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47篇
  免费   2164篇
  国内免费   610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201篇
妇产科学   408篇
基础医学   1094篇
口腔科学   332篇
临床医学   3893篇
内科学   1810篇
皮肤病学   214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6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1950篇
综合类   12748篇
预防医学   8610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5834篇
  8篇
中国医学   24948篇
肿瘤学   528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13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1368篇
  2020年   1375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564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4091篇
  2013年   2824篇
  2012年   3670篇
  2011年   4738篇
  2010年   5652篇
  2009年   5397篇
  2008年   4441篇
  2007年   4509篇
  2006年   3657篇
  2005年   3654篇
  2004年   2591篇
  2003年   2374篇
  2002年   1676篇
  2001年   1211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 年6 月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10。 本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以弘扬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现代化为使命,积极宣传和报道国内外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促进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及临床药理研究的学术交流极具引导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是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刊学科影响指标、影响因子以及学科排序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位居前列,并全面进入国内权威的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收录,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 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研究、方法学研究、动物模型研究、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专家述评、临床药理研究、中药现代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学术探讨、综述等。 为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本刊已从2019年1月开始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具体的投稿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详见投稿网站www.zyxy.com.cn。(温馨提示:本刊只接受稿件采编系统投稿,不再接收纸质和Email投稿,系统投稿不收取审稿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2.
正张文红教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人才、山西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方面,结合中医周期理论,创拟四周期方,并联合中医外治法拟中药灌肠通管方,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1]。输卵管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疑难杂症,相较西医治疗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文献涉及的黄芪中黄芪甲苷测定方法的梳理,采用一种黄芪甲苷测试的新方法,即"回流碱化衍生法"。开展了含量测定预试,并对新方法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简称药典法)所测的不同批次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回流碱化衍生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方法学符合相关规定,且测定的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高于药典法。标准曲线为Y=1. 315X+6. 311 2(r=0. 999 7,n=6,线性范围0. 044 6~8. 92μg),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 5%,0. 6%,重复性试验RSD 1. 2%,48 h稳定性试验的RSD2. 1%,回收率试验的RSD 2. 0%。回流碱化衍生法、药典法测定的16批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 371%,0. 203%,0. 315%,0. 218%,0. 386%,0. 221%,0. 353%,0. 192%,0. 303%,0. 197%,0. 373%,0. 188%,0. 361%,0. 114%,0. 349%,0. 112%; 0. 243%,0. 152%,0. 214%,0. 168%,0. 274%,0. 157%,0. 221%,0. 133%,0. 203%,0. 141%,0. 257%,0. 132%,0. 238%,0. 084%,0. 242%,0. 096%。结论:回流碱化衍生法可用于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较药典法操作起来更加简便、黄芪甲苷衍生物的转化效率更好、可重复性更好。该方法可以为形成快速、科学、准确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2019年12月我国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面对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该文基于《温疫论》理论,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传变以及辨证论治进行了解析。根据此次疫情的特点,新冠肺炎的病因为感受"戾气",病机为疫毒遏湿,其传变遵循《温疫论》"表里九传"规律,可分为顺传与逆传,病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初期邪伏膜原、疫毒遏湿,应开达膜原、祛湿化浊、宣透疏利;中期病邪可顺传于表,此时应当使用辛凉解表之剂,通过战汗透邪,使邪随汗出,若湿毒入里化热,致肺络受损,腑气不通,里实热结,当通腑泻热,攻下逐邪,给邪以出路;若失治、误治、病邪太过,可致病邪内陷心包,造成神昏谵语、躁扰不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内闭外脱的危重表现,治疗上注意攻补兼施,开闭固脱;恢复期,由于余邪未尽,且热病易伤阴耗气,治疗上不仅要预防余邪反复,更要滋阴补血,恢复正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吴又可提出"祛邪为第一要义、忌妄汗下法、顾护脾胃"三大法则。《温疫论》对"瘟疫"的病因病机、传变和辨证施治有着系统的认识,为后代战胜历次瘟疫提供了宝贵经验,这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周亚滨教授从“伤寒最多心病”立意,通过总结《伤寒论》一书对于心病的脉证及遣方用药,指出六经辨证体系对于心病证治具有指导意义。六经辨证是涵盖了八纲以及脏腑经络辨证的学说,能够指导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的辨证论治。文章整理周亚滨教授在基于六经病证分论的基础上,临证上运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心病的辨证经验,用药上可概括以和、温、补、清、下法为多。  相似文献   
106.
李宏贵  梁锐  蔡伟桐 《新中医》2020,52(23):209-210
正文: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3~14 岁儿童是高发人群,该病临床表现是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常可引起流行或爆发性流行[1]。全身其他腺体也可受累,可出现并发症,如脑炎[2]、睾丸炎[3]、胰腺炎[4]等。腮腺炎疫苗[5]是其主要的预防手段,但随着时间推移,免疫保护作用会有下降[6],目前,该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7],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而中医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辨证施治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痄腮、大头瘟等范畴,现报道辨证使用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医案 1 则。……  相似文献   
107.
郑婷婷  李剑霜  徐斌 《新中医》2020,52(24):33-35
目的:挖掘整理《医醇 义》关于“火症”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V2.5) 对《医醇 义》中治疗“火症”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得出药物频次及药物组合、药物性味归经、药物的关联度,提取出治疗“火症”处方的核心组合及新方。结果:录入 41 首方剂,130 味药,分析总结出频次≥5 的药物 20 味,常用药对 19 个,核心组合 8 个,并得到新处方 3 个。结论:《医醇 义》中治疗“火症”的方剂药性以寒、苦为主,但组方并非一派寒凉之药,而是配伍谨慎,寒、温、 补、泄、清、散、攻、下均有涉及,治疗上并非见火清火,见热清热,而是审证求因,辨明内、外、虚、实,注标本分治。  相似文献   
108.
许家树 《康复》2020,(1):48-49
凡是读过《西游记》《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托塔天王李靖。这位陈塘关总兵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来又位列仙班,成为玉皇大帝麾下掌管十万天兵天将的司令。不过这只是后人神化了的李靖,真正的李靖是唐朝人,是位极会用兵的军事家,为创建和巩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唐太宗命人将他的图像挂在凌烟阁,与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徵、房玄龄等一起尊奉为开国功臣。  相似文献   
109.
钱澄之的《屈诂》中有着儒道互补的复杂思想。一方面,《屈诂》中充溢着浓厚的致君尧舜、中兴南明的儒家精神。这种儒家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屈原“美政理想”的推崇,钱澄之以此寓托曾经中兴南明政治理想的自我期待;儒家精神同时也表现在对屈原“家国情怀”的宣扬,其中包含着其浓厚强烈的“疆土意识”、拳拳殷切的“治国意识”和低徊流转的“忧国意识”。另一方面,《屈诂》中的道家思想,则表现在其中“以藏为用”的思想和因循“时”势的观念。钱澄之《屈诂》中这种儒道互补的思想是晚年时期的钱澄之,其儒道思想互相排斥、又互相调补的复杂文人心理结构在文学创作中的外在表现;是其作为清初重要遗民之难以言说而又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的遗老情志与心态的婉曲抒发与表达。  相似文献   
110.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一书,该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蜂蜜组成。在制方过程中,杨栗山广泛汲取前人学术精粹,融入《内经》《伤寒论》《伤寒直格》《伤寒缵论》《温疫论》等著作的观点,并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该方包含了宣泄郁热、升清降浊、表里双解、气血并治诸多治法,反映出杨氏认识温病着眼于"郁",治疫重视气机升降、表里通达、气血调畅的思想,于当今临床仍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