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4 毫秒
31.
目的 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 共获得338份标本(黄胸鼠234只,臭鼩鼱43只,其余61只),分离到29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8.58%(29/338),其中19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8.12%(19/234),8株分离自臭鼩鼱,分离率为18.6%(8/43);4个乡镇全部有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遮岛镇分离率最高为16.13%(5/31);初次分离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直径≥2.0 mm)、中(≥1.0 mm,≤2.0 mm)及小(≤1.0 mm)3种噬斑;2株有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中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黄胸鼠是主要的携带宿主,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调查云南省鼠疫宿主动物褐家鼠中携带鼠疫噬菌体的情况,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2018年在云南省10个县(市)25个点进行采样,取捕获的褐家鼠肠道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肠道标本中的鼠疫噬菌体;同时对肠道标本进行鼠疫菌特异基因caf1检测。结果共采集344份褐家鼠标本,从中分离到15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4.36%;从采样点看,10个点中分离到鼠疫噬菌体,玉溪市红塔区的春和街及玉带街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8.57%和16.67%);不同性别、年龄和生境鼠疫噬菌体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分离的鼠疫噬菌体中有4株为肌尾型;所有标本caf1检测阴性。结论云南省褐家鼠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鼠疫噬菌体,且鼠疫历史疫区、近史流行区、复燃疫区及现疫区中均有分布;历史疫区及城区褐家鼠中鼠疫噬菌体携带率较高,其微生态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云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粮食食用前处理对氟含量的影响,为有效降低病区居民氟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鲁甸、富源、镇雄3个县在2005-2007年实施改良炉灶项目,改灶率达到95%以上(包括95%)的病区自然村及对应乡镇,每县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采集家庭供人食用的主要食物(大米、玉米、辣椒),分别测定未处理、擦拭和淘洗后的氟含量,了解处理前后各病区粮食氟含量的变化情况。检测方法采用《食品中氟含量测定》(GB/T 5009.18)中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病区未处理样品氟含量辣椒>玉米>大米,中位数分别为3.95 mg/kg、0.71 mg/kg、0.36 mg/kg;玉米、辣椒擦拭和淘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擦拭和淘洗均能降低粮食氟含量。结论食用前处理可明显降低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粮食氟含量,且淘洗处理降氟效果更好,应指导病区群众养成食用前淘洗粮食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氟的摄入。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8年鼠疫疫情现况,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对云南省104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 黄胸鼠疫源地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黄胸鼠疫源地黄胸鼠鼠体蚤以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为主;褐家鼠以缓慢细蚤、人蚤和印鼠客蚤为主。齐氏姬鼠-大绒鼠疫源地齐氏姬鼠鼠体蚤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鼠体蚤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次要寄生染蚤种。对47 618只动物进行细菌学检验,检出鼠疫菌4株;对20 710组媒介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血清20 105份,阳性4份,应用鼠疫反相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验动物脏器23份,阳性5份。结论 云南省野鼠疫源地玉龙县和古城区发生动物鼠疫流行,流行强度猛烈,家鼠疫源地未发生鼠疫疫情,但是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全省鼠疫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调查云南省部分鼠疫疫源地鼠疫偶然宿主树鼩肠道中携带能裂解鼠疫菌的噬菌体的状况,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在云南省8个市/县(弥勒市、弥渡县、宜良县、梁河县、元江县、玉龙县、文山市及临沧市)捕获树鼩,采集其盲肠标本,以鼠疫菌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体,电镜观察形态,并通过宿主谱检测其宿主特异性。结果本次调查在8个疫点捕获到29只树鼩,其中在2个捕获点分别捕获的2只树鼩中分离到2株鼠疫噬菌体,分离率为6.90%;初次分离到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噬斑(直径2.5~3.5 mm)及中等噬斑(直径约1.0 mm)两种,噬菌斑透亮,边缘清晰;从形态上看,此次分离出的2株噬菌体均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通过宿主谱测定结果可知,2株噬菌体均具有一定的宿主谱宽度。噬菌体WSS44对1株鼠疫菌疫苗株EV76、5株云南鼠疫耶尔森菌、1株福氏志贺菌2a型及1株福氏志贺菌X变种裂解结果均较好,而噬菌体MLS302对鼠疫菌疫苗株EV76及5株云南鼠疫耶尔森菌有较好的裂解结果。结论云南省鼠疫疫源地的偶然宿主树鼩中存在鼠疫噬菌体,树鼩作为鼠疫的偶然宿主,在鼠疫微生态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云南省人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6-2014年,云南省有10个州(市)的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12例,死亡4例。家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07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腺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野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病死率高。结论云南省自1986年至今人间鼠疫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病例,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鼠疫防治态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掌握和分析云南省2019年鼠疫疫情,为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对云南省108个县(市)开展鼠疫宿主、媒介、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使用Excel 2013建成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黄胸鼠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9 103只,分别属于3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云南省生产新标准碘盐后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情况和原因.方法 在禄丰县、大理市随机抽取3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每个村入户抽取食盐20份;在景洪市抽取1个乡的6个碘盐销售点,每个点抽取盐样10份.对食盐品种、储存方式等进行调查,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结果 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78.85%;销售点的碘盐合格率为100%.低钠盐的合格率高于海藻盐13.43个百分点;袋装储存方式的碘盐合格率高于罐装储存17.06个百分点.结论 假盐制售,新产品海藻碘盐不够稳定,储存方式不当是导致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整顿盐业市场,密封干燥保存碘盐,提高碘盐监测质量,以保障人群稳定、充足的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核实我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盐碘检测准确性,评价检测结果有效性。方法由省级地方病防治机构对所辖区内10%的县级盐碘实验室的盐样检测结果按5%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检复核。结果对2008~2010年随机抽检复核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2008年和2010年的检测结果省、县两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复核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县级盐碘实验室检测能力逐年提高,实验室间比对是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检测数据的质量在地方病防治和科研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杀虫剂勇洙对印鼠客蚤实验室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瓶膜法进行试验。结果(1)半数致死浓度LC50:0.002 194 32%(0.002 043 13%~0.002 356 70%);(2)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KT50呈现有规律的缩短,24 h死亡率也逐渐增高;(3)当药物浓度为0.005%,0.01%时,KT50在6 m in以内,8 m in内击倒率均大于80.0%,24 h死亡率均大于84.0%;(4)残效:0.005%,0.01%两种浓度120 d内残效实验30 m in内的击倒率均为100.0%,24 h死亡率均大于76.0%。结论勇洙10%悬浮剂对印鼠客蚤杀灭效果较好,具有高效、速杀、残效较好等优点,可用于大面积灭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