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1979年Azzopardi提出“乳头状瘤”这一术语应该严格地运用于由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而形成的具有乳头状、树枝状生长模式的乳腺病变。因此,乳腺疾病中所谓的微乳头病变,如微乳头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等,尽管含有“乳头”的名称,由于不具有纤维血管轴心,均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乳头状病变。  相似文献   
33.
近期研究显示小叶上皮内肿瘤(LIN)E钙黏附素表达缺失但高分子量CK可呈阳性。这一发现有助于将很多形态学模糊不定的上皮内肿瘤划分为导管型或小叶型。该研究报道了18例具有经典型LIN形态特征但伴有粉刺型坏死的乳腺LIN。相关病变完全缺乏(〉99%)E钙黏附素表达被作为研究病例的纳入标准。该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85岁(平均61.3岁)。组织学观察:LIN病灶可以广泛或者局限,由不同程度扩张的腺泡构成,其内瘤细胞呈实体性增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uct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是一个新概念。该概念包含乳腺导管上皮增生(IDH)、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AIDH)以及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一系列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由IDH到导管原位癌构成了一个由良性到恶性病变的渐变谱系,进一步则演变为浸润性导管癌(IDC)。导管上皮内瘤变诊断难点主要集中于AIDH同  相似文献   
35.
IL-3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 GM- CSF IL- 4与 IL- 3 IL- 4两种方法培养制备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在形态、产量、免疫表型和抗原摄取能力方面的差异。用 GM- CSF IL- 4和 IL- 3 IL- 4分别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 ,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免疫表型和摄取抗原能力。结果表明 ,IL- 3 IL- 4诱导的 DC产量高 ,细胞纯度好 ,形态上与 GM- CSF IL- 4诱导的DC类似 ;细胞免疫表型显示高表达 MHC 类分子 ,但低表达或不表达 CD80、CD86 ;IL- 3 IL- 4诱导的 DC具有强大的摄取抗原能力。 IL- 3替代 GM- CSF可诱导低表达共刺激分子的耐受型 DC  相似文献   
36.
用PCR技术对淋巴结核进行病原学检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 in amplifying a reparative DNA sequence specific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was identified. A 123-base-pair fragment, specific PCR product, was obtained from all 12 cases of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and 4 out of 10 cases in which tuberculosis was suspected. In the 4 suspected cases, 3 cases showed good results when treated by anti-tuberculosis therapy. The remaining case was lost from follow-up. Comparing acid-fast stain and PCR results, we confirm that PCR method is more powerful and more sensitive than acid-fast stain in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相似文献   
37.
疑难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17)胡颖川步宏杨光华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病理科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少见,多见于成人(平均年龄40岁),主要发生于大、小涎腺及乳腺。肉眼检查肿瘤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光镜下可见三种细胞形态:梭...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46岁。头痛2+月,加重伴呕吐1d,于2002年10月30日急诊入院。体检:右瞳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力5级,感觉无异常。颈阻征、左指鼻试验、左跟膝胫试验均阳性,病理征阴性。皮肤、黏膜无恶性黑色素瘤及既往病史。无先天性巨大色素痣和Ota痣。CT示:右小脑6cm×5cm×5cm圆形高密度病灶;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临床诊断:(1)右小脑占位性质待查;(2)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半小时后患者陷入昏迷,立即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右小脑表面有一球形蓝黑色肿瘤,6cm×6cm×6cm,有包膜,边界清楚,与硬膜紧密粘连,压迫小脑和延髓,但无侵犯。瘤周硬膜亦呈蓝黑色。手…  相似文献   
39.
步宏  李锋 《华西医学》1991,6(2):234-237
随机选择经长期随访证实的滤泡性甲状腺癌和腺瘤各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作为对照。按Ploton的染色方法和Crocker推荐的计数方法分别计算三组每例各50个细胞的Ag-NOR嗜银颗粒平均数,再算出三组各自的AgNOR均数,经统计学检验三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可望成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鉴别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建立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ASMC)原代.传代培养的最佳方法,并初步建立其永生株。方法 采用人脐动脉血管中膜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比较不同培养养基对原代及传代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标记为新霉素(G418)的带有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果 经α肌动蛋白鉴定,组织块贴壁洒可获得高纯度的HUASMC。原代培养的HUASMC1-4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生长旺盛,此后细胞的增殖逐渐降低,到第10代几乎丧失增殖力。原代培养以MCDB131为最佳培养基。hTERT转染细胞克隆由长梭形变为短梭形,接触抑制消失,生长速度快,目前已传至20代,增殖能力与第1代无差别。转染前后平滑肌特异的α-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hTERT转染的HUASMC保留了HUASMC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持续传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