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21.
目的:比较炎性疼痛小鼠脑内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的表达变化,以及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的镇痛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3—01/12—20在第四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138只小鼠足底注射甲醛溶液诱导炎性痛。①用54只小鼠放射免疫分析及54只小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脑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的变化(升高表示疼痛增强)。②3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3mL;SC-560组灌胃SC-560(环氧合酶1选择性抑制剂)300μg/kg;NS-398’组灌胃NS-398(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150μg/kg;吲哚美辛组灌胃吲哚美辛(低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300μg/kg;以上各组灌胃1次/d,连续2个月。NS-398+SC-560组前1个月灌胃NS-398300μg/kg,后1个月灌胃SC-560150μg/kg,1次/d。应用行为学测定各组动物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表示热痛敏感性下降)。结果:①甲醛溶液注射前、后环氧合酶的表达:108只小鼠环氧合酶2在注射后12h,3d升高显著(P&;lt;0.05),环氧合酶1在注射后14d,30d,60d升高显著(P&;lt;0.05)。在整个观察时限内环氧合酶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②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注射甲醛溶液的30只小鼠均出现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NS-398+SC-560组反应时间明显较长。NS-398组动物在注射后1,12h,1,3d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问明显延长。SC-560组动物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改变。吲哚美辛组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明显短于NS-398+SC-560组而长于SC-560组。结论:与单纯使用环氧合酶1或环氧合酶2抑制剂相比,早期应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结合后期应用环氧合酶1抑制剂对炎性痛有更好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七氟醚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3.0~3.5月龄,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DC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对照组(DC组)、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NDS组)和糖尿病缺血-再灌注七氟醚后处理组(DS组),每组8只。采用栓线法和链脲佐霉素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和糖尿病大鼠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进行大鼠神经缺损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tin-1,Ang-1)蛋白含量。结果DC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高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低于NDC组(P0.05);N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N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NDC组(P0.05);DS组神经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低于DC组,Ang-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DC组(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可加重神经缺损,增大脑梗死体积,减少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可减轻神经缺损,减小脑梗死体积,增加Ang-1蛋白含量;七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ng-1蛋白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可缓释包裹左旋多巴/苄丝肼微球对异动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模型,制模成功的PD大鼠模型接受左旋多巴(25mg/kg)/苄丝肼(12.5mg/kg)腹腔注射21 d制作异动症大鼠模型.将异动症大鼠分成普通剂型组(n=13)和微球组(n=13)两组.普通剂型组给予普通剂型左旋多巴/苄丝肼皮下注射(按体质量左旋多巴12 mg/kg、苄丝肼15mg/kg),微球组给予等剂量包裹左旋多巴/苄丝肼微球皮下注射.分别于治疗第1、5、10、15和第20天,在大鼠腹腔注射阿扑吗啡后计数其旋转圈数,并于治疗3周后对大鼠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包括上肢、口面部和轴性3部分).另设PD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各13只.以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区△FosB、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区磷酸化Tau蛋白阳性细胞水平.结果 普通剂型组大鼠在治疗后的第1、5、10、15和20天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圈数分别为221±34.4、180±25.4、123±17.3、91±13.1、84±10.7,微球组大鼠的旋转圈数分别为223±35.1、172±26.8、131±18.7、97±14.9、82±10.5,两组各时点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组大鼠轴性AIM、上肢AIM、口面AIM评分分别为6.5±0.9、4.1±0.5、5.8±0.7,均低于普通剂型组大鼠(分别为10.3±1.9、6.3±0.9、8.2±1.2)(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普通剂型组大鼠纹状体△FosB水平[(620.7±48.3)%]高于PD组[(290.2±31.5%)](t=2.11,P<0.05),但低于微球组[(320.5±32.8)%](t=4.56,P<0.01).普通剂型组纹状体区磷酸化Tau蛋白水平[(340.4±27.1)%]高于PD组[(130.4±21.5)%](t=2.67,P<0.05),微球组[(134.6±14.1)%]低于普通剂型组(t=4.13,P<0.01).免疫组化结果示,普通剂型组大鼠纹状体区磷酸化Tau蛋白阳性细胞指数为(14.6±2.3)×104,高于PD组[(6.9±1.1)×104](t=3.98,P<0.01),微球组[(7.2±1.1)×104]明显低于普通剂型组(t=3.76,P<0.01).结论 微球治疗减轻了异动症大鼠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可缓释包裹左旋多巴/苄丝肼微球通过影响Tau蛋白/△FosB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改善了异动症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探讨EPC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规律及脑心通胶囊对外周血EPCs数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脑梗死A组30例和脑梗死B组30例.