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为预测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或持续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而测定血清淀粉酶的最佳时间.方法 对198例行ERCP术的患者分别测定术前即刻和术后2 h、4 h、8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将2 h、4 h、8 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与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及最终临床结果 比较.结果 198例患者中15例在ERCP术后24 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 > 575 IU/L),与其他淀粉酶水平较低的患者比较,在所有时间点上淀粉酶值都有显著性差异.虽然8 h点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判断术后胰腺炎的敏感性最高,但考虑实用价值可将4 h点作为一可靠预测指标.结论 ERCP术后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是有利于随访、具有经济效益、预测术后胰腺炎或重度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在临床具有重要地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发食管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观察分析肝硬化静脉曲张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并与临床单纯反流性食管炎(RE)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肝硬化出血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及机制。  相似文献   
23.
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国外较为多见.由于该菌的厌氧性,它的检验开展尚不普遍。而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有相当比例未能查明,因此普及开展该菌的检验有其意义。本实验对其计数培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影响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关键术前因素,为尽早开展有效干预,预防术后生命质量下降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生理指标和基础生命质量,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寻影响术后3个月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体质指数异常(BMI≤18.5或BMI≥23.9)和术前合并症评分CCI≥3分是术后3个月生命质量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9,95%CI:1.03~1.17,P=0.011;OR=1.62,95%CI:0.48~0.92,P=0.017).在不考虑其它情况的条件下,是否合并糖尿病、COPD和肾病患者生命质量下降发生率并无明显区别.结论关注患者术前基础情况,在整合可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有效的、多学科领域协调合作的、贯穿治疗康复全过程的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对预防生命质量下降、促进整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腺瘤的漏诊率及漏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腺瘤的漏诊率及漏诊腺瘤特征,探讨腺瘤漏诊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后120 d内进行结肠镜复查,分析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腺瘤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结肠镜检查原因、腹部及盆腔手术史、大肠憩室病史及是否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及不同的内镜操作医师.分析不同类型腺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漏诊率以及腺瘤特征、患者临床特征和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对腺瘤漏诊的影响.结果 809例患者中271例发生腺瘤漏诊,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腺瘤2134颗,漏诊腺瘤425颗,腺瘤总漏诊率为20%(425/2134);平均患者腺瘤漏诊率为33%(271/809).腺瘤体积大者,漏诊率低(P〈0.01);乙状结肠、肝曲、盲肠和升结肠部位的腺瘤以及平坦型腺瘤容易漏诊(P〈0.05);患者腺瘤数越多在结肠镜检查中腺瘤漏诊率越高(P〈0.01);初级内镜医师与有经验内镜医师相比,其漏诊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部分腺瘤漏诊,腺瘤漏诊与腺瘤大小、形态、部位、数目以及结肠镜检查操作医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膀胱癌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差,其治疗以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术前辅以化疗,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增加患者的受益,目前处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围手术期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中外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分析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案选择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发育、器官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凋亡及微生物致病等诸多生物学过程,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miRNA可能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并有望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近年来miRNA在胃癌的作用机制、miRNA与胃癌相关微生物的关系、miRNA与胃癌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建水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20例, 及同期行开放性肾切除术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 对2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 (110.14±15.63) min, 对照组手术时间 (100.33±10.58) min, 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内无并发症发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40.63±22.21) m L及 (80.45±38.31) m L,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 (23) d和 (67)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3.2±2.2) d及 (6.4±3.3) d,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随着操作技术的提高, 会带来更多的优势,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明确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腺瘤的漏诊率及漏诊腺瘤特征,探讨腺瘤漏诊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后120 d内进行结肠镜复查,分析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腺瘤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病理)、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结肠镜检查原因、腹部及盆腔手术史、大肠憩室病史及是否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及不同的内镜操作医师.分析不同类型腺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漏诊率以及腺瘤特征、患者临床特征和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对腺瘤漏诊的影响.结果 809例患者中271例发生腺瘤漏诊,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腺瘤2134颗,漏诊腺瘤425颗,腺瘤总漏诊率为20%(425/2134);平均患者腺瘤漏诊率为33%(271/809).腺瘤体积大者,漏诊率低(P<0.01);乙状结肠、肝曲、盲肠和升结肠部位的腺瘤以及平坦型腺瘤容易漏诊(P<0.05);患者腺瘤数越多在结肠镜检查中腺瘤漏诊率越高(P<0.01);初级内镜医师与有经验内镜医师相比,其漏诊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部分腺瘤漏诊,腺瘤漏诊与腺瘤大小、形态、部位、数目以及结肠镜检查操作医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手风琴式"并发症分级系统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3例患者中出现早期并发症者42例(57.5%),共发生并发症77例次.其中轻度29例次(37.7%),中度44例次(57.1%),重度4例次(5.2%).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为感染相关并发症、胃肠道相关并发症以及尿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有体质指数(BMI)(OR=1.574,P=0.002)、手术失血量(OR=1.050,P=0.027)和CCI评分(OR=1.127,P=0.040).结论 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早期轻、中度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BMI、术中出血量和CCI评分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