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历代文献梳理,从发病节气、气候变化、临床表现和方药反证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伤寒或温病进行辨析。认为本病属于伤寒而非温病,即始于伤寒,终于杂病,失治误治可变为坏病,临证应按伤寒论治。  相似文献   

2.
介绍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和治疗;依据二者认知的不同,从五脏六腑、病因病机、整体观、平衡观、辨证施治与求同观等5方面介绍中医思维;同时,从医学史的角度谈中医对疫病的认知,并对治疫病的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的本质做扼要介绍,以期令人更加了解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3.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目前西药无特效治疗药物,以抗病毒、抗菌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笔者从古典医籍防治疫病的思维出发,梳理新冠肺炎的中医特点及中医药治疗思路,并举隅病例,阐述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辨证分析思想,愿对今后中医药诊治相关疾病提供可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温病学中疫病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进行了大体解读,提出认识和防治温病中的疫病,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从中医疫病学的角度审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依据其流行性、传染性特点以及发病学特点,提出该病当属中医温病学中的“瘟疫病”,认为其不同的临床病症形态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一邪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不同“从化”态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中医“温病”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湿毒”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然其病机及传变规律仍需尽快完善.笔者自2020年1月运用中医温病三焦辨证法治疗COVID-19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从祛邪退热、截断扭转、清彻余邪、通腑化湿等方面探讨下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运用。认为下法在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肠道功能紊乱症状,防止病情向危重症转化,促进粪便病毒核酸转阴及疾病康复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具体使用时需把握时机,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在此次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中,中医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张仲景之《伤寒论》对之影响深远。笔者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伤寒的关系从命名方式、病因病机、六经辨治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虽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但仍有咳嗽、气短、乏力、纳差、情绪异常等症状,肺部炎症也未完全吸收,综合其病机证候,可归属于温病后期范畴,为正虚邪恋。温病学派奠基人叶天士针对温病后期正虚邪恋之病机,提出养阴、透邪之法,其中透邪以分消三焦、通络为主,并结合舌象明确病邪性质指导用药,注重病后调理防止复发。临床研究发现,这些方法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亦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极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根据其临床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本文从中医温病理论入手,结合临床病例特点,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特征及辨治进行探讨.认为其具有湿热疫邪伏于膜原的特征,病位主要在肺,易累及脾胃,少数逆传心包;初期主要表现为邪犯肺卫,中期分为邪伏膜原、邪热壅肺、肺热脾湿,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6日收治的1例辨证为寒湿郁肺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服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头部经络刮痧配合点穴按摩促进解肌退热;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气功锻炼舒筋活络,并能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道症状。患者住院11 d,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其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完全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书历经散佚而后经众多医家重新编撰,因此对于书中"伤寒"其病的原义,只能从后世的诸多版本中管中窥豹,因此亦形成了广义"伤寒"学派与狭义"伤寒"学派。广义"伤寒"学派认为伤寒指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在临床指导上具有普适性。狭义"伤寒"学派认为仲景时代的伤寒病更倾向于某类具体的疾病,有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发现,克罗米亚-刚果出血热与流行性出血热从症状、病机、以及病程发展上均与仲景时期的伤寒病十分类似。本文试对"伤寒"其病进行考证,以期进一步了解《伤寒论》的原貌。  相似文献   

12.
戴跃龙  白慧颖  李方洁 《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气象角度证实,太阳病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伤寒论》特别是太阳病篇,最初及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作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的。气化学说是《伤寒论》重要的理论基础,运用气化学说与气象学证据相互结合,能够很好的解释《伤寒论》研究中的许多谜题。当前,从气化角度理解认识《伤寒论》,对于中医药防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温病证候病机学阐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温病基本病机(正邪交争与正气受损、热郁瘀相关病机)、系统病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及症状病机(温热与湿热、新感与伏气、温疫与温毒)论述温病证候病机学内容,以丰富和促进温病病机病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运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寒热并用的药物配伍方法在《伤寒论》中有充分的体现。主张依据辨证而寒热并用及因格拒而寒热并用,体现了仲景紧扣病机、辨证用药之造诣。  相似文献   

16.
温病邪入营血分实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实验用内毒素诱发家兔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制成温病营血分证模型,并对其实质进行研究.通过病理学、血液学、微循环学及生化学等方法检查,证明本模型有血管内凝血、血液低凝和纤溶增强、血粘度增高、微循环障碍及线粒体、溶酶体和微粒体等细胞器的损伤,并有过氧化脂质增多.据此认为温病营血分证的实质是:感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多种细胞器损伤和氧自由基的毒害.  相似文献   

17.
绍派伤寒湿邪夹证的临证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南地处卑湿,外感湿邪为患,多有夹杂证。"绍派伤寒"以六经融三焦,寒温一统;辨证重湿,施治主化论治。湿的停滞,皆因气的不运,运气的方法,临床以辛苦淡并用,上中下同治。即为"宣、运、导"三法,而上焦宜宣,开肺气、疏腠理,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信 《河南中医》2008,28(2):9-10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热入血室"证伤寒与温病均有,通过总结与归纳历代医家对热入血室的观点,从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角度论述该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从而窥探"热入血室"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异同。温病对"热入血室"的认识脱胎于伤寒,但又补充、丰富了该证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在临证时应从伤寒与温病两个角度合参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