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总结评价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口腔颌面外科16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同期行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移植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修复后下颌骨形态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组织量丰富,易塑形是修下颌骨部分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纳米羟基磷灰石前体: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悬浮液,制备方程为10Ca(NO3)2+6(NH4)2HPO4+8NH3•H2O=Ca10(PO4)6(OH)2+ 20NH4NO3+6H2O,反应时pH值10左右,反应完成后静置、洗涤,得到pH值8.0-9.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 自组装:是指基本的结构单元(分子、纳米材料、微米或更大尺度的物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技术。自组装过程中,基本结构单元在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的成为一个稳定、外观具有一定规则的结构。 背景:制作类似于天然骨的材料来修复骨缺损,或者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研究的热点。 目的:探讨以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前体及胶原为材料自组装成类骨质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将胶原材料分别浸泡于0.25%戊二醛溶液中0.5 h(A组),24 h(B组),72 h(C组)进行交联反应,D组将胶原浸泡于碳化二亚胺中交联4 h,将交联后的各组胶原浸泡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前体溶液中7 d,制备类骨质复合材料。分析各组复合材料与天然骨的矿化物物相分析、组成成分及微观结构。 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衍射分析:复合材料的非晶象衍射峰稍高于天然骨,各组复合物中非晶象变化不明显;随戊二醛交联时间的延长,材料晶体峰值有增高趋势;碳化二亚胺交联后材料的晶体衍射峰值较戊二醛交联材料稍低;②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与天然骨的组成相似,都是由胶原和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羟基磷灰石中部分PO43-被CO32-离子取代;不同交联方法对材料无机相改变的影响差别不明显;③扫描电镜:胶原的不同交联方法对所形成晶体的形貌影响不明显:胶原纤维互相缠绕,其上有大量的细针样晶体沉积,聚成团,晶体分布均匀,晶体尺寸是纳米量级;④结果表明,以纳米羟基磷灰石前体及胶原为材料可制作自组装成类骨质复合材料。 ORCID: 0000-0003-1620-3673(张雪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马征  马晓宁  杨智 《中南药学》2014,(11):1065-1068
目的观察金樱子浸膏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以0.45、0.90、2.70 g·kg-1剂量的金樱子浸膏灌胃给予糖尿病小鼠21 d,测定0、21 d时空腹血糖值和21 d时的糖耐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0.90 g·kg-1的金樱子浸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体重显著增加(P<0.05);给药21 d后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P<0.05或P<0.01)。结论金樱子浸膏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的方法及其腹角α运动神经元、背角中间神经元的鉴别.方法利用出生8d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建立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并用神经元的特异性SMI-32和Calretinin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和背角中间神经元加以鉴定,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形态完整,α运动神经元和背角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及各时点培养液中LDH含量恒定,脊髓片可存活2个月以上.结论脊髓的器官培养技术为研究脊髓生理、病理改变及神经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氦氧饱和暴露处理小鼠血清皮质酮及白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探讨饱和潜水环境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规律和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100m氦氧饱和暴露24h组、72h组和400m氦氧饱和暴露24h组、72h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皮质酮及IL-2的含量。[结果]100m氨氧混合气暴露24h及72h后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IL-2含量未见明显变化;400m氨氧饱和暴露24h及72h后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1),IL-2含量明显降低(P〈0.01),两种深度下暴露72h与24h组之间的皮质酮及IL-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饱和潜水环境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它可能是大深度饱和环境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牙齿修复材料体外磨耗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牙或修复体的过度磨耗会导致功能丧失和美学缺陷,耐磨耗性能是评价修复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回顾了修复材料体外磨耗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口腔修复材料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背景:现代的颅骨成形不应仅停留在修补缺损恢复颅腔完整性的基础上,而应达到颅骨表面解剖重建,兼顾形态和功能.目前常规使用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许多缺限与不足,特别在修复巨大、复杂部位的缺损更加困难.目的:探讨利用CT数据、CAD、快速成型技术结合现代铸造工艺,以医用钛合金为材料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体原位辅助设计与精密铸造的方法.方法:以成年山羊为实验对象,建立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CT连续薄层容积扫面获取原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三维建模,在surfacer9.0中运用原位完全贴合、交互式屏幕显示法设计修复体三维模型.将设计的个性化修复体三维曲面模型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完成修复体的原型制造.以钛合金为材料,运用熔模铸造法制作个体化修复体.结果与结论:通过CT原始数据的获取、图像处理三维重建、原位完全贴合法个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快速原型制造、钛合金精密铸造成型过程完成个体化修复体制作.修复体与缺损具有极强的适配性,吻合良好.结果说明基于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为解决临床医学中长期困扰的"量身定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制作手段,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对大鼠睾丸结构及左精索静脉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青春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EV 8周组、EV 12周组(每组12只)和相应对照组(各8只),EV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实验性大鼠EV模型,相应对照组接受假手术。分别于术后8周、12周处死动物,测量睾丸质量,光镜观察睾丸结构;放射免疫法测定曲张精索内静脉血和肾静脉血中FSH、LH、T的水平。结果 EV 12周、EV 8周组双侧睾丸质量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t=2.78~11.18,P〈0.05、0.01),EV 12周组双侧睾丸质量较EV 8周组减轻(t=2.55、3.73,P〈0.05、0.01)。光镜下观察,EV 8周和EV 12周组大鼠双侧睾丸均有局灶性生精上皮退化,精子发生阻滞,生精细胞脱落和曲细精管萎缩等病理性改变。对照组、EV 8周组和EV 12周组大鼠左精索静脉血FSH和LH水平依次增加(t=3.53~9.51,P〈0.01),后两者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2.52、4.40,P〈0.05、0.01)。结论 EV可导致大鼠双侧睾丸质量下降,曲细精管病理性损害,性腺轴内分泌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与miRNA-572和miRNA-218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ACI患者82例为ACI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两组血清中miRNA-27a-3p和miRNA-210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艾地苯醌组,各20只。采用改良双血管阻断(2-VO)法建立大鼠VD模型,艾地苯醌组大鼠腹腔注射艾地苯醌,10 mg/kg,1次/d,连续给药30 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P38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长于假手术组和艾地苯醌组(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少于假手术组和艾地苯醌组(P<0.05);艾地苯醌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平台次数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P-43和触素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2组(P<0.05);艾地苯醌组GAP-43和触素P38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P<0.05)。电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突触结构受损,艾地苯醌组大鼠海马组织区突触数量丰富,结构基本完整。结论:艾地苯醌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突触相关蛋白GAP-43和突触素P3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