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53篇
  7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1.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71例的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的母婴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地观察1988-1999年间仁济医院SLE患者妊娠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控制1年经以上妊娠组(A组),妊娠前1年内有病情活动组(B组)和妊娠期首发病例组(C组),分别观察妊娠期及产后0.5年内母婴情况并长期随访。结果:71例患者中A组患者49例,B组患者13例,C组患者9例,1例患者因严重狼疮活动而终止妊娠,另1例患者产下双胎,出生活婴71名,无新生儿狼疮,无母婴死亡,妊娠期SLE活动比例A组9例(18.4%)显著低于B组10例(76.9%)和C组9例(100%(P<0.01),A组妊娠期新发肾炎显著少于B、C组(P<0.05),产后0.5年肾炎活动显著少于B组(P<0.05),A组出生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患者中既往有无SLE内脏累及者之间比较,妊娠期SLE活动和胎儿异常的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病情控制1年以上妊娠,母婴安全度显著增高,既往有内脏累及不构成特别的风险,妊娠前1年内有SLE活动者母婴风险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2.
2003年2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不同分级疗法治疗嵌甲症患者56例,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介绍姬松茸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该真菌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国内、外近年来对姬松茸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结果:姬松茸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突变、抗氧化、抗炎等药理学作用。结论:姬松茸的深入开发对癌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慢性肝炎等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张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17-2718
20世纪70年代由Endo等人研究提出,他汀类药物在对患者的降脂作用及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的早期应用及术前强化应用他汀类药物均可以减轻术后的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现对PCI后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及他汀类药物的预防作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张巍 《现代保健》2011,(2):89-9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秭疾病(COP]))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放松训练和支持性护理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短、症状改善、疗效提高。结论实施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有利于COPD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20例择期行PCI的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B组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 h、术后12 h测定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于术前、术后3d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6 h及术后12 h cTnI、CK-MB、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 A组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B组[(0.35±0.18)μg/L比(0.48±0.16)μg/L,(3.78±0.45)μg/L比(4.56±0.55)μg/L],术后12 h A组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4.53±0.98)mg/L比(7.03±0.88)mg/L,(30.6±11.2)ng/L比(43.8±1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行PCI患者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其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可在临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protection of high-dose atorvastatin to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patients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PCI).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ACS undergoing elective PCI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different oral dose of atorvastatin ( 80 mg/d and 20 mg/d ) for 3 days before operation by random digits table. Troponin I (cTnI), creatine kinase isozyme MB (CK-MB),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terleukin (IL)-6 levels were measured before operation, 6 hours, 12 hours after operation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eride (TG), low desity lipe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 density lipe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s were measured before operation and 3 day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cTnI,CK-MB,hs-CRP and IL-6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dy 6 hours and 12 hours after operation (P <0.05). Six hours after operation, cTnI and CK-MB level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0.35±0. 18 ) μg/L vs. (0.48±0. 16 ) μg/L, ( 3.78±0.45 )μg/Lvs. (4.56±0.55 )μg/L] (P < 0.05 ). Twelve hours after operation , hs-CRP and IL-6 level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4.53±0.98 ) mg/L vs. (7.03±0.88 ) mg/L, ( 30.6±11.2) ng/L vs.(43.8±12.1) ng/L] (P <0.05). TC, TG, LDL-C, HDL-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P >0.05). Conclusions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CS patient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80 mg/d for 3 days are bett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oral atorvastatin 20 mg/d. High-dose atorvastatin can produce more beneficial effects.  相似文献   
37.
张礼  张巍  宫琳  何杰 《人民军医》2011,(11):968-968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碘伏湿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静脉炎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联合碘伏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碘伏湿敷治疗静脉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8.
三维"C"型臂透视导航下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中使用三维野C冶型臂透视导航下髋臼骨折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 8月至 2010年 12月, 对 20例无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采用三维野C冶型臂透视导航 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 男 9例, 女 11例;年龄 26~54岁, 平均(37.1±1.2)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15 例, 高处坠落伤 5例。骨折按 AO分型: A1.1型 2例, A2.2型 3例, A2.3型 4例, A3.2型 2例, A3.3型 2例, B1.1型 2例, B2.2型 2例, B3.1型 1例,C2.1型 1例, C2.3型 1例。结果 伤后至入: 时间为 2~46h, 平均(8.6±0.2) h。入: 后行骨牵引 3~14d后手术。术中共置入空心钉 46枚, 平均每枚置入时间 为(22.6±1.2) min。除 1枚空心钉因术中采集图像时出现较大偏差需重新置入外, 其余均一次性准确置 入, 成功率为 97.8%。置入后术中使用三维野C冶型臂进行透视成像验证所有螺钉均未进入关节间隙, 与 术后 CT扫描验证结果一致, 符合率 100%。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内固定失败。 20例患者均获得随 访, 随访时间 12~28个月, 平均(22.8±1.7)个月。末次随访 X线片示骨折愈合, 螺钉置入位置满意。结论 术中三维透视成像导航下对无明显移位髋臼骨折进行经皮微创内固定, 可有效重建髋臼关节面的平整 性, 提高螺钉置入的精确度, 减少切口长度与出血量, 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害,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不育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改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IVM),取卵前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否对其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VF治疗的138个周期,在促排卵5~7d后,双侧卵泡数目≥20个,或用药8~13d后,卵泡发育缓慢且两侧卵泡数目≥15个,最大卵泡直径平均≤12mm,根据患者意愿,停药改行IVM治疗,其中63个周期在取卵前12h注射hCG(A组),75个周期未注射hCG(B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结果A组的卵成熟率(64.56%)显著高于B组(56.3%),但是平均获卵数(8.42±0.52)个低于B组(11.32±0.8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移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IVF周期改行IVM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取卵前注射hCG虽然可以提高卵子的成熟率,但并不能提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报告1例经生化和致病基因分析而确诊的成人晚发型戊二酸尿症Ⅰ型(GA-1)患者,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脑梗死与戊二酸尿症Ⅰ型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治疗后的随访.方法 1例51岁脑梗死患者,报告其临床经过、生化特点和头部核磁共振改变.血液和尿液生化检查包括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尿有机酸、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液氨基酸/酯酰肉碱谱.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戊二酰辅酶A脱氧酶编码基因(glutaryl CoA dehydrogenase,GCDH)的突变分析.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生化、尿有机酸及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该患者以脑梗死起病,头部MRI示右侧大脑半球多发脑梗死,双外侧裂明显增宽,双侧颞叶前部蛛网膜囊肿,轻度皮质萎缩.尿有机酸分析检出大量戊二酸和3-羟基戊二酸,GCDH基因检测发现为复合杂合性突变(G178E和R402Q),确诊为戊二酸尿症Ⅰ型.同时发现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游离肉碱和多种酯酰肉碱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接近正常,尿有机酸分析戊二酸浓度较前显著增高,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 尽管戊二酸尿症Ⅰ型多于婴幼儿期发病,但也存在非常罕见的成人晚发型.戊二酸尿症I型可能是造成脑梗死的因素之一.在成人卒中患者中,如果没有发现其他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必要时应进行代谢障碍筛查以除外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