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视神经管周围结构解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视神经管周围结构的解剖并为临床视神经管减压术及鼻窦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1)成人干性颅骨标本50个,观察和测量筛窦和蝶窦的形态和大小;(2)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湿性头颅标本15个,观察和测量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测量视神经颅内段的长度、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视神经颅内段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测量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的长度和直径;(3)选取6例经甲醛溶液防腐固定的完整成年无明显病变的成年湿性头颅标本,应用CT对筛、蝶窦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观察视神经管与筛、蝶窦的关系;然后将CT扫描后的湿性头颅标本利用工业用钢锯行筛、蝶窦的断面(6例)、水平断面(3例)、冠状断面(3例)解剖,层厚均为6 mm.将筛窦、蝶窦、视神经管的CT扫描图像和相对应的解剖断面标本进行对比、观察.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男性与女性湿性颅骨标本的测量值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全筛窦前后径(39.02±4.89)mm,前部横径(12.26±2.12)mm,前筛窦上下径(11.89±2.56)mm;蝶窦前后径(24.08±4.87)mm,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1.23±0.56)mm;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54.33°±7.89°;视神经颅内段的长度(9.91±2.89)mm,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59.89°±4.79°,视神经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14.26±3.23)mm;眼动脉在管内段的长度(5.38±1.87)mm,眼动脉外径(2.18±0.37)mm.男性与女性间的视神经颅内段长度(t=0.25)、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t=0.71)、视神经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t=0.57)、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t=0.29)、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t=0.99)、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段的长度(t=0.50)、眼动脉外径(t=0.52)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切开视神经管内侧壁时,在蝶窦内切开的深度不宜超过13 mm,否则有可能损伤颈内动脉并引起大出血;(2)在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时,穿破前部筛窦的左右深度不宜超过15 mm,上下不宜超过12 mm,否则易穿破到对侧筛窦或向上穿破颅底进入颅内;(3)应特别注意保护眼动脉,防止眼部缺血和失明.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白内障的不同处理方式及远期疗效,寻找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最适宜的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06-06/2009-08于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摘除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50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方式。对术前晶状体混浊影响术中玻璃体手术操作或术中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法进行玻璃体手术的患眼同时行晶状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晶状体超声乳化组(A组)和晶状体超声粉碎组(B组),各25例25眼。晶状体手术完成后,建立标准的巩膜三通道切口,进行前后段的玻璃体切除术,完全切除周边前段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部分病例同时行剥膜,部分患者同时行硅油填充术。手术结束后,根据视网膜情况决定是否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1,3,6mo的视力、前房反应程度、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情况、囊膜混浊情况和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术后均按常规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眼药水和短效散瞳剂,检测眼压和进行裂隙灯散瞳检查。结果:两组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晶状体囊膜完整。两组同时行硅油充填15眼。A组术后囊袋内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状体15例15眼。B组术后睫状沟内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状体18例1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随诊3~22mo,乳化组手术后视力为光感3眼,眼前手动者10眼,0.1~0.3者12眼,粉碎组手术后视力为光感者4眼,眼前手动者10眼,0.1~0.3者11眼,差别无显著性(P>0.05);乳化组术后1,3,6mo后囊膜混浊逐渐增加,以后囊周边部及前囊膜为主,术后3~6mo,取硅油时后囊膜混浊不妨碍手术前后对眼底的检查,粉碎组术后2~4wk晶状体前囊膜混浊逐渐加重,术后3~6mo取硅油时14例均有严重的囊膜混浊,16例同时进行前囊膜切开术,差别有显著性(P<0.05);人工晶状体偏移程度:乳化组有4眼发生轻度偏移,粉碎组有10眼发生轻、中度偏移,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观察表明,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对混浊的晶状体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优于晶状体超声粉碎术。由于现有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多适用于囊袋内植入,符合生理解剖结构,其后表面的方边设计有利于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囊袋内的稳定植入,有利于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安全性研究。方法纳入54例HIV感染者口服太芪培元颗粒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肝、肾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太芪培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6个月后,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氨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肌酐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太芪培元颗粒治疗后,对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血红蛋白,肝功能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中的尿素氮不会产生影响;血常规中血小板下降,肾功能中肌酐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4.
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氩氦刀治疗体部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氩氦刀治疗体部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47例经病理证实的体部肿瘤(58处病灶)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经皮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计算冰球覆盖率。结果36.21%(21/58)、48.28%(28/58)、15.52%(9/58)的病灶冰球覆盖率分别为90.0%、80.1%~90.0%、≤80.0%;所有病灶穿刺准确率为100%,首次进针准确率为96.30%(130/135);并发症发生率14.89%(7/47):其中气胸3例,肺出血2例,尿失禁1例,皮肤冻伤1例。结论 CT-Pinpoint定位系统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体部肿瘤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输注冰冻液体低温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100例,均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均采用输液冰冻液体低温治疗,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与整体、细致的护理配合(观察组)效果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非护理不当原因死亡9例,对照组10例,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褥疮形成和口腔感染各2例。观察组干预后Ⅰ级、Ⅱ级所占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随访示心理状态、社会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弥漫性轴索损伤输注冰冻液体低温治疗的密切护理配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值得临床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6.
探讨: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2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ET及NO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升高(P<0.01),与IAI呈现负相关,而NO则明显下降,与IAI呈正相关,在伴有微血管病变中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两者共同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7.
用RIA法、ELASAI等方法测定92例2型糖尿病并血管并发症患者、9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血浆ET、NO、IAI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并血管并发症组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IAI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IAI与ET水平呈负相关,与NO呈正相关、ET与NO呈负相关,结论:胰同素抵抗、血浆ET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8.
卡托普利治疗糖耐量减低5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已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 ( DM)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 ( DN) ,对防治 DN等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 5 4例糖耐量减低 ( IGT)患者进行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及 2 4小时尿白蛋白( UAE)观察 ,在饮食、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照组 (血压正常 ,无 DM及慢性心、肝、肾疾病 ) 30例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30~ 6 0岁。 IGT组 (符合 WHO制订的IGT诊断标准 ) 5 4例 ,(均无高血压、心、肝、肾疾病、泌尿系感染 ) ,男 30例、女…  相似文献   
29.
我院采用奇诺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0 8例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按 WHO确诊的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 10 8例 ,其中男 57例 ,女 51例。年龄 2 1~ 80岁 ,平均 53岁 ,1型糖尿病 16例 ,2型糖尿病 92例 ,病程 2~2 3年。临床症状有 :四肢麻木、疼痛 ,对称性疼觉障碍 ,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肌肉萎缩 ,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治疗组 10 8例采用生理盐水 2 50 ml加奇诺宁 10 0~ 2 0 0 μg静点 ,每日 1次 ,治疗 14天为一疗程。可间隔3~ 5天 ,用 2~ 3个疗程。对照组 4 0例 ,采用常规治疗 ,给以维…  相似文献   
30.
宋志民  孙金凤 《山东医药》2000,40(24):52-52
糖尿病高血糖可有两种形式,一为空腹、餐后均有血糖升高,二为空腹血糖正常或微高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由此可见,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共性现象。只有血糖总体水平(包括空腹及餐后)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糖血病早期往往仅有餐后血糖升高,所以重视检查餐后血糖,也是防止漏诊的重要措施。餐后2小时血糖(PBG)以控制在4.5~7.8mmol/L为最佳状态,7.9~8.9mmol/L较好。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时,机体在较多时间内已超过上述水平。治疗不当的糖血病患者,进餐后高血糖状态持续的时间比空腹时正常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