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31.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碘染色结合超声内镜(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食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NBI及碘染色检查,并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NBI及碘液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联合检出率。对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比较病变浸润深度与超声内镜判断的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单独采用NBI与单独使用碘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结合碘染色方法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NBI或碘染色法(P<0.05)。EUS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结合碘染色法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超声内镜可以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尿石通丸对泌尿系结石患者24h尿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对40例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给予口服尿石通丸治疗,收集患者用药前1天、用药后第1、3、5天的24h尿液标本,观察患者24h尿液的尿量、pH值、钙、磷、镁、尿酸、草酸、枸橼酸变化。结果:用药第3、5天与用药前比较,尿量、pH值、枸橼酸增高(P<0.05),而尿酸、草酸降低(P<0.05)。结论:尿石通丸可能是通过增加尿量、提高尿pH值、增加尿枸橼酸含量并降低尿尿酸与尿草酸含量治疗泌尿系结石。  相似文献   
33.
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取病变节段患侧的华佗夹脊穴施以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相关量表评分.结果 在首次治疗和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直视模拟标尺(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除腰痛和下肢痛外其他各项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电针华佗夹脊穴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即刻起效,长期改善,但电针疗法具有更好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34.
张珊珊  杜震生 《新中医》2014,46(6):192-19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尿石通丸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行PCNL,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针刺加中药尿石通丸治疗。观察患者术后首次下床运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首次下床运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尿石通丸能有效促进PCNL患者术后康复,并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总体风险。方法制定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CBM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n=3 493),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1 889例,单纯化疗组患者1 604例。比较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患高血压(RR=3.93,P<0.001)、蛋白尿(RR=3.76,P=0.009)、胃肠穿孔和瘘管(RR=4.10,P=0.02)、3~4级的出血(RR=1.94,P=0.01)和血栓栓塞(RR=1.33,P=0.008)的危险性增高;肺栓塞(RR=0.78,P=0.44)、中性粒细胞减少(RR=1.15,P=0.14)和腹泻(RR=1.17,P=0.09)等风险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所有3~4级的不良反应(RR=1.16,P<0.001)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轻度增加。两组mCRC患者中治疗相关的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RR=1.09,P=0.74),贝伐珠单抗治疗组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RR=1.25,P=0.003)的风险更高。结论与单纯接受化疗相比,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mCRC患者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胃肠穿孔、血栓栓塞和出血的危险性更高,但并未增加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胆红素是合成人工牛黄的主要原料。在其制备过程中需用乙醇除脂肪,用氯仿精制而得,因而在其中不可避免地有残留有机溶剂存在,为加强药品质量监控,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测定胆红素中乙醇、氯仿的残留量,方便、简捷、准确、线性关系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四季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别于春、夏、秋、冬行肝功能检查,结果录入计算机,运用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T、AST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以秋季水平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其异常率则以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及冬季较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随季节改变呈一定的规律变化,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38.
39.
40.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乙水杨胺片的溶出度。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59:1),检测波长293 nm。结果乙水杨胺色谱峰的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12~1.0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99.8%,RSD=0.37%(n=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乙水杨胺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