例可疑合并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身MR DWI及SPECT骨扫描,并将骨骼系统分为8个区域,分别记录每例患者各区域全身MR DWI和SPECT骨扫描分别显示的病灶数目及各区域阳性病例数,进行每一患者及每一区域的全身MR DWI及骨扫描的对照分析.结果 全身MR DWI阳性病例30例,受累区域69处,共探测出病灶数169处;骨扫描阳性病例29例,受累区域68处,共探测出病灶数156处;全身MR DWI阳性而SPECT骨扫描阴性者2例,SPECT骨扫描阳性而全身MR DWI阴性者1例;SPECT骨扫描阴性而全身MR DWI阳性区域8例,其中,脊柱3例、骨盆2例、股骨3例;骨扫描阳性而全身MRDWI阴性区域7例,其中颅骨4例、肩胛骨2例、胸锁骨1例.结论 全身MR DWI与SPECT骨扫描对检测骨转移病灶有很好的一致性,且两者可互相补充;全身MR DWI还可检测各脏器及淋巴结病灶,适用于肿瘤患者随访.  相似文献   
40.
多发性硬化患者弥散张量成像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灶及脑组织的MR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7例MS患者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查及头颅DTI检查.结果:病灶、病灶周围看似正常的组织(PWM)、看似正常的白质(NAWM)及看似正常的灰质(NAGM)较对照组相应部位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各向异性(FA)值减低.有智能损害的MS患者的NAWM、NAGM的ADC值高于智能正常的患者;而其NAGM的FA值低于智能正常的患者.结论:PWM、NAWM及NAGM组织内存在结构与功能改变,并影响认知功能.DTI有助于发现认知改变的微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