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8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发展基于颞骨火棉胶切片的突变基因定位方法。方法 选取5例PCR证实具有线粒体DNA(mtDNA)4977缺失的老年性聋颞骨切片,5例对照颞骨切片无mtDNA4977缺失。应用作者首先发展的颞骨火棉胶切片原位杂交技术进行mtDNA4977缺失的定位研究。结果 5例PCR证实具有mtDNA4977缺失的老年性聋颞骨切片中,3例经原位杂交获得代表mtDNA4977缺失的阳性信号,分布于耳蜗、内听道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中。5例对照颞骨中未见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耳蜗是由多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组成,火棉胶切片的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定位特殊基因或基因变化于耳蜗内特定的细胞群,为在分子细胞水平研究聋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病情况,分析SARS在武警部队医院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为进一步提高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线粒体DNA突变与遗传性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线粒体DNA研究方法的限制,线粒体DNA突变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核遗传病的认识。近年来由于PCR及分子杂交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线粒体疾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简要综述了线粒体DNA突变与多种遗传性耳聋症的最新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介绍用于颞骨病理学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方法所有颞骨火棉胶切片均来自解放军总医院颞骨库,基于颞骨火棉胶切片的DNA提取、PCR扩增、原位杂交、原位PCR和免疫蛋白染色技术被用来研究老年性耳聋的分子病理机制.结果除了原位PCR技术,基于颞骨火棉胶切片的DNA提取、PCR扩增、原位杂交和免疫蛋白染色技术均取得了可接受的、有用的结果来帮助解释老年性耳聋的机制.结论存档的颞骨标本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加以利用可以揭示各型耳聋的分子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NSHL)家系中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所占比重以及母系遗传的统计学规律。探讨mtDNA突变与遗传性聋的关系及突变在这类家系及散发感音神经性聋(SNHL)中的发生率。方法:收集遗传性NSHL家系29个,行家系调查;对家系进行形式遗传学分析、分离分析;采取外周血,从白细胞中抽取DNA;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tDNA(nt)1555^G、7445^G、3243^G点突变;行mtDNA 12SrRNA,tRNA^Leu(UUR)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多重PCR检测示mtDNA突变家系12个;形式遗传学分析确定为显性遗传不规则外显的家系,mtDNA突变率高;分离分析结合mtDNA突变检测示:母系遗传不具有常染色体遗传基因分离比。经测序证实,12个家系具有mtDNA突变;形式为:1555^G突变家系10个,7445^G突变家系2个,未发现3243^G突变家系。结论:母系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及隐性遗传基因传递分离比有差异;mtDNA突变在NSHL中占较高比例,主要形式是1555^G及7445^G突变。在散发病例中发生率很低;7445^G结合1555^G点突变筛查对SNH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多重PCR法是mtDNA多基因突变位点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6.
五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报导了5个药物性耳聋家系。耳聋患者大都有明确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研究小组赴当地访问了五个家系共28名成员。对所有受访者进行了全身体检.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其中有12人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图为高频曲线型中的高频陡降型为主,未见其他系统的异常改变。遗传图谱分析显示。五个家系均符合母系遗传特征。提示为线粒体遗传方式。五个家系共采集了23名成员的静脉血样,这些临床资料的收集,为我们下一步进行致聋基因突变的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遗传因素是非综合征型聋常见的致病原因。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日臻成熟,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耳聋的临床实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普及有助于耳聋的早期发现,耳聋基因筛査和诊断的普及有助于明确其病因,临床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则有助于耳聋的早期干预。至今发现的非综合征型聋的致病基因有110个,鉴定其致病基因在临床上仍存在很多挑战。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开展,对耳聋基因检测和数据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指南阐述了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人群发病率、致病基因谱、遗传方式、疾病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基因型-表型对应关系、基因诊断、治疗和干预,以及耳聋预防和再发风险评估等关键问题,为遗传咨询师、临床耳科医师及基因检测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从分子遗传学水平探讨徐州市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方法 采集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共354例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血样,提取DNA,利用SNPscan技术对其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检出率及突变形式.结果 354例患者中共165例(46.61%,165/354)检出GJB2或SLC26A4基因致病突变,其中108例(30.51%,108/354)检出GJB2基因突变,50例(14.12%,50/354)为复合杂合突变,58例(16.38%,58/354)为纯合突变,其中235delC基因纯合突变54例;57例(16.10%,57/354)检出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37例(10.45%,37)354,纯合突变20例(5.65%,20/354),均为919-2A>G纯合突变.结论 GJB2及SLC26A4基因为徐州地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人群中的常见致病基因,235delC为GJB2基因突变主要形式,919-2A>G为SLC26A4基因突变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9.
老年性聋遗传易感性候选基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聋成为人类常见的听力疾病。老年性聋也称作年龄相关性聋,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的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中国老年人中,老年性聋的患病率分别为65~69岁1.6%,70~74岁3.2%,75~79岁7.5%,≥80岁14.9%。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疾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检测1例罕见的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病例的病理及亲本来源,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胎儿与葡萄胎共存病例的葡萄胎组织及胎儿、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检测双亲、胎儿及葡萄胎基因组DNA的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D4S2460、D18S488、D21S2039、DXS1205和DYS219),确定其亲本来源.结果(1)病例简介:孕妇27岁,妊娠20周血清学筛查提示神经管缺陷高风险,B型超声检查胎儿未见异常.妊娠24+5周复查超声,发现胎儿与葡萄胎共存,胎盘与葡萄状组织界限清晰,妊娠26周胎死官内,引产1男死婴.胎儿娩出后产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明显,但引产后第3周再次上升,官腔无组织残留,化疗2疗程后降至正常.胎儿尸体解剖未见结构异常,胎盘绒毛发育成熟,葡萄胎绒毛水肿明显,中央池形成,间质血管消失,滋养细胞增生,考虑为完全性水泡状胎块.(2)遗传学检查:胎盘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Y,胎儿软骨、葡萄胎组织细胞培养失败.检测双亲、胎儿及葡萄胎的5个STR位点,胎儿为双亲来源的正常二倍体;葡萄胎的5个STR位点中有4个只含有父本的单一遗传信息(D4S2460没有诊断价值),为父本来源;葡萄胎既有来自父本Y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也有来自父本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故葡萄胎为双精子受精形成的父源性杂合子.胎儿与葡萄胎的父本来源的等位基因不完全相同,推测本例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为单卵三精子受精引起.结论STR检查可从遗传层面确定胎儿与完全性葡萄胎共存的诊断,有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