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8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46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1240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78篇
  5篇
中国医学   307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试验组)和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在相关部位皮肤的特殊区域施加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治疗。治疗前后对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进行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症状量表的相关内容,结合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结果 治疗后根据评定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治疗组(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能够很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进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时期分别选用不同的针灸穴位、给予不同的针刺治疗,对照组待急性期结束后,到静止期方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开始针刺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起效人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的不同时间点起效人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概述近年来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热敏灸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方向。方法对近10年来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归纳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疗效。结果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机理探讨和临床研究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浮刺法结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为90.6%,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良好;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时,用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痊愈者治疗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8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90±1.19)个疗程,对照组为(4.71±1.26)个疗程,治疗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并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6.
<正>面瘫,《灵枢·经筋》又称"卒口僻",即西医之"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单侧面瘫多见,口眼歪向一侧为其主症。双侧面瘫则十分罕见,仅占国内面瘫的0.5%,每年发病率约为1/500万~(~([1]))。如不能及时治愈,便会出现面肌痉挛、"倒错"等后遗症,妨碍面部美观,甚至引发自卑等心理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灵枢·经筋》指出面瘫的病因  相似文献   
27.
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氏面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Bell′s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 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针刺、理疗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按摩与功能训练;两组疗效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评分试验组为2·907±1·794,对照组为2·931±2·034,治疗后评分试验组为18·593±1·743,对照组为9·862±3·091。试验组面肌功能评分及面肌功能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Bell′s面瘫有明显的康复疗效;面肌功能评定能客观地反应患者治疗前后面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量化地评价Bell′s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透刺联合桃红四物汤对静止期瘀血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肌电表现和面神经运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静止期瘀血性面瘫患者60例。通过抽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施予透刺疗法。采用House-Brackman分级量表评估面神经功能;应用肌电图机在患侧额肌、眼轮匝肌、上唇方肌和口轮匝肌,记录肌肉的肌电表现和测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起始处的潜伏期和M波波幅。结果:1)治疗后干预组House-Brack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痊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3)2组患者治疗前肌电表现以静息电位和去神经电位为主(P0.05);治疗后2组患者再生电位、减弱运动电位和正常电位产生较治疗前多(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潜伏期均缩短(P0.05),而M波波幅增大(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面神经运动潜伏期和M波波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联合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改善静止期瘀血性面瘫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激活更多的再生电位、减弱运动电位和正常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29.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采取分期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会更加显著。急性期初起较轻,采用针刺配合刺血疗法;静止期采用火针点刺后再行刺血和毫针刺法;恢复期采用火针点刺,毫针深刺久留,同时配合刺血疗法。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择期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针刺治疗面瘫病的时机到穴位的选取都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30.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多发于头颈部腺样组织,主要起源于上皮组织并具有嗜神经性这一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缓慢生长。不同于其他肿瘤,腺样囊性癌容易沿神经扩展并转移,早期常出现神经受累症状,如面部感觉异常、麻木、疼痛及面瘫等,晚期可发生转移,肺部较为常见,颅内转移相对少见,海绵窦区转移而原发病灶不明的极为罕见。2019年7月我院收治1例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窦区腺样囊性癌,完善相关头颈部腺体检查,未找到原发病变的证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