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领域追求的理想境界,它对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维持移植器官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报道成功诱导免疫耐受的数量与已经进行的肾移植数量相比比例极低(<10%),但是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确实存在免疫耐受现象.三种最有前途的策略是阻断共刺激途径,淋巴细胞删除和建立混合性嵌和体.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包括无能、调节和删除.目前有很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如何实现对其的诱导.我们试将对肾移植免疫耐受以及其在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检测50例行原位肝移植术的肝硬化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的门静脉、脾静脉的直径、流速,脾脏的体积;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患者肝移植术中门静脉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直径变小,流速增高,流量增大,在观察期内持续高于正常对照。脾静脉流量增加不明显(g=3.21,P>0.05)。门静脉压力由开腹时的(24.57±6.22)mm Hg降至关腹前的(16.81±5.03)mm Hg,仍稍高于正常值,降压效果明显,降幅达31.7%。术后静脉曲张情况明显改善。脾功能亢进在术后亦得到明显缓解,外周血中自细胞及血小板在短期内恢复正常(t=2.89,P<0.05)。结论与术前相比,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呈现高流速、高流量状态,短期内难以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明显缓解。门静脉压力在新肝植入2~4 h后较术前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3.
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是来源于移植肝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对受体组织发起的破坏性的细胞免疫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严重的腹泻和明显的低白细胞、低血小板血症,最终导致严重的感染和出血,但肝功正常。该病的诊断目前还缺乏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减低免疫抑制剂与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34.
60岁以上患者肝脏移植的预后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但研究的人选标准不尽相同时,年龄因素的意义与研究结论也会出现差别。受体年龄虽然为影响移植物生存的相关因素,但对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得出更加完善的入选标准要比确立年龄标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意外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在术后的病肝病理检查中意外发现癌灶(称之为"意外肝癌"),其原发病,8例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丙型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1例。11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3个月后撤除霉酚酸酯,6个月后撤除甲泼尼龙。病肝沿水平面作间隔1 cm连续平行切片,对于直径大于1 cm或有灰白色结节者,完整取材。结果11例中,术前仅4例(36.4%,4/11)的甲胎蛋白(AFP)水平超过正常值。除1例肿瘤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肿瘤直径最大为2.0 cm,平均直径为1.18 cm;肿瘤TNM分期,Ⅰ期占72.7%,Ⅲ期占27.3%;存在微血管侵犯2例,包膜完整、无血管及淋巴侵犯2例;病理诊断为胆管细胞癌1例,肝细胞癌10例。术后随访12~50个月,1例因肿瘤复发于术后10个月死亡。结论意外肝癌的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分期早,多为单发,组织分化程度高,肝移植后的1年存活率与良性肝病患者肝移植类似,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检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状况的意义,观察其与肿瘤1年复发率和患者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共为30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术前和术中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外周动脉血、门静脉血和肺动脉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定量,检测血液中游离的肝癌细胞内特异AFP mRNA的表达,计算各部位血液的AFP mRNA阳性率及其拷贝数(1g值),统计患者1年肿瘤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 30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术中外周静脉血、外周动脉血、门静脉血、肺动脉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内AFP mRNA阳性率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且以肺动脉血最为敏感,阳性率为63.3%(P〈0.01);在各相应部位的血液中,术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内AFP mRNA拷贝数(1g值)也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前和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的患者中,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高,但患者的1年存活率与无肿瘤细胞播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能够检测到肝癌患者血液中播散的肿瘤细胞,并且以肺动脉血中阳性率最高。肝移植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以引起肿瘤细胞播散,其结果与肿瘤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的特点并分析其术后生存时间。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施行18岁以上成人首次肝脏移植1424例。将年龄≥60岁的211例受者分为老年组,其余的1213例受者为成年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指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及术前血清胆红素总量、凝血酶原时间低于成年组,手术过程和无肝期时间较成年组略短。老年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3.27%)和再次移植率(0.95%)低于成年组(19.37%,P=0.035;3.96%,P=0.028)。成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67%、85.52%、77.53%、75.52%、73.77%和70.9%,老年组术后6个月、1年、2年及4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91%、83.42%、78.70%和40.14%,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对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移植术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恶性肝病(P=0.000)、合并肝肾综合征(P =0.021)、供肝热缺血时间(P=0.046)以及术后发生感染(P=0.000)。结论高龄不再是肝移植的禁忌证,合理筛选适宜手术的老年受者可获得与成年受者相近的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8.
腹腔间隔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升高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等内脏及腹壁和颅内损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我们有1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腹腔间隔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甲强龙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心理情绪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甲强龙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采用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0.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诱导免疫耐受是器官移植领域追求的理想境界,它对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维持移植器官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报道成功诱导免疫耐受的数量与已经进行的肾移植数量相比比例极低(<10%),但是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确实存在免疫耐受现象.三种最有前途的策略是阻断共刺激途径,淋巴细胞删除和建立混合性嵌和体.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包括无能、调节和删除.目前有很多临床试验正在研究如何实现对其的诱导.我们试将对肾移植免疫耐受以及其在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