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重组质粒pYTA/Aβ-HBcAg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 β 淀粉样肽 (Aβ)与HBcAg的融合基因Aβ HBcAg的原核表达 ,并检测表达的融合蛋白Aβ HBcAg的免疫原性。方法 :从重组质粒 7Z/Aβ HBcAg中 ,切下含Aβ HBcAg的基因片段 ,将其融合于质粒pYTA1的lac启动子之后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TA/Aβ HBcAg。以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碎表达的细菌 ,通过SDS 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检测融合蛋白Aβ HBcAg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融合蛋白经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分离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 Aβ抗体的滴度。 结果 :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中 ,其表达量为菌体总蛋白量的 7%。表达的融合蛋白既有Aβ的反应原性 ,又有与HBcAg的反应原性。经 3次免疫后 ,BALB/c小鼠血清中抗 Aβ抗体的滴度最高可达为 1∶16 0 0 0。结论 :融合基因Aβ HBcAg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 ,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中 ,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正在进行的AD基因工程疫苗的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通冠胶囊的急性毒理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冠胶囊是由北黄芪、丹参等组成的口服制剂,具有益气活血、破瘀通络的功效,主治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已经应用临床多年。现为观察该制剂的毒性及安全性,进行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球结膜脂肪瘤一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杨广,徐美玲球结膜脂肪瘤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岁,自幼发现左眼长肿物,生长缓慢。查体:左眼球结膜颗则见一肿物,活动,边界不清。于1993年12月25日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球结膜下1...  相似文献   
104.
近来一些研究结果证实α2巨球蛋白(α2M)具有同β-淀粉样肽(Aβ)的结合,抑制Aβ积聚和纤维形成,参与Aβ体内运转,同时促进Aβ的胞饮清除等多种功能。为了研究老年人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体内的α2M在Aβ代谢清除中的作用改变,我们研究了AD患者及其健康老年人同健康青年人外周血的α2M同Aβ的结合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构建含有NT4和HA2-TAT的分泌型VP3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含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和NT4、HA2-TAT基因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凋亡素融合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 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48 h后,显示了很强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而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无明显凋亡作用.结论 分泌型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能够被正常分泌、穿膜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围肾移植术期凝血弹性图(TEG)的变化,探讨围肾移植术期的凝血状况。【方法】40例硬外麻下行肾移植术病人,均于术前、移植肾动静脉开放后1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检测赛力特(10g/L)激活的全血TEG参数,包括反应时间(tr/min)、血凝块形成时间(tk/min)、α角(α/°)、最大振幅(hMA/mm)及凝血指数(CI)。其中随机选择20例患者,术前同时检测肝素酶修正的TEG。【结果】术前TEG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肝素酶修正的TEG与无肝素酶的TEG参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静脉开放10min后的TEG参数中tr值低于正常值,CI及hMA均高于正常值,与术前值相比,均表现为tr值、tk值缩短,hMA与CI增加(P<0.05);术毕TEG参数中tr、tk、α角及CI均正常,与术前比较,tr缩短,CI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hMA显著增加(P<0.05)且超过正常范围。【结论】术前体内血液无肝素化效应,移植肾动静脉开放后,TEG提示血液呈高凝倾向,有潜在血栓形成的可能,且可能持续到术后。  相似文献   
107.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唑安定 0 5mg/kg ;D组 ,口服咪唑安定0 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1)B组与A组相比 ,起效更快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 <0 0 5 ) ,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C组与A组相比 ,小儿更为合作 (P <0 0 1) ,HR增加不明显 (P >0 0 5 ) ,但起效更慢 (P <0 0 5 ) ,镇静程度不如后者 (P <0 0 5 ) ,但 80 %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 ,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构建含有NT4和HA2-TAT的分泌型VP3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含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和NT4、HA2-TAT基因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凋亡素融合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 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48 h后,显示了很强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而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无明显凋亡作用.结论 分泌型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能够被正常分泌、穿膜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氢质子波谱(^1H MRS)的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探讨MRS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Intera Nova Dual 1.5T超导MR机分别对急性与慢性多发性硬化各8例患者进行常规MR及MRS扫描并与12例正常志愿者对应部位二维多发性硬化氢质子波谱影像(2D^1HMRS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急性期表现为显著降低的NAA峰、Cr峰及NAA/Pcr值,而Pcr、Cho、Lac和MI升高,慢性期Cho、Cr、Pcr、MI恢复正常,Lac峰消失,NAA及NAA/Pcr值下降。结论MRS作为一种无创伤活体显示组织代谢的影像学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邓铁涛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5岁.患者于2005年2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不适,含速效救心丸后缓解,于次日就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院,经抗凝扩冠等治疗好转后出院.4月1日上午,患者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气促,自服救心丸后无明显缓解,心电图示:胸前导联V1、V2、V3ST段抬高.由救护车送入急诊,诊断为“急性心梗”,再转入ICU.入院时患者精神疲倦,持续性胸前区闷痛,少许头晕、气促.心电图示:病理性Q波,V1、V2、V3ST段抬高.中医诊断:真心痛,证属气虚痰热瘀阻.西医诊断:冠心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3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立即送介入室进行急诊PCI术,造影示患者左冠脉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于此处行闭塞血管再通术并置入一支架.西医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扩冠、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术后患者胸闷痛明显减轻,但仍有头晕、气促,血压控制不稳定,并于4月2日下午由于血压升高并发急性左心衰.4月5日邓老会诊,诊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促,偶有胸闷、头晕,面色白光白,鼻头色青,唇暗,舌质暗淡,苔白腻,寸脉细,尺脉弱.治以温阳益气,健脾利湿,化痰活血,药用党参30g,茯苓15g,白术15g,法夏10g,橘红6g,薏苡仁15g,枳壳6g,五爪龙30g,淫羊藿10g,菟丝子12g,巴戟天12g,炙甘草5g,田七末(冲服)2g,丹参12g,当归12g.另:高丽参10g,陈皮1g,隔日炖服.用药后患者精神较前好转,无胸闷痛发作,无头晕头痛,纳眠可,于第3天转内科继续治疗,1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