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P62蛋白在临床常见神经变性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1994年6月至2017年10月经临床和病理明确诊断的神经变性病脑组织标本共11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5例(其中2例合并嗜银颗粒病)、帕金森病3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2例、多系统萎缩1例;另以3例无神经变性病的脑组织标本为对照。分别进行HE、LFB及Gallyas-Braak银染,以及β-淀粉样蛋白、AT8、α-突触核蛋白和P62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神经变性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和P6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原纤维缠结、帕金森病路易小体和路易轴索、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丛状星形细胞、嗜银颗粒病的嗜银颗粒,以及多系统萎缩少突胶质细胞内包涵体均表达P62蛋白,且形态特征与其特异性抗体染色结果相一致;另外,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性斑仅少量表达P62蛋白,而弥散斑表达阴性;淀粉样小体P62蛋白表达亦呈阳性;正常对照脑组织不表达P62蛋白。结论 P62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等疾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和淀粉样小体中均表达阳性,且形态与各种神经变性病组织学及相应特异性蛋白表达结果一致,推荐P62抗体作为神经变性病的辅助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研究通过描述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罹患率、粗病死率等流行特征及趋势,为疫情的综合研判和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报告的病例数据,结合重大干预措施及事件时点,采用累计罹患率、新增病例环比增长率、新增病例定基增长率、观察-确诊转换率、累计粗病死率、每日重症率、死亡重症比等指标对疫情不同阶段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湖北省的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1月10日至2月3日大量病例开始出现的暴发期,2月4-19日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加的高峰期,2月20日至3月3日新增确诊和新增治愈相持的平台期,3月4-18日病例减少和治愈增多的消退期。湖北省疫情累计罹患率从1月19日的0.03/万增加至3月18日的11.46/万,武汉市从1月10日的0.04/万发展至3月18日的45.13/万,湖北省其他地区从1月20日0.002/万发展至3月18日的3.70/万;新增病例增速在疫情期间有不同波动,湖北省全境增速在2月12日达到最高值;湖北省累计粗病死率从1月19日的1.01%增加到1月26日的5.13%后下降至2月13日的2.54%,之后缓慢增加到3月18日的4.62%,武汉市累计粗病死率趋势和湖北省一致,但略高;湖北省每日重症率从1月27日26.88%升高至3月18日34.27%,死亡重症比从1月23日7.37%下降至3月18日0.35%。结论 湖北省新冠肺炎流行的疫情周期为60 d,约为一个最长潜伏期或隔离期(14 d)和湖北省确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 d)之和的1.76倍,提示我国陆续出台的重大抗疫决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1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经调查来京湖北籍长居人员病例1为此次聚集病例的传染源,在整个潜伏期内共传染二代病例6人(病例2至病例7)。出现三代疑似病例1例。二代病例中有3例在暴露14 d后发病。指示病例1传染到二代病例6的途径为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指示病例1传染到家庭二代病例的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2种方式。全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症状方面,老年人群病情较重,青年人群症状较轻。除了呼吸道症状,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结论 家庭聚集性发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硕博研究生放射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供课程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创新参考。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校2020级、2021级共271名硕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放射诊断学授课前后的学习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研究生放射诊断学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 271名硕博研究生放射诊断学成绩为(83.15±12.25)分;全日制研究生成绩为(82.93±12.72)分,在职研究生成绩为(83.84±10.73)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科研经历、参与病例讨论、课后应用情况、基于案例学习的授课方式、基于问题学习的授课方式均与成绩优秀情况相关(P<0.05)。结论 研究生放射诊断学成绩除了与自身学习经历、应用情况有关外,基于案例、问题学习的授课方式也是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因素。建议授课教师可根据学员需求适当调整授课模式,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构建涵盖多物种,并提供精确、可视化注释信息的A-to-I编辑事件的数据库.方法 用多种方法收集9个项目中包含7个物种超过230万个RNA编辑位点,将数据整合并上传至MySQL数据库.利用Django、Boot-strap和Echarts等框架,在阿里云服务器搭建数据库平台.结果 dbRED数据库(https://dbred.bioinfotech.org)整合了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注释,并能跨组织/细胞系/物种分析RNA编辑位点.此外,dbRED允许用户在交互式和可视化界面中浏览感兴趣的A-to-I RNA编辑位点的注释.结论 dbRED数据库易于访问、数据量庞大、搜索便捷,将会成为在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背景下,探索A-to-I改变的功能性结果的有用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衰弱综合评估与强化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病住院及出院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入组方式于2019年2月至5月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00例,开展Fried衰弱表型及老年综合评估研究,并从多个时间节点进行强化教育并观察疗效。结果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衰弱和不衰弱分别为24例和76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米起立行走计时测试(OR=1.151,95%CI 1.029~1.288,P=0.014)、心绞痛(OR=8.510,95%CI 1.753~41.307,P=0.008)和D-二聚体(OR=2.925,95%CI 1.161~7.369,P=0.023)是衰弱的影响因素。研究未显示衰弱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并发症有影响,且所有患者未发生死亡、跌倒与骨折等不良事件。衰弱和不衰弱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有跌倒、骨折、再入院事件发生分别为9例和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抑郁评估得分均较住院时下降,长期口服药种类不衰弱组较住院时减少(P<0.05)。出院后6个月不衰弱组FRAIL衰弱评分及BMI指数均较住院时降低(P<0.05),衰弱组变化不显著。2组患者出院后与住院时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衰弱综合评估与强化教育有助于减少住院和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改善患者出院后衰弱、抑郁、体质量指数及多重用药方面,不衰弱组比衰弱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OSAHS患者19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组54例(5~15次/h)、中度组(16~30次/h)57例和重度组(>30次/h)79例,比较3组患者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PM)结果,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0~50岁是轻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5.740,95%CI 1.657~19.930,P=0.006;OR=0.120,95%CI 0.025~0.575,P=0.008]。年龄>50岁是轻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3.325,95%CI 1.036~10.674;P=0.043]。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是中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0.832,95%CI 0.694~0.996,P=0.045;OR=0.903,95%CI 0.777~1.051,P=0.018]。结论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与OSAHS患者病情加重相关,密切关注它们对控制OSAHS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的分布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的住院病例,共纳入1591名老年食管癌患者。将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作为主要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纳入研究。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中CMD患病率、患病数量分布及人口学影响因素。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591例食管癌患者平均年龄为(71.84±5.00)岁,女性所占比例为25.14%(400/1591)。23.57%(375/1591)患有至少1种CMD,6.47%(103/1591)患≥2种CMD。CMD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6.60%(105/1591)、17.10%(272/1591)、5.34%(85/1591)和1.76%(28/1591)。年龄增加、高体质量指数、非农民可能与食管癌共患CMD有关。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CMD应引起重视,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特别关注高龄及超重的食管癌患者合并CMD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