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介入方法 在肝移植术后胆道阻塞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伴有不同程度铸型形成的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均经T管途径实施了换管、窦道扩张、胆道镜治疗、置管支撑引流.结果 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72.2%,8例得到控制,2例接受再次肝移植.结论 胆道镜联合介入方法 是一种有效的肝移植术后胆道阻塞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克服肝源短缺和扩大供肝来源,活体肝移植(living 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LRLT)已成为可补充原位尸肝移植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通过严格的筛选,在原位尸体肝移植中使用大于60岁的供体,甚至大于70或80岁的供体,也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许多移植中心为了供者的安全一般设定活体肝移植供者年龄上限为55岁.本研究通过对2007年6月-2008年3月4例年龄为55岁以上的活体肝移植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供者的年龄因素对活体肝移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不同剂型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因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行肝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于术中及术后分别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肌内注射(肌注组)或静脉注射(静脉组)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于术中(无肝期)4000U,术后1~6d 2000U/d、第2~4周2 000 U/周、第2~6个月2 000 U/月.术后6个月后2组患者的用药剂量根据滴度水平调整,调整标准为术后6~12个月HBsAb滴度≥200 U/L;术后1年以上HBsAb滴度100~200 U/L.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HBsAg阴转及获得的HBsAb滴度,以及随访6个月、1年、随访终点时总体乙肝复发率.结果:肝移植术后第l天~第4天静脉组HBs'Ag阴转率高于肌注组(P<0.05),术后1周时2组HBsAg全部阴转,2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乙肝复发.随访期间患者死亡原因与乙肝复发无关.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均是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肝切除(assisted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ALH)技术在活体肝移植供体切取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对201l年5月30日至9月1日我院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辅助带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供者残肝比例32.10%~38.31%.7例供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未出现外科并发症.7例均为皮内缝合,术后7d伤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ALH可安全用于带MHV的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ALH兼顾腹腔镜手术微创和开腹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更容易为供、受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6.
随着肝移植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已有了大幅度地堤高,而肝移植术后代谢综合征在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并可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是评估移植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强烈预测因素.许多构成代谢综合征的因素都是可以改善的,早期认识、预防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7.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最早是由Hinchey等[1]于1996年在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根据临床表现和放射影像学结果阐述的一组包括头痛、瘫痪、意识状态改变、视物模糊、视野缺失和癫痫发作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头部影像学检查提示主要发生在大脑后部顶枕叶的脑白质水肿性病变且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08.
肝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等待肝脏移植的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供肝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目前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鉴于目前供肝的紧张,通过多途径扩展供肝的来源,从而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已经在移植界达到共识.本文将针对如何扩展供体来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9.
背景:在活体肝移植中使用脂肪变性供肝不但影响供者的安全,同时也影响受者的生存.目的:评价活体肝移植中使用轻度脂肪变性供肝时供者的安全性及受者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4 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资料,根据移植过程中供肝活检病理标本的脂肪变性程度将所有病例分成4 个组.比较各组移植供受者移植后2 周的肝体积增生率,分析104 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受者移植后死亡情况及原因.结果与结论:4 组病例在供受者移植后肝功能的恢复和受者后移植预后无明显差别,没有肝功能延迟恢复和原发无功发生.轻度大泡性脂肪肝者只要残肝足够可以成为合适的活体肝移植供者.使用轻度大泡性脂肪肝并不增加受者病死率和移植物失功.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biliary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atomy and the transection plane of the duct in right lobe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 Methods Mobil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to show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atomy of 66 liver transplant donor candidates. Combined with metal markers, the bile duct transection plane was defined. Comparing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the effect of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determining the intrahepatic anatomical variations and transection plane of the duct in LDLT was evaluated. Results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atomical variations were showed in all donors by using digital imaging technology. type Ⅰ (classical type) was identified in45 cases (68.2%), type Ⅱ (with triple confluence, the simultaneous emptying of the right anterior segmental duct, right posterior segmental duct and left hepatic duct into the common hepatic duct) in 7 cases ( 10.6% ), type Ⅲ (no right hepatic duct stem, right posterior segmental duct draining into common hepatic duct) in 13 cases ( 19. 7% ), type Ⅳ (no right hepatic duct stem, right posterior segmental duct draining into left hepatic duct) in 1 case (1.5%), and type Ⅴ (complex variation ) in no case (0%). As a result, cases of type Ⅰ form a single anastomosis. In type Ⅱ, four cases formed double anastomoses, three cases formed single anastomosis with or without ductoplasty. In type Ⅲ, two anastomoses were formed in 9 cases, single anastomosis in 4 cases with ductoplasty. The case of type Ⅳ had double anastomoses. In all cases right lobe liver were harvested.Conclusions Biliary digital subtraction image combined with metal markers accurately defines intrahepatic bile duct anatomy and the transection plane, helping to reduce number of bile duct anastomosis, and contributes to safe graft harv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