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白内障的不同处理方式及远期疗效,寻找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最适宜的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06-06/2009-08于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晶状体摘除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50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方式。对术前晶状体混浊影响术中玻璃体手术操作或术中晶状体混浊加重无法进行玻璃体手术的患眼同时行晶状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晶状体超声乳化组(A组)和晶状体超声粉碎组(B组),各25例25眼。晶状体手术完成后,建立标准的巩膜三通道切口,进行前后段的玻璃体切除术,完全切除周边前段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部分病例同时行剥膜,部分患者同时行硅油填充术。手术结束后,根据视网膜情况决定是否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1,3,6mo的视力、前房反应程度、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情况、囊膜混浊情况和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术后均按常规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眼药水和短效散瞳剂,检测眼压和进行裂隙灯散瞳检查。结果:两组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晶状体囊膜完整。两组同时行硅油充填15眼。A组术后囊袋内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状体15例15眼。B组术后睫状沟内植入AcrysofNatural人工晶状体18例1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随诊3~22mo,乳化组手术后视力为光感3眼,眼前手动者10眼,0.1~0.3者12眼,粉碎组手术后视力为光感者4眼,眼前手动者10眼,0.1~0.3者11眼,差别无显著性(P>0.05);乳化组术后1,3,6mo后囊膜混浊逐渐增加,以后囊周边部及前囊膜为主,术后3~6mo,取硅油时后囊膜混浊不妨碍手术前后对眼底的检查,粉碎组术后2~4wk晶状体前囊膜混浊逐渐加重,术后3~6mo取硅油时14例均有严重的囊膜混浊,16例同时进行前囊膜切开术,差别有显著性(P<0.05);人工晶状体偏移程度:乳化组有4眼发生轻度偏移,粉碎组有10眼发生轻、中度偏移,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观察表明,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对混浊的晶状体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优于晶状体超声粉碎术。由于现有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多适用于囊袋内植入,符合生理解剖结构,其后表面的方边设计有利于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囊袋内的稳定植入,有利于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前房积血7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年龄分布、致伤物、并发症及治疗结果。方法对732例(732眼)前房积血进行分析。结果732例中,发病年龄以20~29岁最多;致伤原因以拳击伤最常见;并发症以外伤性瞳孔散大最多见;绝大部分患眼的视力可以在保守治疗的情况下恢复;732例中,视力恢复到0.6以上的为509例,占69.53%。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处理原则是仔细全面检查,在促进积血吸收的同时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一旦有并发症,要积极治疗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3.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FFA及视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婷  郝友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27-152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和视野检查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5例患者50只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等,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视盘部分或大部分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伴有相应的视野缺损。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眼底、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视神经管周围结构解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视神经管周围结构的解剖并为临床视神经管减压术及鼻窦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1)成人干性颅骨标本50个,观察和测量筛窦和蝶窦的形态和大小;(2)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湿性头颅标本15个,观察和测量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测量视神经颅内段的长度、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视神经颅内段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测量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的长度和直径;(3)选取6例经甲醛溶液防腐固定的完整成年无明显病变的成年湿性头颅标本,应用CT对筛、蝶窦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观察视神经管与筛、蝶窦的关系;然后将CT扫描后的湿性头颅标本利用工业用钢锯行筛、蝶窦的断面(6例)、水平断面(3例)、冠状断面(3例)解剖,层厚均为6 mm.将筛窦、蝶窦、视神经管的CT扫描图像和相对应的解剖断面标本进行对比、观察.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男性与女性湿性颅骨标本的测量值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全筛窦前后径(39.02±4.89)mm,前部横径(12.26±2.12)mm,前筛窦上下径(11.89±2.56)mm;蝶窦前后径(24.08±4.87)mm,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1.23±0.56)mm;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54.33°±7.89°;视神经颅内段的长度(9.91±2.89)mm,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59.89°±4.79°,视神经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14.26±3.23)mm;眼动脉在管内段的长度(5.38±1.87)mm,眼动脉外径(2.18±0.37)mm.