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87篇
内科学   2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984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1230篇
  6篇
中国医学   47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颅脑肿瘤术后伴有高颅内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20%吡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20%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4例、进步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5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患者治疗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吡拉西坦在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等各方面与甘露醇相当,可作为治疗高颅内压的药物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氯化钠溶液对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胸腔液体含量(TFC)和血钠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3%氯化钠溶液2ml/kg组(H1组)、3%氯化钠溶液4ml/kg组(H2组)、3%氯化钠溶液6ml/kg组(H3组)和甘露醇组(M组)。H组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30min内分别给予3%氯化钠溶液2、4、6ml/kg;M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其后输入复方乳酸钠5 ml·kg-1·h-1。用无创阻抗仪监测入室时(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T1)、切开硬脑膜(T2)和术毕(T3)时的MAP、HR、CO、TFC,同时记录PaO2、PaCO2、pH、Na+、K+血气分析,观察脑膜张力、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3四组患者MAP明显降低(P0.05),T1四组CO明显降低(P0.05),而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3组、M组和T3时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3时H3组CO明显升高(P0.05),T2时H1组、H2组TFC明显降低、而H3组TFC明显升高(P0.05)。与T0时比较,T1~T3四组PaO2明显升高(P0.05),T2四组PaCO2明显降低(P0.05),T3时H2组和H3组Na+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2时H3组、T3时H2组和H3组N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H3组比较,H1组、H2组和M组脑张力为良的例数明显增加(P0.05)。与M组比较,H1组、H2组、H3组尿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甘露醇和高渗盐具有很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但是高渗盐可显著增加CO、TFC和Na+浓度,对老年患者具有增加心肺功能负担的风险,应该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13.
赵桂增 《双足与保健》2017,(24):101-102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大量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大量甘露醇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20±0.26)d,显著短于对照组时间(3.90±0.44)d,实验组手足疱疹消退与口腔溃疡愈合分别为(3.56±0.43)d与(2.88±0.72)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无效患儿为8例,显效患儿为12例,治愈患儿为10例。实验组中,1例无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与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量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较为理想,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三七散防治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脑出血、脑梗死或脑炎而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和复方三七散治疗组。2组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治疗时,硫酸镁治疗组穿刺静脉局部给予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外敷;复方三七散治疗组给予复方三七散药粉和70%酒精混合的药糊外敷。对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观察。对已发生静脉炎患者按静脉炎的程度分为Ⅰ级患者和Ⅱ级患者。每级患者又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和复方三七散治疗组。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外敷治疗,以5天(120小时)为期,观察2组效果。结果: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显示酸镁治疗组的留置时间(71.0±18.8)h少于复方三七散治疗组留置时间(98.0±14.3)h(P0.05)。已发生静脉炎的Ⅰ、Ⅱ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复方三七散治疗组优于硫酸镁治疗组(P0.05)。结论:复方三七散外敷具有防治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所致的静脉炎的作用,且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急性脑出血发病率高,起病急骤,是急危重症,致残率、病死率均高。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32例,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观察甘露醇不同输注速度的降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min输完,观察3组:21~30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min、输完甘露醇后6h记录颅内压(ICP)值,观察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患者ICP的变化。结果3组输完甘露醇后30min内患者的ICP都有下降,以观察1组变化的幅度最大。6h后患者ICP恢复至使用甘露醇前的水平。结论使用甘露醇降压时,输注速度越快,其降压效果越好,建议甘露醇使用的间隔时间以6h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息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全量甘露醇治疗,观察组采取半量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7 d后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甘露醇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与甘露醇联合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与甘露醇联合疗法处理。在再灌注1d、3d检测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内神经生长和修复相关蛋白GAP-43、MAP-2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P<0.05),神经组织呈破坏性改变,缺血灶周围GAP-43、MAP-2和cyclinD1表达增高(P<0.01),治疗可减轻脑病理损害,并增强GAP-43和MAP-2的表达(P<0.01),抑制cyclinD1的表达。结论:尼莫地平与甘露醇联合疗法可减轻水肿,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和蛋白水解,对缺血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促进损伤神经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8例确诊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组(A、B组为C、D组的对照组):结石≤5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A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C组,治疗组);结石510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B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D组,治疗组)。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疼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和其它方法介入率情况。结果(1)结石≤5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0±1.32)d和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1.82)d和58.3%(P均<0.05)。(2)结石510 mm,未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组(B组,对照组),使用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组(D组,治疗组)。随访1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疼痛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和其它方法介入率情况。结果(1)结石≤5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0±1.32)d和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0±1.82)d和58.3%(P均<0.05)。(2)结石510 mm,治疗组的结石排出率为38.3%,高于对照组的20.2%(P均<0.05)。结石排出时间和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10±1.57)d和38.4%,均低于对照组的(11.20±1.72)d和65.7%(P均<0.05)。(3)4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P均>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坦索罗辛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有效缓解肾绞痛的发作,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最大有效稀释法进行20%甘露醇注射液的干扰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使用λ=0.25Eu/ml的鲎试剂可用于该样品的内毒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