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外科病人对术前访视的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24  
为探讨手术室术前整体护理的有效模式,对80例外科手术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形式调查对术前访视的评价。结果85%的病人对术前访视评价良好;病人对术前访视的评价受文化程度和病种的影响,而与年龄无关;75%的病人认为术前健康宣教形式单一,应采用多种形式,如图片、录像等;病人对术前宣教形式的需求受病种的影响,而与年龄及文化程度无关,提示术前访视可作为手术室开展整体的一种有效形式,但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专业本科新生关爱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本科护理专业关爱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本的关爱能力量表(CAI),对214名一年级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新生CAI总分为(185.66±17.61),关爱能力水平偏低;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耐心维度(57.73±7.33)分,理解维度(71.09±8.32)分,勇气维度(56.82±9.74)分,均低于国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719,-16.045,-17.146;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护生关爱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29,3.084;P<0.05),与母亲关系越好者关爱能力越佳(F=3.374,P<0.05)。影响在校本科护生关爱能力的因素包括父母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环境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其中,与父母的关系、人文课程设置及参加关爱性社会实践活动是护理本科新生关爱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理本科新生人文关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积极增设第二课堂,从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帮助护生有效构建关爱品质,引导并提升其关爱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痛苦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按照文化调适指南对量表进行正向翻译、综合、回译、专家讨论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352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验证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55%,验证性因子分析3因子模型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χ2/df=2.373,RMSEA=0.083,CFI=0.991,TLI=0.987)。中文版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痛苦量表共包括孤独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3个维度10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2,重测信度为0.643。量表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213~0.272,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抑郁分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0.386~0.485。结论 中文版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痛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中国晚期癌症患者生存痛苦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设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开展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拓展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等措施进行护理学专业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结果: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实验管理模式,构建了“三模块”护理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创建了护理专业实验案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项目的辐射和示范作用。结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课程成绩、实习成绩与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成绩的关系,建立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方法在某省属护理院校收集228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成绩、实习成绩及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其基本胜任力的预测模型。结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与23门课程成绩、4个科室实习成绩密切相关(r=0.1470.589,P<0.05);其中外科护理学X1、内科护理学X2、计算机基础X3与社区护理学X4等课程成绩进入学生专业实务能力水平(Y1)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1=46.446+0.326X1+0.269X2+0.117X3+0.131X4(F=31.313,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36.2%;妇产科实习X5、儿科实习X6与外科实习成绩X7进入专业实践能力(Y2)多元逐步回归方程Y2=44.744+0.367X5+0.136X6+0.321X7(F=28.852,P=0.000),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28.1%。结论加强计算机基础、护理专业课及临床实习的教学,有助于护理专业本科生基本胜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生回顾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接受人生回顾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照顾。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两组的生存质量,通过半结构访谈收集其对人生回顾的感受。结果干预后两组在整体生存质量、支持、负面情绪、疏离感、存在困扰及生活价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者对人生回顾干预的感受包括:接受独特的人生、情绪上的解脱、获得生命意义感、留下个人精神遗产。结论人生回顾是促进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SF-36量表对2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见症状及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各种症状间的关系以及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八大项目得分偏低.常见躯体症状包括躯体疼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发生率依次为25.73%、33.80%、25.00%、22.05%.常见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得分为38.35±7.26、8.71±5.21.且各种常见症状之间呈正相关(r=0.80~0.612,P<0.05),各种常见症状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175~-0.623,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控制或减轻病人症状,且躯体症状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并重,措施实施与原因排查应同步,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要兼顾,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症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寻找提高其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SF-36量表对2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常见症状及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各种症状间的关系以及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八大项目得分偏低.常见躯体症状包括躯体疼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发生率依次为25.73%、33.80%、25.00%、22.05%.常见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得分为38.35±7.26、8.71±5.21.且各种常见症状之间呈正相关(r=0.80~0.612,P<0.05),各种常见症状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r=-0.175~-0.623,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过程中,须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控制或减轻病人症状,且躯体症状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并重,措施实施与原因排查应同步,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要兼顾,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开展社区家庭访视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访视护理作为社区护理的基本手段,是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家庭访视护理工作尚不够完善,因此,探讨开展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工作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ICU病人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应激源。他们病情危重、遭受疼痛,由于重要脏器功能的丧失经常需要机械或是药物的支持,同时这些病人面临着陌生的ICU环境所引起的恐惧感。由于病人发现自己缺乏独立自主,所以当专业的照顾者、机器、药物治疗等指令施加于病人身上时,病人对这种嘈杂和喧扰环境的情绪反应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现代化的ICU技术能维持严重的疾病数周甚至数月,这种慢性严重性疾病病程的延长也使得病人承受了更多的应激。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证实了心理应激在应激反应初始阶段的作用。应激反应实质上是具有保护性的,有利于机体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