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579篇
内科学   23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840篇
预防医学   43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90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9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从中国全社会角度出发,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类药物(雷珠单抗、阿柏西普)与激光光凝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成本-效果。方法构建Markov模型,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已发表文献和医院调研获得3种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健康效用及成本数据,对各干预措施下患者终身的疾病转归、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及成本进行长期模拟。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激光光凝相比,雷珠单抗的ICER值为61174元·QALY^-1,阿柏西普的ICER值为138232元·QALY^-1,均小于我国3倍人均GDP(59660元,2017年),抗VEGF类药物具有经济性。比较雷珠单抗与阿柏西普,雷珠单抗QALY更高成本更低,占绝对优势。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雷珠单抗、阿柏西普与激光光凝相比,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方面均具有成本-效果;其中雷珠单抗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方面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2.
23.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西药治疗虽然对病情控制效果显著,但容易反复,并且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常伴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皮炎等不良反应。笔者根据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相关理论的整理认识,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脾虚湿浊内阻”是痛风发作的病机关键,治疗重视究其本,将健脾燥湿法应用于疾病分期的全过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4.
采集的PBSC悬液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冻存组和PBMNCs冻存组两组冷冻于-80℃保存。1个月后42℃复苏后,加入各种细胞因子(IFN-γ、IL-2、抗CD3单抗)诱导培养成CIK细胞,观察培养的细胞总数、培养总时间及细胞表型鉴定。经14~21d培养后,两组诱导扩增的CIK细胞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培养总时间上,PBMNCs冻存组为15.2±0.92d,干细胞悬液组为18.2±2.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鉴定两组CIK细胞均可见总T细胞、CD8+T细胞、CD3+、CD56+细胞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通过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单个核细胞时留取部分悬液冻存后复苏进行CIK细胞培养,可以获得有效的细胞输注数量,同时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减少患者细胞采集时的痛苦和大量血液成分的丢失。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共50例,对所有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每日疼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每日疼痛次数减少(P<0.01),疼痛时间缩短(P<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82.8±3.9)分。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手助腹腔镜下脾全切除术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4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基因型为Ib型)合并脾亢患者,行手助腹腔镜下脾全切除术,待脾亢改善3个月后,予以Peg-IFNα-2α135μg或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800~1 200 mg/d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抗病毒期间,第1、2、4、6、8、12周随访,之后每4周随访1次,停药后继续观察24周。治疗及随访期间观察HCV RNA水平、血常规、肝功能及抗病毒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丙型肝炎肝硬化(基因型为Ib型)合并脾亢患者行手助腹腔镜下脾全切除术后,给予Peg-IFNα-2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67.39%(31/46)。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手助腹腔镜下脾全切除术改善脾亢后予以PegIFNα-2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有较好的SVR,从而延缓了丙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比较挥发油不同加入方式(直接加入法、微乳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对止痛凝胶贴膏剂的影响,确定该制剂中挥发油的最佳加入形式。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赋形性为指标,比较凝胶贴膏剂基质的物理性质;以阿魏酸和藁本内酯为指标成分,比较挥发油3种加入方式对止痛凝胶贴膏剂中指标成分体外释放度的影响;以挥发油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与空白基质比较,挥发油的加入降低了基质的黏附力,但对赋形性无影响;挥发油以直接加入法、微乳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方式加入时,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中阿魏酸的24 h累计透过量分别为563.45,419.50,454.40μg·cm~(-2),藁本内酯依次为871.40,550.07,792.60μg·cm~(-2);与β-环糊精包合物法、直接加入法相比,微乳法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稳定性最佳。结论:挥发油的加入对止痛凝胶贴膏剂基质的物理性质、体外释放量及稳定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微乳法对基质的黏附性影响较小、稳定性较佳,但该方式有效成分的体外累计透过量不及直接加入法和β-环糊精包合物法制备的止痛凝胶贴膏剂。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上颌全口义齿及承托区组织受力情况。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对上颌全口义齿中切牙不同排列位置的六种工况,进行了应力和位移的计算和分析。结果在中切牙切缘施载的情况下,各种工况牙槽嵴顶区的压应力均由中线向远中越来越小,随着人工牙位置的唇侧移位,牙槽嵴唇侧压应力值渐趋增大;此时,牙槽嵴舌侧基托有离开组织面向下翘曲的较大的位移发生,这也是牙槽峭舌侧吸收小于唇侧的原因之一。结论承托区组织的受力情况主要与加力点有关,而与人工牙的倾斜角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检测牙周袋内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同源性,探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伴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分别收集其龈下菌斑样本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本,提取细菌DNA,PCR检测样本中的P.g16S rDNA基因,扩增产物行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龈下菌斑中的P.g16S rDNA基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P.g16S rDNA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牙周致病菌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牙周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炎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0.
牙周致病菌在冠心病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牙周致病菌在冠心病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情况,及冠心病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患冠心病并伴有CP患者的龈下菌斑,采用Chelex-100法提取细菌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伴放线菌嗜血菌(Haemophi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H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五种牙周炎相关致病菌。结果:44例冠心病患者的龈下菌斑中各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Pg 19(43.18%)、Ha 9(20.45%)、Pi 27(61.36%)、Fn 38(86.36%)、Tf 41(93.18%);轻度CP患者1例,Fn 1例(100%);中度CP患9例,其中Pg6(66.67%)、Ha 2(22.22%)、Pi 7(77.78%)、Fn 9(100%)、Tf 8(88.89%);重度CP患者34例,其中Pg13(38.24%)、Ha 7(20.59%)、Pi 20(58.82%)、Fn 28(82.35%)、Tf 33(97%)。结论:Tf、Fn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中CP的发病和进展可能有其特定的细菌学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