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7月解放军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3例肝病患者行精准肝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广泛肝切除9例,左外叶切除4例.所有患者鞘内解剖选择性人肝血流阻断下的解剖性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338 min(150~720 min),平均失血量为208 ml(50~800 ml),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胆汁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2~13 d).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精准肝切除安全可行,它极大地拓展了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尤其利于精准的肝门解剖和腹腔镜下缝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胆胰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29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行胰肠吻合术外,其余28例均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9±149)min,机器人手术时问为(285±117)min.无手术输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问为(33±21)h,住院时间为(8±6)d.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三维成像及灵活的手术器械,能够完成各类肝胆胰外科手术,尤其对复杂的肝胆胰手术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PTBD严重并发症患者的I临床资料,急性并发症5例、延迟性并发症8例.2例行介入处理,其余11例立即手术探查,7例术中同时一期处理原发病,2例二期处理原发病,2例放弃对原发病的进一步治疗.结果 一期手术的7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3例;死亡2例.2例二期处理原发病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2例放弃对原发病进一步治疗者术后分别存活3个月和8个月.结论 PTBD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困难,急性肾衰竭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尽量二期处理原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相比,机器人局部切除术(REn)治疗胰头囊腺瘤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22年2月行RPD(RPD组,n=44)与REn(REn组,n=41)治疗的胰头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人口学特征、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中长期随访结果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D组与REn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与7.3%,两组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1.4%与29.3%。RE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优于RPD组;远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RPD组中2例患者发生胆肠吻合口狭窄。结论:REn治疗胰头囊腺瘤是安全、有效的,结合胰管外科的应用,机器人胰头部囊腺瘤的手术治疗可积极采取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无疤痕微创手术成为医生与患者的共同愿望。近年,达芬奇单孔机器人在妇科良性肿瘤、泌尿外科、结直肠外科取得的疗效已与传统腹腔镜、开腹手术相近。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单孔机器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手术视野更清晰、机械更灵活与精准、远程操作平台更加人性化、微小切口更美观、更利于切口恢复等,深受青睐。本文将对目前达芬奇单孔机器人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不同手工吻合方法对腹腔粘连形成的影响。 方法: 家兔分成4组,二层吻合组、一层吻合组、粘膜外吻合组和浆肌层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动物5个吻合口,即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回肠端端吻合(2个)和结肠端端吻合(2个)。术后第3、7 d,每组处死一半动物,观察粘连情况和测定吻合破裂压。 结果: 术后第3、7 d,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一层吻合无明显差异,浆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粘膜外吻合无明显差异,但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比浆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严重。术后第3 d, 胃肠道吻合各组吻合破裂压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 d,浆肌层吻合的吻合破裂压高于其它吻合。 结论: 胃肠道二层吻合和一层吻合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重于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进行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镜下操作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后6 d带引流管出院,术后18 d左右拔除引流管。术后病理考虑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结论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和外科理念,在功能脏器保护的同时更注意生理解剖完整性的保护,通过主胰管架桥修复为核心技术的胰腺整形修复术还原人体正常解剖结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完成的14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4例手术均在机器人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血管术后早期无血栓性闭塞。14例手术中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0例,其中2例使用了人造血管,联合动脉部分切除重建3例,联合肝中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平均手术时间(294.9±80.7)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0±5.1)d,围手术期死亡为0。14例中13例(92.9%)达到R0切除。截至2020年1月,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3年无复发;13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15.5个月,其中3例胰腺癌因复发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26个月因复发死亡,其余9例存活患者仍在随访中。 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安全可行的,其肿瘤学优势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48例患者的术中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理资料等临床数据。  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39例(26.4%),胰腺颈部15例(10.1%),胰体尾部94例(63.5%)。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17.6%)、远端胰腺切除71例(48.0%)、胰腺中段切除24例(16.2%)、肿瘤局部切除27例(18.2%),术后严重并发症率分别为7.7%、2.8%、0、0,B级胰瘘率分别为7.7%、7.0%、41.7%、14.8%,无C级胰瘘,90 d死亡率为0。对比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P<0.001)、术中出血更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对比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术,“荣式”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时间(P=0.007)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40)。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安全可行。对于胰头部浆液性囊腺瘤,建议首选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的局部切除,对于胰腺中段浆液性囊腺瘤,可选择机器人“荣式”胰腺中段切术。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是许多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但汕头地区则未见有关报道。1983年11月至1985年3月,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本市小儿急性肠炎的粪便检材进行了轮状病毒的检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对象及取材:市区三所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的急性肠炎病例,将急性期粪便标本盛于无菌广口器血中,或用采便管直接从肛门采集粪便放于PH7.2磷酸缓冲盐水试管中,置冰浴冷藏待检。另外分别于1984年11月份和翌年1月份采集健康儿童粪便检材10份作为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