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行臀大肌肌内注射的最佳姿势.方法:对84例被试者分别采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对照组)和上腿自然屈曲向前放于床上,下腿伸直(实验组)进行臀大肌注射,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实验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推药阻力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侧卧位行臀大肌注射时,宜取上腿自然屈曲向前放于床上,下腿伸直的姿势,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相似文献   
22.
目的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TME)臀大肌转移原位肛门重建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肛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共行上述手术56例,为临床研究组,另51例Miles手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一年内新肛门排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无死亡、心肺并发症病例,无腹壁肿瘤种植转移病例;研究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80ml,术后疼痛用止血药平均1.2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d,术后起床活动平均1.2d,平均39d有便意感,干便可控。平均3.5次/d大便。会阴重建肛门测压96毫米水柱以上;对照组术中平均失血量约200ml,术后疼痛用止血药平均2.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1d,术后起床活动平均2.6d,39d无便意感、控便能力很差,大便次数无法统计。腹部肛门测压18毫米水柱以下。结论腹腔镜下直肠TME、臀大肌转移原位肛门重建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肛管癌,腹壁损伤程度、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基于双向转诊模式下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常熟市某基层骨质疏松防治站开展辖区内的1 700例(女性≥50周岁,男性≥65周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易感人群的筛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量表评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筛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筛选出的329例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纳入对照组,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筛选出的327例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纳入双向转诊组,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区域防治指导中心确诊、制定治疗方案或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再返回基层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入组时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共280例,占总筛查人群比例为16.47%(280/1 700),其中对照组125例,双向转诊组155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2年内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情况。同时根据骨密度水平将双向转诊组分为非OP组101例和OP组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向转诊模式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2年,双向转诊组各时...  相似文献   
24.
我科于1985年至1986年收治成人双侧臀大肌挛缩症3例。均系成年始发病,有臀部注射或外伤史;以双侧臀部皮沟为其显著特点兼有挛缩引起继发症状。病变以肌肉变性、瘢痕化为主,主要累及臀大肌、筋膜、髂胫束后缘。手术切除条索、瘢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5.
张佳华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3):154+157-154,157
患者男,65岁,因“腰痛伴左下肢麻痛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10年初因不慎跌倒后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痛,以左臀部疼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不能久坐,久坐后站起困难,翻身困难.曾行CT检查示:L3-4-5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变.行MRI检查:(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L2-3-4椎间盘膨出;(3)L4-5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带臀上动脉浅支或者臀下动脉皮支的臀大肌肌皮瓣对12例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转移修复。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切取肌皮瓣面积10 cm×9 cm18 cm×16 cm,随访6个月1年,所有肌皮瓣均生长良好,压疮无复发。结论骶尾部压疮患者病史较长,合并症多,应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7.
1.臀大肌代替括约肌手术由于外伤或直肠肿瘤手术后,病人因失去肛门括约肌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肛肠科王平治教授,创造性地利用病人的臀大肌来代替失去的括约肌,使病人重新获得控制自如的排便功能。手术过程并非是利用“高、精、尖”的专用设备,而是巧妙地运用普通手术的方法取得了’成功,非常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28.
骶尾部褥疮是截瘫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常规护理及清创缝合效果差。我科1997~2004年采用臀上动脉浅支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应用4种臀大肌肌皮瓣,即上部臀大肌肌皮瓣、下部臀大肌肌皮瓣、双侧V—Y推进肌皮瓣和全臀股部旋转肌皮瓣修复13例(14处)骶部、坐骨结节部、大粗隆部褥疮,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0.
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3例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患者均有幼年时臀部长期连续或反复肌肉注射史。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腿并拢不能下蹲或下蹲受限,必须经过下肢外展、外旋方能蹲下。典型病例臀部可触及与臀大肌走行一致的条索状物。治疗方法:手术松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