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ICU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6例,咪唑安定组24例;插管前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100mg(1.5mg/kg),咪唑安定组则推注咪唑安定0.2mg/kg,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上述两药改用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镇静分级调整合适的用量。结果:静注后镇静效果达到RamsayⅤ级所需时间:异丙酚组(26±9)s,咪唑安定组(78±1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泵入维持用药期间,多数患者需达到RamsayⅢ级以上方能耐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R、SaO2、PaO2和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异丙酚组当药物滴速>10mg/kg·h时易导致低血压。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异丙酚组(32±11)min,咪唑安定组(58±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小板、白细胞未见异常变化。结论:两药用于ICU危重患者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异丙酚苏醒快,但维持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ALI)病人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与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规律,探讨Ang-1、Ang-2、Tie-2与PCT在ALI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102例为ALI组,同时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ALI组根据病人开始入院到随访28 d结束后生存情况再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病人血清中Ang-1、Ang-2、Tie-2与PCT的前后变化及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EDS)的严重程度及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 ALI组血清Ang-1、Tie-2水平分别为(0.99±0.08)、(0.96±0.08)μg/L,对照组分别为(2.07±0.15)、(1.51±0.31)μg/L,AL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21,P<0.001;t=228.818,P<0.001),ALI组Ang-2、PCT、MEDS评分分别为(18.63±3.03)μg/L、(9.52±1.22)μg/L、(10.59±2.06)分,对照组分别为(1.75±0.22)μg/L、(0.31±0.15)μg/L、(2.97±0.33)分,ALI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29,P<0.001;t=22.545,P<0.001;t=420.623,P<0.001);存活组Ang-1、Tie-2分别为(0.85±0.32)、(1.08±0.64)μg/L,死亡组分别为(0.66±0.07)、(0.61±0.14)μg/L,存活组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1,P<0.001;t=16.515,P<0.001),存活组Ang-2、PCT分别为(0.85±0.32)、(8.20±0.93)μg/L、死亡组分别为(11.01±1.21)、(13.65±3.68)μg/L,存活组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7,P<0.001;t=277.114,P<0.001);存活组病人入院24 h Ang-1、Tie-2分别为(0.85±0.32)、(1.08±0.64)μg/L,治疗28 d后分别为(1.30±0.57)、(1.49±0.57)μg/L,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05,P<0.001;t=10.441,P<0.001),入院24 h Ang-2、PCT分别为(8.30±0.98)、(8.20±0.93)μg/L,治疗28 d后分别为(2.09±1.56)、(4.88±1.64)μg/L,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817,P<0.001;t=8.323,P<0.001)。结论 通过抑制Ang-2、PCT的表达并促进Ang-1、Tie-2表达,可能有利于控制ALI病人的病情,发病时同时检测上述四项对ALI病人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3.
王林华 《现代保健》2011,(14):69-7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痿,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后治愈。结论积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病例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痿,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后治愈.结论 积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病例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方法:ARDS患者行有刨机械通气26例,分为两组:甲组PEEP为8cmH20,乙组PEEP为12cmH2O,同时行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于PiCCO导管放置即刻(0h)、放置后6h、12h...  相似文献   
36.
卢敏教授根据中医病因学理论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膝关节滑膜炎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虚、毒、瘀”三个方面有关,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内多归于脏腑不足、气血亏虚,在外多归于毒邪侵袭、阻滞经脉。故治疗上应以“补虚,祛毒,通络”为要,但需明辨缓急,急性期以祛毒通络为要,缓解期以补虚培元为主,兼顾外治法,以获局部治疗之功,并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处方用药具有祛邪与扶正并举,调气与和血并用的特点,并重视疾病宣教、功能锻炼及愈后防复,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8例,对照组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纳注射液,按说明每周1次,连续5次,治疗结束后1周(总周期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口服桃红四物液50 m L/次,2次/d,连用4周,治疗结束1周(总周期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VAS评分结果:治疗后VA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WOMAC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WOMAC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液治疗KOA在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痛风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8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痛风四妙散加西药,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14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8%,对照组有效率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d治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不但治愈率高,而且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9.
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针刀微骨折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胫骨、肱骨骨不连患者运用小针刀于骨折断端进行剥离,形成新的骨创面,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0例骨不连患者治愈,愈合时间4~6个月,5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初步应用临床疗效满意,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血浆置换(PE)对ICU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肝衰竭治疗前后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肝衰竭36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交替进行,血液灌流每次4~6小时,血浆置换每次2 500~3 000ml,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均完成为一次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肝功5项指标比较:(1)血清总胆红素由308.1±102.3μmol/L下降到160.5±55.9μmol/L(P<0.01);(2)谷丙转氨酶由843±264U/L下降到456±129U/L(P<0.01);(3)谷草转氨酶由725±217U/L下降到390±168U/L(P<0.01);(4)NH3由125.4±9.8μg/dL下降到85.8±12.6μg/dl(P<0.05);(5)凝血酶原时间由38.3±15.2秒下降到23.2±10.6秒(P<0.01)。结论:对危重病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作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代谢毒物,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同时可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