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在老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10月在6家滁州市基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60~75岁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基层医院采用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患者每日测量的血压进行监测、管理,并以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作为移动医疗远程诊疗平台,针对血压控制不稳、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指导;对照组则在基层医院采用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自行在家中每日测量血压,常规定期门诊随访(每2周1次门诊就诊),均为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均达标.管理后对照组收缩压降幅(23.4±11.8)mmHg,观察组收缩压降幅达(27.7±8.4)mmH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舒张压降为(78.3±6.2)mmHg,观察组降为(76.1±4.7)mmHg,较管理前舒张压均下降(P<0.05);管理后的舒张压降幅对照组为(13.0±9.0)mmHg,观察组为(15.2±8.2)mmHg,两组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12分的占90.0%,92%患者对诊疗过程满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移动医疗管理老年高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即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且结果显示明确的冠状动脉病变,并选择即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其中经桡动脉穿刺途径即桡动脉组134例,经股动脉穿刺途径即股动脉组427例。分析和比较两组靶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疗效和并发症,并随访术后1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男性患者和吸烟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股动脉组(P<0.01)。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3.3%,与股动脉组(9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桡动脉组病变血管的血运重建率为81.8%,低于股动脉组(93.4%),P<0.01。而且桡动脉组成功PCI者中慢性闭塞病变所占的比例(9.5%)也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7.3%),P<0.05。但桡动脉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且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1)。术后1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近期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较少。对于复杂病变选择经股动脉PCI可能优于经桡动脉途径。  相似文献   
123.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在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者疑似冠心病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结果:63例成功接受,成功率92.7%,过程顺利,无冠脉开口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临床效果好,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35例,关托洛尔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及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卡维地洛治疗改善患者运动耐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一种以STM32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心电记录分析系统。根据当前心电图机与动态心电仪Holter的应用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外形小巧、性能高、兼具心电图机与Holter功能的智能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实现了对高频和超低频心电信号的采集,与计算机分析系统之间通过隔离USB2.0通讯和GPRS远程通讯实现了高速有效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26.
背景:运动可通过增强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及胰岛素活动,来调节葡萄糖内环境。明确这些复杂过程的分子机制将无疑为治疗提供更多的靶向,也为认识这些复杂的生理过程提供最基本的知识。 目的:综述运动诱导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分子信号机制。 方法:以“骨骼肌,运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葡萄糖摄取,葡萄糖运载体4”为中文检索词,以“skeletal muscle, exercise, AMPK, glucose uptake, GLUT4”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11年11月前发表有关运动诱导骨骼肌信号机制的研究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共保留3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运动/收缩和胰岛素是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最有效的和生理相关的刺激,运动诱导的信号机制代表着糖尿病治疗药物学靶点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运动是通过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来改善葡萄糖内环境的,而运动诱导的葡萄糖摄取是有多种信号途径来介导的,包括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非典型蛋白激酶C、钙调节依赖蛋白激酶及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000的Akt底物等。这些骨骼肌信号机制通过刺激葡萄糖运载体4活动增加来调节葡萄糖的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