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0篇
  2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吡柔比星(THP)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组38例,术前15min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30ml膀胱灌注,术前观察膀胱肿瘤,黏膜染色区并分别切除留取病理,术后24小时内继续给予即刻吡柔比星化疗一次。对照组42例无术前灌注和即刻灌注,TUR-Bt术后留取肿瘤基底部病理。80例患者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规律化疗,行尿脱落细胞、泌尿系彩超、膀胱镜检查观察复发随访2年。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38例肿瘤全部染色;肿瘤合并黏膜区21处染色,病理证实原位癌9处;对照组偶发现1处,膀胱原位癌阳性;肿瘤基底部病理阴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治疗组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8例,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够定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伴随的膀胱原位癌并指导术中切除,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22.
校园一卡通依托校园计算机网络,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学院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把学校各系统有机地连为一体,形成高效、安全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建立统一的校园一卡通中心平台、卡务管理系统、消费类系统、身份认证类系统等功能模块,逐步实现从校园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管理,以真正实现学院数据信息统一存储、管理、处理的高度数据共享环境,进而提高教学、科研、财务和后勤等各职能部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1]。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2014—2018年上海市嘉定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发病日期搜集汇总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5年间的所有梅毒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8年嘉定区共报告2992例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89/10万,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以隐性梅毒为主,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胎传梅毒占比较少且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在不同年份间的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55,P<0.05)。梅毒发病的高峰时间为3~6月,报告病例以户籍人口为主,男女比例为1.04∶1。不同年份各期梅毒报告发病数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3,P=0.001<0.05;χ2=12.701,P=0.013<0.05),而隐性梅毒、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9岁为梅毒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嘉定中心老城区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的家务及待业者、工人和老年离退人员。结论上海市嘉定区近几年梅毒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继续提高梅毒的检测水平,早发现,早治疗。继续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减少梅毒的发病。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把握中转开腹时机,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该院行LC患者1 6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中转开腹45例(2.8%),其中胆囊炎症致三角区解剖困难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没有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导致医源性损伤的主要因素。结论严格掌握LC指征,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时机不单是手术方式的再选择,更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后交通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12例作为颅内动脉瘤组,并选取同期行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或颞叶癫痫手术患者后交通动脉起始部附近蛛网膜组织6例作为对照组。标本行常规HE染色,并采用Envision法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组间MMP-9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提示动脉瘤瘤周的蛛网膜存在一定的组织破坏,表现为蛛网膜结构松散,与血管壁之间的连接程度下降,局部存在脱离现象。动脉瘤组瘤周蛛网膜中MMP-9阳性表达均高于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蛛网膜中MMP-9的阳性表达强度较血管壁弱,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组内不同年龄、Hunt-Hess分级的MMP-9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动脉瘤瘤周蛛网膜中MMP-9表达明显增加预示着细胞外基质的溶解,破坏蛛网膜对血管壁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7.
张龙 《大家健康》2016,(2):123-124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 LDL -C 冠心病 PCI 患者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方法:选取接受 PCI 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8例,根据术前LDL -C 水平,采用三分位法分为低 LDL -C(<1.68~2.38 mmol /L)组88例、中 LDL -C(2.38~3.08 mmol /L)组80例及高 LDL -C(3.08~0.79 mmol /L)组50例。随访1年,比较 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 LDL -C 水平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1)vs 12(15.00)vs 19(38.00),χ2=13.580,P =0.000]。结论:低水平的 LDL -C 可降低冠心病 PCI 患者术后心血管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29.
30.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VT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6个月时的功能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受累静脉窦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2例CVT患者,其中达比加群酯组34例,华法林组118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功能转归良好率(94.1%对93.2%;χ^2=0.043,P=0.836)以及受累静脉窦再通率(94.1%对93.2%;χ^2=0.043,P=0.83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比加群酯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8.8%对27.1%;χ^2=4.985,P=0.026),两组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16.1%;χ^2=0.618,P=0.432),但达比加群酯组严重出血发生率有显著低于华法林组的趋势(0%对11.0%;Fisher精确检验P=0.074)。达比加群酯组无死亡病例,华法林组死亡2例,其中1例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治疗4个月时死于CVT复发,1例男性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1.7%;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CVT的有效性不逊于华法林,且出血并发症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