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 枕寰 枢 复合 体进 行 解剖 学研 究 ,为临 床 上枕 寰枢 后 路经 关节 螺 钉固 定提 供 解剖 学 依据 。 方 法 :对 100 例 中 国成 年人 枕 骨髁 和寰 椎 干燥 标本 进 行解 剖学 测 量;对 12 例 新鲜 尸体 枕 颈部 标本 进 行枕 寰 枢 后 部结构解 剖学 观 察。结 果:枕骨 髁与 寰 椎侧 块上 关 节面 咬合 成 寰枕 关节 ,枕 髁关 节 面呈 内倾 。其 中枕 髁关 节 面舌 下神经管 间距 为 9.66±1.13m m ,枕 髁 关节 面的 前 后 径 和横 径 、寰椎 侧 块 上 关节 面 前 后 径、侧 块上 关 节 面 横径 、侧 块与后弓 移行 处 侧块 厚度 均 在 5m m 以 上。新 鲜尸 体标 本 观察 发现 ,椎 动脉 第 三段 恒定 行 走于 椎动 脉 沟。第 颈 神经 1背侧 支和 第 2 颈 神经 背 侧支 与寰 椎 侧块 下关 节 突后 方几 乎 无交 叉,并有 一定 的 活动 度。 结 论:寰枕 关 节 的解 剖学形 态与 其 生物 力学 性 质密 切相 符 ;寰枕 关 节后 路经 关 节螺 钉内 固 定在 解剖 学 上是 可行 的 。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大鼠副神经及其分支与膈神经主干相邻关系,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双侧副神经及其分支.用精确度为0.001 mm游标卡尺测量副神经各段的直径、长度以及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结果: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4.191±0.135)mm即分出胸锁乳突肌支,该支长(5.657±0.283)mm,直径(0.221±0.039)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0.041±3.181)mm;副神经锁骨上段两斜方肌支之间主干直径为(0.274±0.032)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5.154±0.782)mm;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的直径为(0.216±0.027)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416±0.216)mm.另外测量大鼠膈神经主干起始段直径为(0.208±0.016)mm.结论: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的直径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直径较接近,且可直接缝接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3.
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螺钉、进钉点植入角度、钉道角度和螺钉长度。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指征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在 2 0例含有完整寰枕关节的干燥骨性标本上 ,直视下进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 ,在头尾侧和侧位X线片上测量理想的钉道角度和钉道长度。 30例正常成年人的寰枕关节进行三维CT重建 ,同时测量后路寰椎关节经关节螺钉钉道角度的可调范围。 12例新鲜枕颈部标本进行后路枕颈部关节螺钉内固定 ,术后行正、侧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 ,以验证螺钉位置。结果干燥标本模拟X线片测量 ,寰枕关节螺钉的钉道在矢状面上呈上倾 ,在冠状面上呈内倾 ,钉道的理想角度为 :在矢状面上倾角为 5 3.3°± 3.4° ,在冠状面内倾角为 2 0 .0°± 2 .6°。螺钉钉道长度为 (2 9.2 8± 2 .4 6 )mm。依据三维CT重建后测量 ,钉道方向与矢状面上倾角存在一个可调范围 ,一般为 4 9.6°± 2 .0°,与冠状面的内倾角也存在一个可调范围 ,一般为 4 0 .4°± 3.4°。齿突与枕髁前方最高点间距为 9.80~ 17.7mm ,平均 (13.4 3± 1.93)mm。寰枕关节关节螺钉内固定 ,影像学检查显示 ,螺钉钉道均经过寰枕关节 ,未进入神经管。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 ,钉道长度和钉道角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一组退变性颈椎滑脱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2例,其中男4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岁.术前均拍摄颈椎侧位和伸屈侧位X线平片,在标准侧位片,按下位椎体上终板水平测量滑脱节段椎体滑移距离.治疗方法选择滑脱和脊髓受压节段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并采用JOA评分对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进行对照.[结果]所有病例颈椎滑脱测量结果:滑脱距离2.3~4.5 mm,平均3.2 mm;其中上位椎体向前滑脱22例,向后滑脱30例.32例颈椎的生理曲度消失.52例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平均获得1.7年随访,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根据JOA评分标准,平均改善率为88.4%,优39例,良5例,中2例.[结论]在X线侧位片上相邻椎体位移大于2 min可诊断为颈椎滑脱;单纯颈痛患者的手术治疗必须谨慎;颈前路减压与植骨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小组式”学习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协作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外科学是高度配合和协作的医疗实践,任何外科医师都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配合才能完成外科手术,并取得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6.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治疗与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24~71岁,平均45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行后路常规手术入路,全椎板切除,尽量保留小关节突,打开硬膜,直视下神经剥离子分离肿瘤并切除,而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6.2个月.术后Otani'S分级优11例,良18例,优良率64.44%,其中初次就诊至确诊并手术时间在1个月内的患者术后Otani'S等分级方法优良率(84.62%)优于因误诊、漏诊而延迟手术的1~6个月组(64.29%)及>6个月组(50%).