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 MAPK、PI3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 (PD)、LY294002 (LY)对乏氧照射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周期、VEGF和EGFR蛋白表达及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ASPC-1细胞分成常氧组、乏氧组、PD乏氧组、LY乏氧组和PD+LY乏氧组及各自照射组;PD98059终浓度为25 μmol/L, LY294002终浓度为20 μmol/L.乏氧组乏氧时间为24 h,照射组接受4 Gy单次照射,乏氧照射组在乏氧情况下进行照射.用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术以及成克隆分析法对ASPC-1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常氧情况下ASPC-1细胞VEGF、EGFR蛋白均有表达,ASPC-1细胞乏氧培养后VEGF、EGFR蛋白表达量增加,应用PD98059或(和)LY294002后乏氧VEGF、EGFR蛋白的表达量较单纯乏氧组降低, LY乏氧组或PD+LY乏氧组VEGF表达蛋白量较PD乏氧组减少.乏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较常氧组降低,LY乏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较PD乏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1, P=0.053.照射组间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21, P=0.000 5,LY乏氧照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低于PD乏氧照射组,PD+LY乏氧照射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低于单独应用组.结论: MAPK、PI3K传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LY294002可降低乏氧后ASPC-1细胞VEGF、EGFR蛋白表达及乏氧照射后细胞克隆形成率,ASPC-1细胞乏氧后PI3K传导通路的激活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脊椎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体会:附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转移性肿瘤在所有转移性肿瘤中,仅次于肺和肝脏的转移,居第三位〔1〕。而转移至脊椎的又占骨转移的69.5%〔2〕。由于脊椎转移瘤常引起剧痛,活动受限,甚至引起截瘫症状,故在临床中应予足够重视。脊椎转移瘤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诊断手段,达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的目的。1 一般资料自1973~1995年22年中,我科共收治脊椎转移瘤37例,占同期收治163例脊椎肿瘤的22.2%。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9~73岁,平均46.4岁。40岁以上25例,占67.6%。其中胸椎18例(48.6%),腰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I型(HIV-1)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及其各细胞亚群:纯真细胞(TN)、中心记忆细胞(TCM)和效应记忆细胞(TEEM)的增殖和消亡情况。方法观察2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大于12个月的HIV-1感染者,以16例健康者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tT淋巴细胞CD45RO和CD2,的表达情况,把CD4细胞分为TN(CD45RO—CD27+)、TM(CD45RO+CD27+)和TEM(CD45RO+CD27-)三个亚群。以Ki-67抗原的表达代表细胞的增殖,AnnexinV检测阳性代表细胞的消亡,比较HIV-1感染组和健康组CD4细胞及其各个亚群增殖和消亡的情况。结果健康组(n-16例)CD4细胞增殖率为(O.36±0.24)%,各亚群增殖率分别为Tw(O.07士0.05)%,TcM(O.57±0.52)%和TEM(O.40±0.39)%;CD4细胞消亡率为(6.30土2.41)%,各亚群消亡率分别为TN(4.43士2.21)%,1rcM(6.58±2.50)%和T巳Ⅵ(12.47--4-8.98)%;与之相比,HIV-1感染组(n=23例):CD4细胞增殖率为(2.93±2.72)%(z=-4.511,P=0.000),各亚群增殖率:TN(0.524-0.42)%(z=-4.785,P=0.000),TcM(5.55±5.07)%(z=--4.241,P=0.000)和TEM(4.53±5.20)%(z=-3.884,P=0.000);CD4细胞消亡率为(23.59±16.27)%(z=-3.883,P=0.000),各亚群消亡率:TN(17.25±15.80)%(z=-2.227,P=0.026),TcM(25.16±16.55)%(z=-3.940,P-0.000),TEM(29.56±16.77)%(z=-3.626,P=0.000)。与健康组相比,HIV-1感染组CD4及其各细胞亚群增殖率和消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健康组相比,HIV-1感染者CD4细胞及其各个亚群细胞消亡和增殖有明显增加,细胞进入高速更新的状态,纯真细胞亚群和记忆细胞亚群组成比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4.
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萌  刘意  李英丽  金振野 《山东医药》2009,49(31):77-7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9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组及序贯组,分别行同期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 同期组1、2、3a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序贯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序贯组,但P〉0.05。结论 同期放化疗能够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电化学发光法(ECL)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原抗体时确定HIV抗体临界值指数(COI)阳性诊断阈值的方法,为HIV诊断替代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ECL法筛查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经补充实验明确诊断结果的病例424例,比较筛查ECL值与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ECL检测HIV抗体的能力。结果以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9,此时COI cutoff值为71.23,灵敏度为86.6%,特异度为75.9%,约登指数为0.63,100%特异性时COI值为293.3;以补充实验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7,此时COI cutoff值为17.7,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92.7%,约登指数为0.89,100%特异性时COI值为118.5。结论建议以HIV抗体补充实验结果为标准,采用HIV诊断阳性率为100%时的COI值为ECL法的HIV抗体诊断阈值,高于此值者,可直接诊断为HIV阳性。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PCR荧光探针法、培养法、胶体金法和酶联法检测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及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的阳性检出率,评价不同检测方法检测4种生殖道病原体的结果差异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分泌物1 738例、血液标本227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检测,并同时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淋球菌;胶体金法检测沙眼衣原体;ELISA法检测单纯性疱疹病毒-2抗体,对PCR荧光探针法及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8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解脲脲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38.7%(185/478)]略低于培养法检测阳性率[39.96%(191/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4例PCR荧光探针法和胶体金法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7.34%(48/654)]高于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3.21%(2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79例PCR荧光探针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淋球菌中,PCR荧光探针法检测阳性率...  相似文献   
28.
纳米金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经表面修饰后获得生物成像、光热治疗、靶向药物输送等能力,在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当前纳米金在肺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了纳米金的特性及其在分子成像、光热治疗、药物输送等肺癌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石片中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胆瓣石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Sino Chrom ODS-BP柱(4.6mm×200nm,5V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浓度分别在0.2828-4.242ug·mL^-1、1.212~18.18ug·mL^-1、0.4880~6.720ug·mL^-1和0.3252--4.878u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0.9999、0.9998、0.9997、0.9996;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8%、100.4%、100.0%和100.196。RSD分别为0.6%、0.4%、0.8%和0.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利胆排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