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被随机分成左西孟旦组和米力农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测定B型利钠肽(BNP)、24 h尿量、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米力农组(χ2分别为4.006和8.274,P<0.05);两组治疗后BNP,24 h尿量,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西孟旦治疗在降低BNP,增加24 h尿量,改善LVEF方面均显著优于米力农(P<0.01);左西孟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显著低于米力农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明确BNP水平对慢性肥胖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男性30例,女性24例,左室射血分数<50%),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根据BMI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BMI<24 kg.m-2)、超重组(BMI=24~27.9 kg.m-2)及肥胖组(BMI≥28 kg.m-2),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及BNP水平与BMI的相关性。结果:(1)肥胖组患者血浆BNP水平[(1 460±87)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1 857±145)ng.L-1]及超重组[(1 756±100)ng.L-1](均为P<0.01);(2)BNP与BMI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91,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浓度随BMI增加而降低,在应用BNP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评价时,应同时考虑肥胖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右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4例需行DDD起搏的患者分为两组,房间隔组22例采用Medtronie3830主动固定电极,右心耳组22例采用Medtronic4574或stJude1642被动电极。通过比较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中术后起搏参数、术后并发症来评价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结果与右心耳组相比,房间隔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两组的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房间隔组心房激动时间明显短于右心耳组[(94.6±30.8)msV8(135.5±20.3)ms,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稍大。  相似文献   
34.
EnSite-NavX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nSite-NavX三维接触式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A)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经电生理检查确诊房性心动过速(AT)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AF)6例,术中首先建立靶心腔的三维几何构型;AT者行激动顺序标测,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点或关键峡部,制定相应的消融策略,在系统导航下行消融治疗;阵发性AF行环肺静脉口外左房内线性消融,至双侧肺静脉电位消失.结果 4例AT中2例为局灶性AT,分别佗于右下肺静脉前庭和上腔静脉几部,行局灶性消融成功;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围绕右房游离壁切品瘢痕和三尖瓣环的"8"字折返性AT,于瘢痕至下腔静脉间、三尖瓣峡部线件消融终止AT;另1例三尖瓣峡部依赖的逆钟向房扑,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至双向阻滞.6例阵发性AF,5例达消融终点,消融总成功率90%;1例因术中心包填塞而终止消融.随访9~14个月.1例AT复发并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对AA电生理机制的阐明和指导消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给药方式对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性重症(AD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AD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rhBNP连续给药治疗组,B组为rhBNP间歇给药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NP水平、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心肌纵向应变率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rhBNP连续给药治疗组的疗效稍强于rhBNP间歇给药治疗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84.4% vs 73.3%)(P>0.05),但B组在血流动力学等参数(24 h尿量、心率、平均动脉压、BNP、LVEF、SV、CI)改善方面不亚于A组。结论: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重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rhBNP间歇给药的治疗方案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40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组(n=20)和RVA组(n=20)。观察并比较两组置入起搏器后1周的起搏参数;术前及术后1周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以及心功能无差异(P>0.05),RVOT组左室同步性指标术前与术后无差异(P>0.05),RVA组左室同步性指标较术前升高,且RVA组较RVOT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右室不同部位,RVOT较RVA更接近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37.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l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O.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问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背景:肝素作为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存在明显的出血副作用,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活性作用有限,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将水蛭素C端结构域与人胎盘抗凝蛋白连接在一起构建抗凝蛋白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比较其抗凝抗栓作用与肝素的差异。目的:观察抗凝蛋白质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抗凝和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并了解该药的安全性。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市级医院心脏科。材料:实验于2000—07/2001-04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将白兔分成4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普通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方法:肝素和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都用生理盐水稀释。①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0.7mg/kg静脉推注,继以0.35mg/(kg&;#183;h)维持静脉滴注2h;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0.3mg/kg静脉推注,继以0.15mg/(kg&;#183;h)维持静脉滴注2h;普通肝素组:肝素75IU/kg静脉推注后,以37.5IU/(kg&;#183;h)维持静脉滴注2h;生理盐水组:采用与药物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给药方法。②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5和30及60min及停药后2h从股静脉采血测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③用药后15min用球囊剥脱股动脉内皮并监测股动脉远端的血压,记录脉压为0即血栓完全闭塞血管的时间。最后剪取球囊损伤的股动脉,剥离血管测量所形成血栓的长度、血栓的湿质量和千质量。④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毒副作用观察:实验过程中监测动物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将部分动物实验后,行腹部解剖,观察内脏出血的情况,检测血白细胞数目。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对凝血系统和血栓形成的影响。②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毒副作用。