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观察急性缺氧时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线粒体活性氧(ROS)的变化。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PASMCs,常氧(35 ℃、5% CO2、21% O2、74% N2)和急性缺氧(35 ℃、5% CO2、1% O2、94% N2)条件下,利用分子探针chloromethyl 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CM-H2DCF/DA) 和RedoxSensor Red CC-1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检测细胞内ROS的生成量;直接分离线粒体,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复合物抑制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ROS及其生成的具体位点。结果:急性缺氧细胞内ROS生成明显增加,其中缺氧组H2O2较常氧组增加3.35倍 (P<0.01),而H2O2 及O-·2较常氧组增加1.61倍(P<0.01)。与缺氧组比,用线粒体ETC复合物I抑制剂MPP、复合物II抑制剂NPA和TTFA及复合物III前泛半醌位点抑制剂myxothiazol都能显著降低缺氧时PASMCs胞内ROS的生成量(分别降低60%、73%、75%和61%,P<0.01);而复合物III后泛半醌位点抑制剂antimycin A及复合物IV 抑制剂NaN3对ROS的生成无明显影响(升高13%和9.1%,P>0.05)。 直接检测线粒体ROS与测定细胞内ROS结果一致。结论: 急性缺氧PASMCs线粒体ROS(主要是H2O2)的生成量明显增加;其生成位点主要是线粒体ETC复合物Ⅰ、Ⅱ及III前泛半醌位点,而与复合物III后泛半醌位点和IV位点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DCM模型,随机分为PTX组(n=10)和DCM组(n=10),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10)。PTX组给予PTX 25 mg·kg-1·d-1, ip,其它2组给予生理盐水ip,共30 d。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水平,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情况,并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果: PTX组血浆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低于DCM组(P<0.01和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10高于DC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PTX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DCM组明显减轻,Ⅰ/Ⅲ型胶原比值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TX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DCM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DCM组(P<0.01)。结论: PTX对DCM大鼠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明显作用,并可延缓心室重构,改进心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 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信号通路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受体(angiotensin Ⅱreceptors, AT1及 AT2)拮抗剂对它的影响,探讨心肌肥厚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利用小剂量ISO持续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实验动物分为ISO(3 mg·kg-1·d-1)组;ISO+缬沙坦(valsartan,1 mg·kg-1·d-1)组;ISO+ PD123319(30 mg·kg-1·d-1)组;对照组。观察期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心脏湿重、左室湿重,计算出心脏重量/体重及左室重量/体重,并测定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压力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等指标。免疫沉淀法检测心肌组织PTEN、 α-骨骼肌蛋白(α-skeletal actin, α-SKA)表达。结果: 实验第10 d, ISO组及PD123319组CaN和PTEN磷酸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的CaN磷酸化显著低于、PTEN磷酸化显著高于ISO组及PD123319组(P<0.05);ISO组与PD123319组的CaN磷酸化及PTEN磷酸化无显著差异(P>0.05)。α-skeletal-actin蛋白表达ISO组和PD123319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显著低于ISO组及PD123319组(P<0.05),ISO组与PD123319组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 ISO促进心肌肥厚的同时,也激活了内源性的抑制因子 PTEN,提示心肌肥厚的过程存在负性调控,AT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上调肥厚心肌组织的PTEN磷酸化抑制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34.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虽然转移RNA(tRNA)基因只占整个线粒体基因组的10%,但它们却是研究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热点。既往高血压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基因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DNA突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与发展,且越来越多的线粒体tRNA也被报道与E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线粒体tRNA突变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心脏糜酶与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组织胶原合成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理检查、放射免疫、计算机分析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心脏糜酶活性、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及心肌组织I型和III型胶原mRNA表达。心脏糜酶活性和心肌局部Ang II水平与CVF及PVCA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结果: 心肌肥厚组心脏糜酶活性为(0.27±0.06) kU/g蛋白,对照组为(0.12±0.06) kU/g蛋白,心肌肥厚组心脏糜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匀浆液Ang II水平为(179.3±36.1) ng/g心肌组织,对照组心肌组织匀浆液Ang II水平为(103.2±13.6) ng/g心肌组织,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Ang 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肥厚组CVF为39.5%±9.8%,对照组为20.9%±8.2%,心肌肥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肥厚组PVCA为1.98±1.05,对照组为0.41±0.12,心肌肥厚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组织I型胶原及III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均P<0.01)。心脏糜酶活性与CVF及PVCA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69,P<0.05和P<0.01)。心肌局部Ang II水平也与CVF及PVCA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58,均P<0.05)。结论: 心脏糜酶可增加胶原的合成,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降解,促进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6.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控制良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是降脂治疗的基石,但仍有降脂效果未达标的情况发生,并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单克隆抗体是新型降脂药物。家族性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联合PCSK9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Evolocumab和Alirocumab两种PCSK9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88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ACS患者的资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314例患者根据ApoB/ApoA1比值的中位数(0.708)分为低ApoB/ApoA1组和高ApoB/ApoA1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IVUS参数。结果 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发现,ApoB/ApoA1比值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独立相关。与低ApoB/ApoA1组相比,高ApoB/ApoA1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OR=6.46,95%CI:4.40~9.46,P <0.001)、冠状动脉斑块破裂(OR=2.24,95%CI:1.13~4.38,P=0.005)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OR=3.81,95%CI:2.55~7.69,P=0.018)的发生率更高。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ApoB/ApoA1比值的界值,提示ApoB/ApoA1比值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冠状动脉斑块易损。结论ApoB/ApoA1...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HRVA)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164例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STEMI患者,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HRVA分为HRVA组(31例)与非HRVA组(133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HRV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HRVA组Kil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QT间期(QTc)高于非HRVA组(P<0.05);Killip分级Ⅲ~Ⅳ级、高Tpe、高QTc为HR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Killip分级、Tpe、QTc及三者联合预测HRVA发生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708(0.592~0.824)、0.718(0.614~0.822)、0.670(0.562~0.777)、0.843(0.757~0.928),三者联合预测HRVA的敏感度为74.21%,特异度为88.01%。结论 STEMI患者早期HRVA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Killip分级Ⅲ~Ⅳ级、高Tpe、高QTc,三者联合对HRVA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对32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与同期收集的19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AT1-AA的检测。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AT1-AA阴性组和AT1-AA阳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和病理指标。结果:(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AT1-AA阳性率为35.58%(116/32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64%(19/197)(P<0.01);(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有免疫抑制剂用药史的患者AT1-AA阳性率明显低于无用药史的患者(P<0.05);(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无高血压组和有高血压组的AT1-A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无高血压组和有高血压组之间AT1-AA阳性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AT1-AA阳性组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和血清球蛋白水平高于AT1-AA阴性组(P<0.05)。结论: AT1-AA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提示与其它经典的自身免疫抗体相似,AT1-AA可能也是肾小球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抑制AT1-AA的表达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50~70岁年龄段人群钙化性瓣膜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试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症状前提供预警。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年龄50~70岁的患者205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钙化组(n=107)和非钙化组(n=98)。对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及狭窄血管病变程度与主动脉瓣膜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瓣膜钙化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外,瓣膜钙化组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及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均高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瓣膜钙化组冠心病发生率高达64.49%,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为42.99%,2支冠状动脉病变者13.08%,≥3支冠状动脉病变者为8.41%,而非钙化组冠心病发生率仅17.35%,且大多数为单支病变。无论冠心病总发病率,还是冠状动脉狭窄血管支数,瓣膜钙化组均明显高于非钙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瓣膜钙化与冠状动脉狭窄有相关性,心脏瓣膜钙化可简便、有效地筛选需进一步接受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