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7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37篇
综合类   321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2篇
  4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胰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胰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胰管狭窄患者,病因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分裂症、胰头癌、胰腺假性囊肿等,分别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行内镜治疗,包括胰管支架置入、气囊扩张、探条扩张以及经内镜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同时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如腹痛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36例分别进行了胰管支架引流术、气囊扩张、探条扩张、EPS和EST,术后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随访1个月~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近期(≤3个月)腹痛缓解率为72.2%(26/36),长期(>3个月)随访显示47.2%(17/36)的患者腹痛缓解无复发,63.9%(23/36)的患者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高淀粉酶血症、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9%(5/36)和5.6%(2/36),均经一般内科治疗于3日内缓解。支架阻塞、支架脱落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24)和4.2%(1/24)。结论 经内镜治疗胰管狭窄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一套体外培养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原代细胞的方法,并尝试进行难治性白血病克隆的鉴定。方法:采用来源于骨髓的基质细胞HS-5作为滋养层细胞与原代白血病细胞进行双相培养,并通过药敏和凋亡检测进行双相培养体系生物动力学评估。结果:双相滋养层培养体系能够耐受细胞毒药物的毒性;8例前B急淋白血病原代细胞标本在基质滋养层支持下离体72 h存活率20.4%~68.3%不等,与无滋养层支持或基质细胞上清液支持的标本相比存活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1例标本的体外生长与有否滋养层支持无关,怀疑为难治性白血病克隆。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滋养层具有一定的体外支持白血病细胞存活的能力,但存在个体差异,与肿瘤细胞本身生物学特征有关;利用双相培养体系可以在体外早期初步鉴别出难治性白血病克隆并早期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深入了解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角色的理解和认识.方法 对12例住院患者和10名家属进行访谈,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及家属认为护士角色包含执行医嘱角色、教育者角色、心理护理角色和照顾者角色.结论 住院患者和家属对于护士角色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优化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努...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EC伴发肠穿孔患儿(NEC伴发肠穿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110例同期收治的NEC未伴发肠穿孔 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NEC伴发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NEC并发败血症(OR=2.557)、凝血功能障碍(OR=4.075)、低钾血症(OR=5.180)是肠穿孔的独立危险 因素(P<0.05),而高胎龄(OR=0.884)为保护因素(P<0.05)。上述3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的预测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特异性和灵敏性分别为79.2%、81.8%。结论: NEC伴发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低钾血症是NEC伴发肠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NEC伴发肠穿孔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中链脂肪酸在头颈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合并淋巴漏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55例头颈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合并乳糜漏患者,对照组25例,实验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引流液,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肠外营养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BMI值、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肠外营养例次、引流液量、颜色与性状、引流管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口服富含中链脂肪酸的全营养素可以提高头颈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合并乳糜漏患者的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减少和改善引流液量、颜色与性状同时并未增加肠道并发症,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总结12例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结石切开取石的经验。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间隙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0例,经腹腔途径取石2例。10例采用3孔法,2例(经腹腔途径)采用4孔法;球囊扩张建立腹膜后间隙,二氧化碳气体充气维持;输尿管结石部位采用冷刀切开,取石后留置双J管并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平均结石长径18.5(12~26)mm,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双侧,6例左侧,4例右侧;平均手术时间86.7(58~136)min,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住院时间5(4~15)d,平均随访时间14(4~23)个月。结石取尽率100%,无输尿管狭窄出现;1例出现尿漏,4d后尿漏停止,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输尿管上段较大嵌顿性结石的处理。  相似文献   
37.
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与经导管动脉栓塞法(TAE)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探讨肝血管瘤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 40例肝血管瘤(CHL)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与介入加手术组(综合组),介入组20例,行TACE 1~5次,平均3.5次;综合组20例,先行TACE 1~4次,平均3.1次,2~4周后行手术治疗.结果综合组与介入组1 a、2 a生存率分别为90%、76%和78.6%、4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L疗效介入加手术治疗优于单纯行TACE治疗,能有效提高生存期,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法,对80例住院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以运动康复意愿为因变量,以希望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意愿得分为(45.9±7.0)分,运动康复意愿的相关因素有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结论护士应该重视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进而提高患者的运动康复意愿,使患者能够坚持进行康复运动。  相似文献   
39.
了解父母亲出生体重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遗传倾向.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37例巨大儿和257例正常体重儿父母的出生体重及孕期情况等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随着母亲和父亲出生体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分别为OR=1.707,95%CI:1.145~2.545;OR=1.979,95%CI:1.306~2.998,巨大儿发生的遗传度为74.48%.巨大儿是胎儿期的肥胖,属多基因遗传.母亲可能通过携带的肥胖基因和宫内的环境,父亲可能主要通过携带的肥胖基因影响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江华  吴钦贞 《山东医药》2003,43(29):48-49
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种多功能的非胶原蛋白,属于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中一些整合蛋白的配体.FN具有粘附功能,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形态,维持器官的整体,并与胚胎发育及多种疾病相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