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 调研小肠镜在中国的应用状况,为小肠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抽样调查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并于5月1日至7月31日在广东省进行预调查,收集和反馈问题。2017年8月30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中国大陆地区开展抽样调查研究。通过电子和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各医疗单位发送并收集数据。本研究共调查医院385家,接受应答者373家,数据缺失者7家,实际分析数据366家(95.1%)。分析开展小肠镜诊治的医院情况和小肠镜医师基本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对东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受调研单位中拥有小肠镜的占47.0%(172/366),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89.5%(154/172)。拥有独立小肠镜操作间的占65.1%(112/172),拥有用于小肠镜检查X线的单位占48.8%(84/172)。共有124名专业的小肠镜医生,女性占42.7%(53/124);中高级职称者占40.3%(50/124);医师年龄集中于31~40岁和41~50岁。43.0%(74/172)的单位仅有1~2名小肠镜操作医师, 各单位年操作小肠镜诊断例次≤50例次者占51.2%(88/172),治疗例次少于10例次者占51.7%(89/172)。15.3%(19/124)小肠镜医师未接受正规培训。东部地区拥有小肠镜的单位数量[111(51.6%) 比61(40.4%),P = 0.034]和小肠镜医师的培训方面(P = 0.031)优于中西部。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各单位小肠镜年诊疗例次偏低、小肠镜医师相对缺乏。开展规范化的小肠镜培训是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内镜对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方法:运用双气囊电子内镜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检出82例小肠肿瘤,占本组病例32.41%,以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腹胀症状较多,而慢性腹泻、呕吐及不全性梗阻症状比例稍低。82例肿瘤患者中检出44例间质瘤,其中29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血管瘤12例;管状腺瘤8例;平滑肌瘤、B细胞性淋巴瘤各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瘤、转移性黏液癌各2例;黑色素瘤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部分患者术中再行全小肠检查,4例发现病灶为多发,占6.66%。结论:双气囊电子内镜可提高小肠肿瘤的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在双气囊内镜(DBE)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前瞻性将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未行麻醉处理(A组)、TCI静脉泵输注丙泊酚(B组)和PCA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c组)3组,每组40例。比较3种麻醉方法应用于DBE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价。结果B组和C组患者耐受性较好,操作成功率均为100%。明显优于A组的80%(12/40,P〈0.01)。A组和B组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在操作过程中波动较大,而C组患者则较为平稳。B组和C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67.5%(27/40)和72.5%(29/40)。明显高于A组的37.5%(15/40.均P〈0.01)。C组与B组比较,内镜到达深度更远,操作结束后离院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PCA技术应用于DBE检查中.可满足患者在不同时刻的个体化镇痛需要,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能与操作者进行交流及配合变换体位.降低操作风险.提高双气囊内镜的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24.
不同年龄胃溃疡内镜及组织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溃疡是消化界公认的胃癌前疾病之一。通过内镜能较好的评估胃溃疡性质,这对正确处理和早期诊断胃癌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各年龄组胃溃疡分布、内镜特点与组织学改变关系,我们回顾性分析了678例胃溃疡胃镜与组织学等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前后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前后进行食管测压,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及其与扩张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7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并在确诊后行气囊扩张。17例扩张治疗前、治疗后3天以内及3月,10例治疗后1年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1)扩张后患者的下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P〈0.01)。(2)扩张后3天及3月LESP  相似文献   
26.
功能性便秘盆底肌功能紊乱的动力学特点及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功能性便秘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进行肛管动力学检查 ,了解其动力学特点 ,探索非药物治疗肛直肠动力异常所致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本病患者 ,行 2 4小时不透X线标志物胃肠道通过时间(GITT)及肛肠测压 ,选择生物反馈治疗 ,疗程 1月 ,每周 2~ 3次。结果  2 4小时GITT :钡条排除率 2 0 2 %。肛肠测压 :直肠感知阀值增高 ,最大耐受量增大 ,肛直肠抑制反射阀值提高。直肠电和盆底肌电评估 :均出现腹前斜肌—盆底肌的矛盾运动 ,且收缩幅度明显降低。生物反馈治疗后便秘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 0 8± 0 3提高到 3 8± 1 1,其中 10例患者随访 1年 ,8例每周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治疗后全部患者盆底肌与腹前斜肌矛盾运动消失 ,且运动幅值增加 >5 0mmHg。 结论 功能性便秘盆底肌功能紊乱患者存在肛直肠动力异常 ,有腹前斜肌与盆底肌的矛盾运动。生物反馈治疗后矛盾运动消失 ,每周排便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27.
李菊兰  万苹  朱戎 《罕少疾病杂志》2004,11(6):24-24,32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骨髓移植术后发生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31~45岁。原发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例。4例均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分别于移植后第3、7、10、15天出现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各1例,暗红色血便2例。胃肠镜见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予洛赛克、立止血、思密达等治疗,效果艮好。结论 骨髓移植术后应常规用抑酸及粘膜保护剂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8.
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苹  范红 《云南医药》1997,18(5):370-371
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万苹范红龙毓灵耿嘉蔚为探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药物疗效。笔者对照加贝酯和一般常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加贝酯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共7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994年1月~1996年7...  相似文献   
29.
目的海洛因成瘾者常伴腹痛、胸部不适、反酸、反食等症状,是否存在食管运动功能紊乱有待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海洛因或瘾者41例。按年龄及性别配对41例健康对照组,采用PCPolygrafHR高分辨多通道灌注测压系统对82例研究对象进行食管动力的研究。测量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压力(LESP)、松弛率(LESR)、近端收缩压(NSP)、远端收缩村(FSP)等指标,并分析不同的吸毒年限、吸嗜方式、吸嗜量对食管动力的影响。结果海洛因成瘾者LESP、LESR与正常组相比(P<0.05),且病理性蠕动多峰波或双峰波、同步收缩比例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嗜量越大对食管动力损伤越大;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海洛因对食管运动功能的损害明显大于香烟、烫吸方式。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存在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因此,其中吸嗜量、吸嗜方式与食管动力学指标异常有关系,在戒断康复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0.
医学是实践性学科,要求临床医师除了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要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第一步,也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和形成比较重要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