男性与女性间的视神经颅内段长度(t=0.25)、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方之间的夹角(t=0.71)、视神经颅口处两侧视神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t=0.57)、蝶窦中部外侧壁与颈内动脉的距离(t=0.29)、眼动脉起始处与颈内动脉的夹角(t=0.99)、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段的长度(t=0.50)、眼动脉外径(t=0.52)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切开视神经管内侧壁时,在蝶窦内切开的深度不宜超过13 mm,否则有可能损伤颈内动脉并引起大出血;(2)在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时,穿破前部筛窦的左右深度不宜超过15 mm,上下不宜超过12 mm,否则易穿破到对侧筛窦或向上穿破颅底进入颅内;(3)应特别注意保护眼动脉,防止眼部缺血和失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粒径透明质酸注射对皮肤坏死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通过兔耳U形组织切除方法构建皮瓣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450μm粒径透明质酸(观察A组)和900μm粒径透明质酸(观察B组),术后1、3、5 d,分别观察皮瓣颜色、温度及坏死面积,并对不同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450μm粒径和900μm粒径透明质酸注射,均可导致皮肤坏死,其中采用900μm粒径透明质酸注射而导致的坏死面积更大,皮肤温度更低。结论兔耳U形组织切除方法可以成功构建透明质酸导致皮肤坏死模型;采用900μm粒径透明质酸注射更容易诱发皮肤的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 年4 月至2009 年6 月于烟台山医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 例135 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观察6 个月~3 年.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的前房角为关闭状态,N Ⅱ~N Ⅳ(Scheie 房角分级法),前房角宽度为0 °~20 °,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 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在20 mm Hg 以内.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 个月~3 年,眼压持续稳定,术后一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 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 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对96例(147只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及对照组行VEP及视野等检查。结果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VEP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且异常程度越明显,预后越差。结论VEP检查可大大提高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率,并对其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为经眶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颅骨标本50个,观察视神经管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测量视神经管各壁的长度及视神经管颅口、眶口的垂直径和横径并计算截面积.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尸头15个,观察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管内段视神经及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长,长度为(10.71±2.12)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截面积为(25.84±5.43)mm2,视神经管颅口呈横椭圆形,截面积为(24.86±4.37)mm2.结论:(1)视神经管减压术应全程打开视神经管内壁;眶口的减压应充分.(2)管内段视神经鞘膜应否切开应根据情况而定,切开应避开视神经的营养血管,以切开鞘的内上壁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237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VEP及视野检查,对其视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7例糖尿病患者474只眼中有198只眼(41.8%)发生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其病变发生率与病程长短有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不成比例。结论: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发生率高,是影响视力和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眼底荧光造影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比较全身麻醉、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和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骨科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3组:全身麻醉组(G组)、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NL组)和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组(NS组)。记录基本生命体征及麻醉药物用量,应用Ramsay评分评定苏醒即刻、苏醒后5min和出手术室时的镇静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苏醒即刻、苏醒后5min、出手术室和术后24h的镇痛水平。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5天的认知功能,并记录术后进食时间(h)及下床活动时间(d)。结果 G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显著高于NL组(P<0.001),NL组显著多于NS组(P<0.001)。麻醉完成后10min,G组(P=0.003)和NL组(P=0.007)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NS组,而苏醒即刻和苏醒后5min,G组的MAP显著高于NL组和NS组(P=0.005;P=0.016)。苏醒即刻,G组的心率(HR)显著高于NS组(P=0.015)。麻醉完成后5min、10min、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和出手术室5个时间点,G组和NL组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显著低于NS组(P<0.05)。苏醒即刻,G 组的Ramsay 评分显著高于NS 组(P<0.05),而VAS 评分显著高于NS 组(P<0. 05)。术前1 天和术后第5天,3组间MMSE 和MoCA 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均P>0. 05)。G 组术后进食时间(h)显著长于NS 组(P=0.048)和NL组(P=0.012)。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神经阻滞联合基础麻醉可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对患者意识影响轻微,明显提早了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促进了患者术后早期的临床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