结果:白兔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抗凝效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在用药后15min时最长[(136.86&;#177;39.46),(122.90&;#177;34.19)s],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短于普通肝素组[(95.14&;#177;24.64),(180.00&;#177;0.00)s,P〈0.05,0.01]。用药后30min,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仍保持其抗凝疗效,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124.61&;#177;40.19),(85.57&;#177;27.67)s],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明显短于普通肝素组[(112.94&;#177;43.17),(179.39&;#177;1.83)s,P〈0.05]。用药后60min。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短于普通肝素组(P〈0.05)。停药后2h虽长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凝血酶时间:用药后15和30及60min普通肝素组明显长于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P〈0.05)。②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血栓湿重: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血栓千质量: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明显小于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P〈0.05)。血栓长度: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完全闭塞时间: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毒副作用: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白兔表现近似于其他两组,血液动力学的无明显改变,无内脏出血的情况。结论: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和抗栓制剂.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用药后15min抗凝作用最强,但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较弱,用药60min后抗凝作用变得很弱;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抗血栓形成作用强于肝素,所形成血栓的大小明显小于肝素作用后,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大剂量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抗栓作用明显强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39.
背景肝素作为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存在明显的出血副作用,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活性作用有限,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将水蛭素C端结构域与人胎盘抗凝蛋白连接在一起构建抗凝蛋白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比较其抗凝抗栓作用与肝素的差异. 目的观察抗凝蛋白质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抗凝和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并了解该药的安全性.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一所市级医院心脏科. 材料实验于2000-07/2001-04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将白兔分成4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普通肝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方法肝素和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都用生理盐水稀释.①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0.7 mg/kg静脉推注,继以0.35 mg/(kg·h)维持静脉滴注2 h;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0.3 mg/kg静脉推注,继以0.15 mg/(kg·h)维持静脉滴注2 h;普通肝素组肝素75 IU/kg静脉推注后,以37.5 IU/(kg·h)维持静脉滴注2 h;生理盐水组采用与药物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给药方法.②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5和30及60min及停药后2 h从股静脉采血测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③用药后15 min用球囊剥脱股动脉内皮并监测股动脉远端的血压,记录脉压为0即血栓完全闭塞血管的时间.最后剪取球囊损伤的股动脉,剥离血管测量所形成血栓的长度、血栓的湿质量和干质量.④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毒副作用观察实验过程中监测动物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将部分动物实验后,行腹部解剖,观察内脏出血的情况,检测血白细胞数目. 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对凝血系统和血栓形成的影响.②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毒副作用. 结果白兔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抗凝效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在用药后15 min时最长[(136.86±39.46),(122.90±4.19)s],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短于普通肝素组[(95.14±24.64),(180.00±0.00)s,P<0.05,0.01].用药后30 min,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仍保持其抗凝疗效,明显长于生理盐水组[(124.61±40.19),(85.57±27.67)s],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明显短于普通肝素组[(112.94±43.17),(179.39±1.83)s,P<0.05].用药后60 min,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短于普通肝素组(P<0.05).停药后2 h虽长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凝血酶时间用药后15和30及60 min普通肝素组明显长于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P<0.05).②对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血栓湿重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血栓干质量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明显小于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P<0.05).血栓长度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小剂量组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剂量组明显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完全闭塞时间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毒副作用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小剂量组白兔表现近似于其他两组,血液动力学的无明显改变,无内脏出血的情况. 结论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和抗栓制剂,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用药后15 min抗凝作用最强,但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较弱,用药60min后抗凝作用变得很弱;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抗血栓形成作用强于肝素,所形成血栓的大小明显小于肝素作用后,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大剂量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抗栓作用明显强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CA)治疗9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方法和结果。方法分别行激动顺序标测法和起搏标测法,对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7例,右室特发性室速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6例ILVT射频消融治疗成功,均起源于左室间隔面,有效消融靶点处P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起始点提前(34.6±8.9)m s(25~58 m s),2例IRVT射频消融成功,有效消融靶点处与心动过速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完全相同。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