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85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446篇
预防医学   198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80篇
  1篇
中国医学   224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57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黄文政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近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跟师学习深深地体会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及特色。老师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时善用活血化瘀法,这为我们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现总结如下。 1理论依据 久病入络理论源于《难经》和《伤寒杂病论》。久病及血,久病入络,清代叶天士提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其中络是中医概念,它遍布全身,通行气血。  相似文献   
32.
唐贵富  万昭喜  陈静华  李爱华 《新医学》2006,37(3):188-188,F0003
50例伤寒患儿,均在入院时常规做肥达反应等相关检查,并采用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伤寒杆菌抗原.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病程的伤寒患儿的ELISA检测阳性率均较肥达反应阳性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LISA的早期阳性率(89%)明显高于肥达反应(0).说明应用ELISA检测伤寒杆菌抗原可较准确、早期地诊断小儿伤寒,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既往研究认为,《伤寒论》为一切外感热病而设,为广义伤寒;且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温病详于温而略于寒,伤寒与温病为两种不同的理论系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外感发热性疾病的两大证治体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虽属温病范畴,但运用《伤寒论》经方合方——“清肺排毒汤”等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有鉴于此,我们重新梳理伤寒与温病实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1)《伤寒论》为狭义伤寒,伤寒本质可能为炎症,其六经辨证本质为人体对炎症反应不同阶段的描述,《伤寒论》为临床治疗急危重症的专著。(2)温病的本质同样可能为炎症,伤寒与温病同为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炎性损伤状态。(3)寒温存在能够统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但因致病因素不同而致临床表现有所差别。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同为人体对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的诊疗方法,但其背后蕴藏的方证辨证则为其共性特征。虽然辨病机的方法不同,但无论在病理生理还是方证辨证治疗上,伤寒与温病能够统一。因此,在新冠肺炎的中医认识上,不应拘泥于伤寒与温病的病名归属之争,可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与方证辨证进行治疗,且三阳合病为其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34.
2003年9月29日,从本院1例患者腹膜后脓肿的脓液中检出伤寒沙门氏菌,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农民.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腹部胀痛不适.无发热、畏寒、黄疸,无恶心、呕吐,食欲及大小便亦无异常.   ……  相似文献   
35.
经方合方辨治疾病时,选方用药不囿于“十八反”配伍禁忌理论,经临床证实不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反而疗效显著,故而本文列举数则结缔组织疾病验案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36.
经方合方治疗临床疾病时若涉及到“十八反”配伍,当不囿于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果断用之。本文列举了数则心血管疾病的验案,这些验案在使用经方合方辨治时都涉及到“十八反”配伍用药。  相似文献   
37.
杨泽  陈佳丽  汪翔  夏永良 《新中医》2021,53(17):202-205
探究"清浊相干"的具体含义,治疗方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病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本文撷选《黄帝内经》相关原文,与气机升降出入相结合,对"清浊相干"理论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查询伤寒、温病相关文献资料,挖掘伤寒、温病对其运用与发展。认为"清浊相干"导致气机紊乱失常可包括升降和出入两方面,治疗时要"以数调之",即升清降浊,宣清消浊,伤寒与温病诸多病证和治法围绕此理论展开。"清浊相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病机,它是对气机升降出入紊乱的进一步诠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伤寒杂病论》经方防治肿瘤临床疗效显著。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表明,经方能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肿瘤侵袭与转移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效应,其药理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经方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文章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伤寒论》是中医的首部外感热病学专著,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明确了治法方药,开创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从晋唐时期法不离伤寒,到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以热病论伤寒,以及明清后出现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自成体系。近几十年,现代医家将经典理论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热病谈起,结合各时期的代表性理论,阐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伤寒25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近7a收治的伤寒25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