[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研究钛缆环扎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7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成3组:钛缆环扎固定组、AO改良张力带固定组、镍钛聚髌器固定组.探讨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术后首次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损耗工作日、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获得11~48个月的随访,平均22.4个月.钛缆环扎固定组患者术后开始伸屈膝关节锻炼时间最早,平均约5.6 d,但医疗费用较贵,约为0.95万元.应用改良的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远期疗效,钛缆环扎固定组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其余2组.[结论]钛缆系统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练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测试寰枢椎不稳Brooks法钛缆内固定术中不同操作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WD-5力学实验机上,分别测量正常寰枢椎复合体(N组)、寰枢椎不稳(M组)以及不同操作方式Brooks法固定后的各钛缆组A组、B组、C组在屈、伸、侧屈、旋转等情况下的应变、位移、强度、刚度、扭矩、扭角等的大小。结果新型双向锁定式钛缆A组固定强度最高,应变、载荷位移最小,间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同时锁定的效果好于单侧轮流锁定(P〈0.05),经休息后再次固定的强度高于单纯双侧同时锁定的强度(P〈0.05)。结论Brooks法钛缆固定时,双侧同时锁定后经休息再次锁定的固定效果最好。新型钛缆因为锁紧方式的改变达到了比进口钛缆更好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9.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评估皮肤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学分期的重要手段。SLNB作为外科诊疗规范的重要环节,已在各大诊疗指南中被推荐,也已在中国临床应用近10年。自2017年靶向和免疫治疗应用于中国黑色素瘤治疗领域,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旨在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5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在新药治疗时代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状态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7—2021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黑色素瘤诊治中心接受诊治的38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均接受原发灶扩大切除和相应的SLNB,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SLN定位使用美兰染色或同位素示踪。结果:本研究共入组38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平均Breslow浸润深度为3.10 mm,69.8%为肢端型,溃疡率为57.1%,SLN阳性率为34.6%,中位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RFS)为17个月。SLN状态是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1a和T4亚组,SLN活检数>2枚的患者具有更好的RFS。接受完整的区域淋巴结清扫(complete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和未清扫患者的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LN活检数>2枚和SLN微转移直径<1 mm的亚组未清扫者反而具有更优的RFS。结论:SLN状态仍是影响临床无显性转移的黑色素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应常规开展SLNB,在保证微创的前提下,提高SLN定位的准确性,保证SLNB充分。SLN阳性后行即刻CLND对于皮肤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未能带来进一步的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估减压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前足筋膜间隙综合征的疗效和前足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康复。方法:于1996-05/2003-04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前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17例,利用whiteside测压装置进行前足部筋膜间隙内压监测,间隙内压>3.99kPa,均经前足背侧入路进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术,同时行复位内固定恢复足的纵弓及横弓。固定48h后,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主、被动地活动前足各关节及短波红外线治疗。结果:术后1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前两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17例患者均随访3.5以上。术后6个月随访时评估疗效,足外形正常,活动范围正常,负重行走无不适,X射线片显示正常11例;足活动轻度受限,不影响行走、工作,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X射线片显示跗跖关节移位<2mm4例;行走或站立过久时前足部有轻度疼痛4例,其中3例前足增宽,足弓较健侧减小,2例两点辨别觉、痛觉略减退。无一例出现前足僵硬、爪形趾、软组织萎缩及运动功能异常。结论:减压是治疗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前足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有效方案,减压后应及时进行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并辅以短波红外线治疗,能有效地恢复前足感觉、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