另设同期神经内科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阿司匹林常规治疗,B组给予阿司匹林+脑心通治疗,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采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 (1)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24 h)外周血EPCs数量[(22.24±0.10)个/100万个细胞]与对照组[(36.00±0.09)个/100万个细胞]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EPCs数量逐渐回升,至第7天已恢复至正常水平.(2)脑梗死急性期NIHSS改善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变化呈正相关(r=0.730,P<0.01).(3)B组治疗第14天,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41.40±0.18)个/100万个细胞]明显高于A组[(32.80±0.12)个/100万个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呈“U”型的动态变化规律.外周血EPCs数量回升明显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外周血EPCs数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开放吸痰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只Beagle犬,利用油酸建立犬ARDS模型,稳定30min后随机进行两组吸痰,SI组吸痰后立即予以一次SI。非SI组吸痰后不予SI。利用ELISA方法检测非SI组及SI组在使用油酸成模前、成模稳定后、吸痰后1h和4h时间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g/ml)、白介素1β(IL-1β)(pg/ml)、白介素6(IL-6)(pg/ml)、白介素10(IL-10)(pg/ml)的水平。结果:Beagle犬经油酸成模后,各类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特别是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较使用油酸成模前均显著升高(P〈0.01);与此同时,与单纯吸痰(非SI组)相比而经吸痰和控制性肺膨胀(SI组)后,上述细胞因子均有下降(P〈0.05),并且这种作用随着吸痰后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延长。结论:SI能改善ARDS开放吸痰后肺的氧合指标,改善肺顺应性的分子基础可能是改善组织(特别是心肺组织)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26.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发生率、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并进行统一帕会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n(H-Y)分级评分.根据UPDRS Ⅳ记录患者有无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结果 122例患者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其中15例(12.3%)合并异动症,41例(33.6%)合并症状波动.异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发病年龄(OR=0.907,P<0.01)和左旋多巴总量(95%C/1.000~1.004,OR=1.002,P<0.05);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发病年龄(OR=0.922,P<0.05),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OR=1.234,P<0.05),左旋多巴总量(95%CI 1.002~1.008,OR=1.005,P<0.01)和H-Y分级(OR=1.869,P<0.05).结论 本组患者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发生率均低于欧洲调查结果,每日左旋多巴总最是异动症及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添加其他药物辅助治疗而减少左旋多巴用量,可以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6-OHDA单侧毁损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基底节内大麻素受体1(CBR1表达特点,探讨其与PD的关系。方法:6-OHDA两点法立体定向单侧前脑内侧束(MFB)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底节内CBR1的表达水平。结果:IHC显示CBR1在大鼠基底节内广泛表达,PD组患侧纹状体(CPU)和苍白球(GP)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均P〈0、01);但PD组患侧黑质网状部(SNr)CBR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同IHC一致:PD组患侧CPU内CBR1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PD时基底节内CBR1系统信号传导改变可能对PD的病理生理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8.
锡林郭勒盟草原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毛莨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少数民族特用品进行调查整理。以利天然资源的合理应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水溶性Aβ25-35损伤体外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钙离子机制。方法:应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分析法研究细胞活性的改变,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 相对变化。结果:用MTT分析法发现10μmol/LAβ25-35、10μmol/LAβ25-35+5μmol/L硝苯地平、10μmol/LAβ25-35+10μmol/L硝苯地平3个实验组的细胞活生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4.5%、25.1%和11.0%;预加10μmol/L硝苯地平可有效地阻Aβ25-35所致的细胞活性下降。0.1、1、10、20和30μmol/L不同浓度的Aβ25-35可致胞内离子浓度分别升高约6.4%、6.4%、62.2%、69.3%和107.5%,呈一剂量依赖性。预加Aβ25-351min后可以增强氯化钾升高细胞内钙离子的程度。上述两种作用依赖于细胞外钙离子,同时可被L-电压门控钙通道特异性阻断剂硝苯地平所拮抗。结论:水溶性Aβ25-35作用早期可以破坏神经经细胞的钙离子稳态,使细胞对外界生理性或闰理性刺激敏感度增强,空易遭受损伤。  相似文献   
30.
黑质注射脂多糖致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 3组和对照组D ,取各组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组织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该部位的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 :A、B、C 3组纹状体、黑质部位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并持续降低 ,较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纹状体、黑质部位 5 羟色胺含量仅有一过性变化。结论 :黑质内注射脂多糖能使纹状体、黑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